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不能开口

2023-04-29 06:02: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最好的禅七受用就是心无所动

这实际上是最高,也是最平凡的境界



图片



禅七圆满的时候,有一个环节叫考功课,方丈和尚拿着香板拍打每一个人,问你悟到了什么。


按照禅堂里的规矩,考功课的时候是不能开口的。如果有人开口,这禅七就要继续打下去,一直打到没人开口才算圆满。所以香板打到你——“说,念佛是谁?”你就静静地守住口,别犯业障。


唐朝的时候,五祖弘忍大师把弟子们召集在一起,对他们说:“你们各作一首偈子送来给我看,如果有人真有悟性,我就把衣钵传授给他,作为禅宗第六祖。”


为什么大家都不写?神秀大师徘徊来徘徊去,毕竟祖师爷交代了,他也推脱不过,没办法才在廊壁上写下“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偈子,但也是不落款的。



图片



一千多年过去了,基本上禅七打得圆满就代表什么?大家无话可说,不可说。


因为“道”的本身就是不可说的。不开口,说明大家都不错,都能降伏其心,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如果你心里面还藏了只兔子,还想表达两句,还想证明自己开悟似的,实际上这是一种失败。


最好的禅七受用就是心无所动,这实际上是最高也是最平凡的境界。甚至是无凡无圣,没有所谓的开悟和不开悟这种分别念,这才是禅七打得好。



图片



在古代,香板是皇帝御赐的,代表尚方宝剑,有生杀大权。所以寺院里的禅堂是非常具有威慑力的,修行不是儿戏,不能开玩笑的,入了佛门就是这个规矩。


为什么禅宗叫“正法眼藏”?就正在这里。世间的人就是想着要怎么样表现自己,但这在佛门里恰恰是大忌。


所以为什么我师父终其一生都很普通、平凡?实际上都是这样,像虚云老和尚、梦参长老,这些老和尚都是很平凡的,不会作什么怪的,就是表现出一个很正常的普通人的样子。



图片



实际上我们学佛也是如此,学到后来就越像一个普通人、一个平凡人,越像一个老实人、一个善良的人。


“香板之下出祖师”,这就是我们汉传佛教很特别的一点。一入禅堂,万缘放下,一心办道,没有任何的瓜葛、牵缠。就是正正常常的,直心道场,远离是非、远离颠倒梦想,不要造作,更不能装神弄鬼,否则是要付出代价的。


正法眼藏就是这样保持下来的。禅堂的宗旨,重点不是通过名、言、相让你了解“道”,而是通过禅堂里的规矩。“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我们在禅堂里遵守着这个清规,就会慢慢地趋于“道”的方向。




图片




月明天心

图片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图片

关注美味分享




惭愧心一生起来,就进入修行状态了


佛法有时候就是在这样不经意间温暖着你


只要走在正因里,结果不求而自得






相关文章
· 暮春,听王羲之聊一件大事
· 愿一切众生证得解脱——日诵净行品104愿
· 你能跟着走多远,祂就牵多远
· 普行菩提制止邪见(四)
· 菩萨的发心
· 日常,如何利用喝水吃饭来修行
· 去世多年的母亲说:只要你能学好,我情愿再下十次地狱
· 恭逢玄奘大师诞辰 || 重温影片《玄奘大师》,了解“中华民族的脊梁
· 难以忘却的纪念,遥望千年,向大师致敬
· 为什么佛门里舍一得无量报?
· 远绍如来,近光遗法〡恭迎玄奘法师诞辰纪念日
· 求生净土怎么求?
· 普行菩提制止邪见(三)
· 极其殊胜的因缘
· 为什么禅堂里要学规矩?
· 文昌帝君说:你本应考中进士,但因太会骂人,功名全部削去!
· 《童蒙止观》〡善加识别三种鬼神魔
· 体验到无我的时候,那一刻……
· 修行之中要事
· 普行菩提制止邪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