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于佛教的信仰,这种信也是分好多个层次的。从普通意义上讲,我们对三宝的信仰,至少也可以分成三种。
第一个就是我们态度上很虔诚,愿意相信、愿意皈依,这个叫诚信。在诚信这个位次的时候,如果别人问你为什么信,“我也说不懂,我也不知道,但是我觉得这个好”。这个还容易被别人说成是迷信的。
从诚信这个位次,入门了之后我们听经闻法,通过佛菩萨的传记、高僧大德的传记,我们自己身体去实践,然后产生了一个更深入的信,叫清净信。这是你深刻地去了解了之后,产生的一种信,更细腻,更确信,自己也毫不疑惑,这叫清净信。
在清净信的基础上,从戒定慧三个方面深入地去实践修行,遣除了烦恼,从而内在的智慧显发出来了,这才进而一步成为叫深解信。
对我们每一个学佛修行的人,这三个信的阶梯是一定会经历的。
在《华严经》里,信分十个位次。但是《华严经》里讲的信,那是指《大乘起信论》里的信,信我们有佛性。这就更甚深了,就是深解信之后才会启发出那个信来。
但修那个信心,《大乘起信论》里面说,要经历一万劫的修行,这挺“吓唬”人的对吧?有时候经典里有一种是特意先给你设定,按照理论来说是这么远,就像按照理论极乐世界离我们这多远?十万亿佛土。那十万亿佛土,你说佛陀是讲的是真的还是假的?那是真的。但是我们能不能往生到极乐世界去?能,靠什么去?在经典中,佛陀又说以至诚心念佛之人,于一念倾,得生彼国。
我们皈依三宝就是跟三宝建立了链接,我们求愿往生极乐世界,虽然十万亿佛土之外,我们这里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莲花就已经开始长了。
祖师讲的“咫尺西天”,“十万亿佛土”是佛讲的,佛讲的跟祖师讲的怎么还不一样呢?到底一样不一样?这就是佛法的魅力。
佛陀一边告诉我们修一个大乘起信,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的,这个佛性跟佛是一样的,在生不减,在佛不增,生起这样一个信心要一万劫。但是我们听了长老那么细致入微的讲解《大乘起信论》之后,我们竟然有一点启发了。这就是善知识的功德,他能带领我们超越一万劫。这一万劫,它是个定量吗?实际上它是一个变量。它变量的主要的因缘是什么?说“善知识者是大因缘”,善知识可以带领我们超越这个一万劫的历程。那怎么超越的?这善知识把他无量劫无量劫的功德力贴补给我们的,你这个一万劫的鸿沟被他填平了。要让你去走,那是真的需要一万劫啊。万劫跟我们这个无量劫的轮回比起来,你都不知道占多少便宜了,我们轮回多少劫了?不可称计的呀,对不对。
大乘信心生起来了是成佛的因。无量劫的轮回如果因为学习佛法,万劫就能生起大乘信心,跟那个无量劫轮回比起来,这一万劫就不算什么了。但对我们凡人来说那不可想象了呀,如果说你这一辈子出家,最后你能生起一个大乘信心的,你就觉得都不行了,受不了的;如果说你这辈子出家,这辈子就能去极乐世界的啊,他有的也没耐心的,到底真的假的?你万一骗我的呢?一辈子我跟你走,最后没去极乐世界,这怎么办?所以这能信是不容易的。
我们现在只能说来到寺院,你们觉得清净吗?能感觉到清净就行了,这是当下就能感觉到的。佛陀也好,祖师也好,善知识引导我们学佛,这是不容易的。
——传喜法师
扫描二维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浙 (2022)0000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