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高标准,哪怕达不到,还是会进步的

2022-12-05 06:0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在修行上

宁愿有高标准地犯错

也不要有低标准地自满



图片



佛陀尤其对国王大臣讲到,祂说在这个娑婆世界,在事业上要想有一番成就,一定要受菩萨戒。所以我们中国很多皇帝都是菩萨戒弟子,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菩萨戒弟子,他的很多落款上都写着“菩萨戒弟子世民”。


在家人也可以受十重四十八轻的菩萨戒,这样的菩萨戒是通于出家人的。如果你住在寺院附近,可以跟出家人一起半月半月诵戒,这个标准比较高;还有一种是受六重二十八轻的菩萨戒,这个就不能入出家人的菩萨戒诵戒的行列了,在自己家佛堂半月半月诵戒就可以了,或者附近有菩萨戒居士,大家可以相约在一个佛堂一起诵戒,这就比较简洁一点。所以,很多居士一般都会受六重二十八轻的菩萨戒。


受了菩萨戒之后,我们讲话的平台就不一样了,高度不同了。有了大乘之体,金刚宝戒,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的大乘知见,这种菩提心的见地是非常高的。


我们佛教讲五乘,人天乘是通于世间的,比如世间讲的百科全书,儒、道都是通的;到了声闻、缘觉这个级别,道教里比较高一点的境界还是可以通的;三星堆文明、古埃及文明、古玛雅文明,这些文化跟声闻、缘觉也是有一点通。但是大乘菩萨戒的见地已经高于这些了。



图片



科学家特别喜欢看弥勒菩萨在兜率内院讲的《瑜伽师地论》,因为它的逻辑性非常缜密,修行各乘的名相、法相都建立起来了,就像铺了一条天梯一样,即身就能修行成道,六根就能转识成智。这些都是科学家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范畴。


如果再向上,就是诸法空性,比如龙树菩萨造的中观空性,这就是佛的见地,不落有无中,这是我们世间人没办法理解的。因为你只要有个立足点,马上就抽掉你脚底下的板子,所以根器小的人就怕这个。


文殊菩萨出来说法,连阿罗汉都害怕。阿罗汉虽然没有我执了,但微细的法执还是有的,所以祂证得的空性叫“有余涅槃”的空,甚至称为“偏空”,这是祂的依止点,能给祂带来极大的利益——能超出三界,能神通广大,能地水火风任意变幻。所以,当空性智慧、中观空性现前的时候,声闻缘觉是怕的。


佛陀对弟子们就有授记,说正法灭度后六百年,还有一位马鸣菩萨能够解释我的真谛;七百年之后还有一位龙树菩萨,不住有无边,能了达我的真义,能传承佛法,降伏魔道。佛陀的智慧是无碍的、遍见的,在衪的弟子中,谁的见地多少、智慧多少,谁能究竟地了达诸佛的密义,佛都是知道的。



图片



菩萨戒的见地是很高的,它所讲的宇宙人生的道理,不是我们世间人所能认知的,所以受了戒之后,我们的学处就特别高。因为标准高的缘故,佛陀甚至还讲到,有戒可犯,名为菩萨。哪怕你犯错,也不要紧的,因为这是高标准,纵使你达不到也不要紧,因为有了这个标准,你才是菩萨。没有这个标准,纵使你自己觉得挺完美,实际上还是凡夫的状态。


在修行上,宁愿有高标准地犯错,也不要有低标准地自满。我们世间人也有一句话,“宁愿跟聪明的人吵架,也不要跟糊涂的人说话”。即便跟聪明的人辩论,或许能辩出一个高标准来,至少会启发你的智慧,对你的知识学问、对你的人生境界,还是会有所提升的。


有了高标准,哪怕达不到,还是会进步的。





图片




月明天心

图片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图片

关注美味分享




这,是最深情的隐瞒


这样的人生多美好呀!这需要本钱吗?


忆少年|纪录片《觉岸》第一集






相关文章
· 在心灵的渡口与你相逢|活着,到底需要什么?
· 原创漫画 |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 我的师父,他就是无尽的宝藏!
· 经中所说无量布施之举
· 从他身上,我们更能理解佛菩萨
· 这种温暖的暖流,就是纯纯的法乳
· 悟公上人诞辰纪念〡从此,每个冬日,我们温暖以见
· 看到他,就会得到加持
· 那年冬天,山上的桃花竟然全开了
· 无有皮肤 仍要利众
· 那些你不曾知道的…
· 长江白鲟灭绝,水族枯竭,龙王有话说……
· 【妙法堂记要】让快乐感染别人
· 懂得感恩的动物
· 学佛实际上是很奢侈的!但只要起步了,你就已经在解脱道上了
· 拯救心灵的“新冠”,心病还得心药医
· 父母祖先靠什么接收佛光?
· 但得除障,古镜重光
· 舍利,来鼓励我们了
· 月兔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