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源——传喜法师同济大学讲座(七)•仪之于民 度于群生

2015-06-23 09:45: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人,顶天立地。生命的伟大之处在于,人人都能转凡成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主自由,它要比西方的民主自由更彻底。在道的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庙堂之上的皇帝与闹市之中的庶民,在道的面前,都是平等的。

——传喜法师同济大学讲座 2015年6月1日图片

  华夏文明开启的是圣人之道,礼达百世,威传千秋。有威可畏,有仪可象,上奉宗庙社稷,下化万民行善。

  古人好威仪,所以重冠。冠,很重要的。不像现在很多人以散发为时尚,古人没有散发的,而是束发,犯罪的人才散发。古戏中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一个人犯了罪,大堂之上,头冠“啪”一声被打掉,头发散乱后开始甩,为什么?表示很耻辱,比要他的命还羞耻。头发如果散掉,代表你已经降格到人面兽心的层次,降格到动物的层次。散发是低级生命的状态,要把它盘起来束发向上,才是向道的状态。孔夫子的得意门生,子路身死卫国的时候说:君子可以死,但冠不可以免。系好帽缨,从容就义。君子死不可无冠!古人的自我道德约束可见一斑。在佛教看来,头发代表烦恼,称为“烦恼丝”。所以,剔除须发是受戒出家,现清净僧尼相的重要标志。苟不至德,至道不凝。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无法成就极高的道。所以,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修养德行就成为传承圣人之道的现实路径。过去女子的头上有簪,有髻,那些装饰物会发出声音,表示人在转头的时候要轻轻缓缓。耳上还带耳坠子,表示守好耳朵,不要乱听。人的耳朵很重要,比眼睛还重要。眼睛看到的,早就忘掉;耳朵听到的,多少年都记得。佛教有云:“三门清净绝非虞,众等归依增福慧。”眼睛、耳朵和口称为三门,三门如果清净,这个人的生命质量和幸福指数肯定很高。嘴要守口如瓶,耳朵要返闻闻自性,眼睛不要东看西看。我刚到师父悟道大和尚那儿出家的时候,师父就告诉我“三门守好,好修行”,耳朵不要东听西听,烦恼从中生。嘴不要乱说,你现在还没智慧,一说就是愚痴的话,让人笑话。古人在书信落款处会题上“敬请方家指正”,方家是懂得规律、通晓大道的人,希望明白人给我指正,给我斧正。而出家人又称为“方外之人”。你看,老子的《道德经》,不过五千言;孔夫子,述而不著;孟子著《孟子》,三万七千字。这些古圣贤,都是方家,都是大智者。

图片

  我们上面提到的冠,古人称之为“头衣”。头衣主要有冠、冕、弁、帻四种。《说文》中有云:古者黄帝初作冕。冕,相当于帝王的礼帽,至南北朝以后,作为礼冠,冕为帝王专用。前段时间,我曾在参观山东省博物馆时,看到过一个至今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冕,据说那是朱元璋第九子之物。乍看之下,王与皇的帽子差不多,但其实有非常大的区别。古之王者,冕而前旒。冕顶之上的那块长方板称为延,前圆代表天,后方代表地。延之前端缀有圆玉,谓之旒。天与地之间,垂下来的是道,旒表道。冠冕之人坐于庙堂之上,天地正气之中,要处在道的状态里。冠冕,皇帝要安住在这种状态里;抱璧,大臣也要安住在这个状态里。

图片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礼是什么?礼就是天地大道。就像习近平主席讲,领导干部要像出家人天天念弥陀佛一样,天天念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如果没有这种道德修养,还真的很难做到。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出家人每天要念几千声几万声,天天如是念。为什么?因为“南无阿弥陀佛”就是道,是无量光无量寿,是超越时空的,是永恒的。“南无”就是皈依的意思,我要皈依永恒,我的生命可以进入永恒的状态。处在皈依永恒状态的人,上可以报国家恩、国土恩和众生恩,下可以报自家老祖先的恩,可以光宗耀祖。就是说,一个人的精神力量可以让世界和平、国泰民安,这是形而上的正能量。诸如股票涨了、黄金多了,这种形而下的能量炽盛反而会乱人心!唐朝有位庞蕴居士,素有“东土维摩”之称,他说:世人爱真金,我爱刹那静。真金乱人心,静心成正觉。正觉就是道!古代帝王之所以冠冕,表示他始终保持着道的状态。

  圣人之道,发育万物。交领右衽,乃华夏风习。衽,本义为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华夏礼服皆右衽。方向错了都不行,右衽是顺着大道的,左衽是悖离大道的。你看当下,有多少人还知道华服的蕴意?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出家人还穿着汉服,我们不单不用簪了,干脆剔除三千烦恼丝,代表我们出家人是向道的。至于在家的,至少要能够把烦恼转为智慧。佛门讲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总不出行住坐卧。此之四者,人之威仪,也是律仪所倚,道隐其中。所谓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比方说,立如松。人站立的时候,两脚微八字,脚后跟与脚后跟之间有一拳距离,前面两脚趾之间约两拳距离。坐如钟,坐下来的时候盘腿。双盘是天,单盘是地,散盘是人。天地人,能量级别各个不同,双盘的能量级别最高,这种坐姿又叫金刚坐,像金塔一般。鬼神从异度空间看,你是放出的光,能量场特别大,所以称金塔。单盘称银塔,散盘称泥巴塔。再比方,行如风。我们出家人穿长衫,走起路来非常飘逸,如一阵清风掠过。卧如弓就是右胁而卧,身体有一点弯曲,像一张弓。从医学上说,最吉祥的睡法就是吉祥卧,吉祥卧即右胁而卧。我们弘一大师圆寂的时候,就是吉祥卧。

