五台山原名五峰山,相传此地气候恶劣,后文殊菩萨来此教化,不忍人们受苦,遂从东海龙宫借来“歇龙石”,自此五峰山清凉无比,遂改称为清凉山。
2016年7月24日下午,上传下喜法师一行迎着晚霞抵达五台圣境,一路祥云相送,清风相伴。
塔院寺,因有释迦牟尼舍利塔(大白塔)、佛足碑和文殊菩萨发塔(小白塔)而被佛教徒视为圣地。
释迦牟尼佛涅槃后留八万四千舍利,阿育王统一印度后造八万四千塔,将这些舍利分布于世,五台山独得其一。现今可见的大白塔,建于明永乐年间,其前身——元建石塔、阿育王铸造的慈寿塔就藏在大白塔腹内。
法师领众绕塔,遥想22年前,法师出家当日,即随恩师悟公上人朝礼五台山,在大白塔下获赐字号“传喜”。
大白塔底坐碹洞里有佛足碑。佛陀涅槃前曾站于一大石之上,告阿难尊者言:“我最后留此足迹,以示众生。瞻礼供养此足印者,能免罪消灾。”唐玄奘大师从印度将这佛足印拓下带回。明万历年间,寺僧又按图刻石,供养于大白塔下。
相传北魏时期,文殊菩萨曾化作贫妇到寺乞斋,随后留下一把金色的头发。后人在菩萨显圣处,建塔供养菩萨留下的头发,是为文殊发塔。
大藏经阁正中门顶上挂一木匾,上有清乾隆帝御笔绝句一首:“两塔今惟一尚存,既成必坏有名言。如寻舍利及丝发,未识文殊与世尊。”
(对谈石)
7月25日传喜法师一行朝礼了五台山八功德水西来寺。因寺内有二“对谈石”高耸,相传为文殊菩萨、维摩诘居士谈“不二法门”时之法座,因菩萨从印度而来,故寺名“西来”。
(文殊宝剑)
全世界仅有两处八功德水,一处在印度,一处即在五台山八功德水西来寺。此水为人间圣水,具八种功德:一澄清,异浑浊;二清冷,异寒冷;三甘美,异咸淡劣味;四清软,异沉重;五润泽,异丑腐褪色;六安和,异急暴;七除饥渴,异生冷;八长养诸根,异损坏诸根,及沴戾增病没溺等。
八功德水前,传喜法师率弟子们发菩提心,愿一切有情众生同生净土,皆共成佛道。
(左为龙爪印、右为狮蹄印)
相传八功德水西来寺所在地最初为龙所居,文殊菩萨观此地适宜修行,便向龙王索回,为龙王所拒。文殊菩萨即坐于此处降服诸龙,因此留下了狮蹄印、龙爪印、龙翻石等圣迹。
八功德水西来寺住持上妙下清法师热烈欢迎传喜法师一行的到来,并陪同传喜法师一行参访各处圣迹。两位法师相携同行,相谈甚欢。传喜法师挥毫留墨“南无妙吉祥,顶礼清凉山。”
中台演教寺,法师率众顶礼文殊菩萨像。
(演教寺大雄宝殿)
(中台演教寺供孺童文殊)
吉祥寺原名古佛庵,寺外便是清凉桥,一代高僧大般若宗初祖能海法师曾驻锡于此。传喜法师一行顶礼弥勒菩萨像、能海法师舍利塔。
愿以此朝山功德,祈愿天下所有善知识法体安康、长久住世、法轮常转,弘扬正法、广度众生。回施中华民族万姓宗族、列祖列宗以及法界一切如母有情众生,祈愿生者皈依三宝,发菩提心,回心向善,求生净土;往生者莲品高升,同登大宝莲台,同圆种智;祈愿国泰民安、文化长兴、风调雨顺、世界和平!
建议在wifi环境下收看
声明: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随喜转载 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