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慈|父|
我第一次见到师父的时候,师父已经七十多岁了,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个老和尚修得炉火纯青,你看不出他的痕迹,但是道的状态又微微扑面而来。他的身心,他的语言、行为、精气神都处在与天地合其道的状态,不拘谨于道,但又无不是道的状态。
所以在我以后的参学历程中,实际上心里也常常会拿师父的修行境界,跟那些老和尚去对比。慢慢通过这二三十年的见识、思考,就发现一个人如果善根深厚,从小出家,那么小就值遇善知识,这样的人就戒定慧庄严,非常稀有难得。
/ 静慧长老法相/
师父跟我讲过,静慧老和尚三十几岁就证念佛三昧了。证念佛三昧的人有没有开悟?有啊。那如果他三十几岁就开悟了,又修了三十年,这什么境界呀。一般的人看到他只是瘦瘦一个老和尚,怎么会想象这个老和尚他内在的功德?你自己不是修行人,怎么知道修行人呢?
所以中国文化就这么深奥——不是个中人,不知个中味。自古以来就有这句话,“不是剑客不呈剑,不是诗人不献诗”,你就不是个诗人,他跟你说啥诗?你很喜欢修行,非常痴迷修行,痴迷了一辈子有可能才懂内行的事。不是内行,隔行如隔山,怎么会知道一个老和尚的修行境界?
如果不是从修行上去认知这些老和尚,本身你会觉得这个老和尚很亲切、很和蔼,像我家的爷爷,但这个情感是不能维系多久的,因为你自家的爷爷你可能也会不记得了。如果不是从道上去理解,他对你生命的影响就不会恒常,不会持久,不会穿越时空。所以哪怕我竭尽全力地给大家介绍师父,但是要真正理解还是要通过自己去修行,你不修行就不能够深刻地感知到。
一个真正好的修行人他都是很平凡的,所以他才能天地合一、超越时空,带领众生超出生死。神神鬼鬼的,肯定不是大修行人,所以大修行人普通人是不认识的。要把这个话题讲清楚,还真的是竭尽全力也讲不清楚。
你不敬仰佛法,怎么能修行佛法呢?那敬仰佛法从哪里来?要看榜样。但有资格做众生榜样的人都是你看不到的,都是你不懂的。当他成道的时候,他是默默的、平凡的。当一个人跟你装神弄鬼,你觉得很崇拜他的时候,那都不是的,矛盾就在这里。
Manjusri
Temple
我们现在都是成年人,也不为衣食而愁了,你想想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我们的危机在哪里,我们把圣贤放在什么位置?我们都不好意思赞美圣贤,我们也没有鉴定圣贤的资粮,甚至我们自己内心连鉴定圣贤的尺度也没有,圣贤来过就像没来过一样,悄无声息的。
作为一个徒弟赞美自己师父,他只是我的师父吗,他只是我们佛教的圣人吗?他也是我们人类的圣人,也是鸡鸭猪狗的救星,所以才叫“法界慈父”。我们一起来学佛,如果我不把心中的这个吐露给你们,大家怎么知道呢?这是呕心沥血也当为的事,否则顾惜生命,为哪般呢?
师父在我面前多次提到“北方的佛法很衰落了”,所以福建、广东、浙江我反而走的很少,大多数时间都是来北方。就是要把我们从师父这里得到的一点心得体会,来供养给这片北方大地的众生,来供养文殊菩萨。有时候就是这种信念、这一丝丝情感在支撑着庞大的行为。
我们来忆念师父,这是我们的人生课题,代表我们还知道向这么高的目标去看齐。随着我们的生命成长,就会多一分对圣贤的解读。我们沐浴在这种长养之风里,“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我们暂时没有修到这个状态,珍惜这个状态也是好的。你心里崇尚什么,崇尚久了,就会成为什么。
今日全年最后一次日食
12月4日,将出现全年最后一次日食,又逢释迦牟尼佛日,做何善恶成九亿倍增长。
愿大家把握机会多行善法,如供灯、放生、持戒、念经、忏悔业障、闻法、吃素、修行等,发菩提心为利益众生而积累资粮。无论您身处何地,即使肉眼见不到天文现象,也并不会影响功德增长。
今天日食时间(北京时间):
13:29开始
15:33食甚
17:37结束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