  以道治身,便是明德。人人有分可做,人人有力当做。我们再说说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国人使用最普遍的餐具就是筷子,以筷进餐少说也有3000年的历史。中国人一般不称两根筷子,而是称一双筷子。一阴一阳,对立的统一,和起来就是道。一,道也。筷子非常有讲究,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民以食为天,人在吃饭的时候,贪欲最外露,所以,七寸六分代表人类有七情六欲,需要我们以理智来克制。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宝贝,水晶做的钵。佛门修行人斋饭之时,除了要控制贪心,用碗筷异常讲究。菜碗在桌上,饭碗在手上。左手是“龙含珠”,好似龙的嘴巴衔住龙珠,四指托住菜碗。筷子是“凤点头”,好似凤凰的头,三个指头环环相扣。吃饭,在中国也是如此的优雅。每次到国外弘法,我天天都用筷子,我没有忘记和放弃华夏文明的这种表法。龙含珠,凤点头,一动一静,华夏文明的“道”就在其中。龙珠不动,龙再怎么升腾,都是围绕着龙珠。凤点头,吃的时候,保持正念。再比如,出家众饭食时,常念三德六味,供佛及僧。三德,指轻软德,净洁德和如法德。六味,指苦、醋、甘、辛、咸、淡。你看,斋饭就有三德六味,除了滋养我们的身心,也可以上供祖先。可以通过有形的仪轨供养,也可以通过我们的心灵和我们的智慧供养,从有限到无限。如果仅仅停留在吃顿饭上,而没有经过我们的大脑进行处理,把它升华到无形,你等于浪费掉一顿饭。作为佛教,我们还保持着中华文明的传承。端起饭碗,必然要供。供养诸佛菩萨、天神地祇,供养祖先。眼见之处,处处皆是形而下,但不要忘掉形而上的存在。人,顶天立地。生命的伟大之处在于,人人都能转凡成圣。

图片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主自由,它要比西方的民主自由更彻底。在道的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庙堂之上的皇帝与闹市之中的庶民,在道的面前,都是平等的。只不过,做皇帝的福报大,修了很多世,能代表道,所以他是真龙天子,有形的和无形的都会以他为中心。换句话说,他的生命是成熟的,我的生命还未成熟。但是不管怎样,如果他背弃了道,他就是无道昏君。看看尧舜,就可以知道何谓皇帝处在道的状态?舜,有德。司马迁在《史记》中讲:天下明德皆自舜帝始。《二十四孝》中第一孝就是舜的故事。舜的爸爸既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非常普通的平民百姓,而且双目有疾。妈妈生了他之后,不久就去世了,他的爸爸又续了一个后房。后母与所生之子象,天天欺负舜,甚至要置他于死地。他没有好吃的,也没有好穿的。冬天,象穿用棉花做的棉袄,舜穿用杨絮做的棉袄。就是这样,舜仍然和睦相待,像对自己妈妈一样对待后妈,像爱护自己的亲弟弟一样爱护象。因为品德高尚,舜在民间的威望很大。他走到哪儿,哪里风调雨顺,都有人愿意追随他。他耕地的时候,大象出来当牛给他耕地。他种地的时候,小鸟来给他除虫。他在历山,不出两三年,那里就聚集成一个村落。五六千年前,华夏大地上,就有品德如此高尚,经天纬地的大知者。所以,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尧天舜日。

  刚才大家看到那块圆形的玉璧,没有头没有尾,上面雕刻的龙,只要归到当中的那个洞,就解脱了。甚至可以说,中华民族的道统就蕴涵在中国的“中”里面。自古以来,知天命是很重要的事情。你能不能再回到中国的那个“中”,圆的当中那一竖,你能不能回去?如果能够回去,能够进入时空隧道,能够回到宇宙的高级文明世界,那才是人生之大事!如果回不去,有句话叫“一失人身,万劫不复。”苦海这个轮回是没有边际的,你的生命就会在低维世界里辗转无期。


文字编辑 妙丽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

图片


相关文章
· 昂山素季:一念慈心胜封侯
· 念佛需闻思佛法
· 学佛第一步,必须学会忍辱
· 观想念佛与持名念佛
· 微视频:天空中的文殊狮子
· 念佛的不同方法
· 为什么父母是严厉的对境
· 丰子恺:对佛不可做买卖
· 广钦老和尚:忍辱是修行之本 16个方法教你如何修
· 华夏之源—传喜法师同济大学讲座(六)•礼义之邦 器以藏礼
· 心净则国土净
· 低级生命才有不满和伤害
· 华夏之源—传喜法师同济大学讲座(五)•道若迷失 德必不侣
· 教我如何说
· 中国演艺界突现一位神医!
· 【精美图文】诗僧寒山与拾得: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化身
· 有了信心和智慧,才能坚定地走自己想走的路
· 华夏之源—传喜法师同济大学讲座(四)•理想国
· 一位京城乞丐的禅境慧语
· 以觉悟心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