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缘一处,无事不办
我们前一段时间学习的七不退法,对于上座部佛教来说,修习止和观属于苦、集、灭、道,道的部分——道谛。所以择法觉支里面我们就以这个安般修法为例举,当我们止下来的时候,依着这个呼吸就看着它。在天台宗智者大师“六妙门”里,也是用这个安般法门。具体方法就是说“散乱众生数息观”,它是一种止的方便,“心缘一处,无事不办”,那心缘于数息这个法的话,就能把心安置下来。
当心安下来的时候,我们觉照就会越来越有力,越来越明朗,透彻。越止,这个慧观越透彻。我们由鼻子的呼吸,由一个风大,牵一发动全身,地水火风,风大、水大、地大、火大、甚至能再扩展到色法、受法、想法、行法、识法。由一个风大为起点让我们的觉照去照见它。
为什么我们要在这里建寺院,实际上也是一种方便。我们奉献了,我们投诚,把我们的虔诚通过劳作奉献,让我们身心也去调整。世间的人信仰难以生起,如果一个生命没有信仰,他六神无主。有了信仰,有了虔诚,它就会统摄我们的身心,身心在这个信仰的奉献中就会得以净化,慢慢地会变得干净。我们说“陶冶情操”,“陶”和“冶”两个字的内涵是不同的。
Manjushri Temple
我们中国的文字特别伟大,陶冶情操,陶铸人格。中国制陶在人类整个文明里都是比较早期出现的。制陶的程序当中有一个净化的过程。像我们这两天挖的土,就是干净土,是没有杂质的。一般性做陶器就需要挖到这种干净的土层,然后还要再把它筛过,把里面细细的沙再隔掉,最后土加水去和,才可以做造型。做完造型用火一炼,就可以成器皿,这就叫“陶”。“冶”呢,它的对象不是土,是矿石。经过筛选的铁矿,要用火去炼,等矿石融化了之后,铁的部分跟杂质的部分要把它分开,所以冶和炼是在一起的。
土要想成为器,要去其杂质,纯净的这种土,才能够成器皿。一个铁矿要去冶炼,也要去杂质才能得到纯铁。冶炼的次数越多,铁越纯。古代的人用功夫,炼的铁就不生锈的。铁怎样才能不生锈啊,铁的纯度越高就越不生锈。
印度阿育王铁柱
像我们这里的铁下场雨就锈掉了,说明铁的纯度有问题。那古代的人他也不追求效益,只追求精度。所以阿育王的时代炼的铁,到现在都还屹立在那儿,阿育王铁柱,黝黑黝黑的,不生锈。包括西藏历史上有一个唐东杰布大师,他亲自炼铁做铁索桥,我们说金沙江上铁索寒,那个大渡桥就是他五百年前做的,现在还能用。我曾经在一个铁索桥边就看到有一个冶炼炉的遗迹。去不丹的时候,从飞机场开车大概一个多小时,也有一座唐东杰布大师做的铁索桥。
他修桥铺路,为人民解决交通问题。不仅仅在金沙江上,在藏区附近,很多的大江大河上都有他的杰作。同时他也是一个医生,到各个地方为人医病、治病,这位老人家后来也是活到120多岁。
所以这个冶炼、去杂质,也是我们修行很重要的一个过程。古人用此来比喻我们能不能成法器。我们在座的,经过这几年建寺院的修炼,在诸佛菩萨的眼睛里我们是在进步的,在鬼神的眼睛里看,我们每一个修行的人也是越来越干净,那个光明也是不一样的。
像莲分九品,青色青光,黄色黄光。青色光代表戒律清净,一个断恶的人,他就会放出青色青光;一个人清净增上,就变成黄色黄光;一个人如果发出红色红光,这个人肯定到哪儿缘分都好,他已经到怀柔的境界了;白色白光,那就通如来部了。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修行过程。念阿弥陀佛的人,要想了解无量光无量寿,那你要修不动佛。你在不动里面就会知道,你的如来佛性是不来不去的,是无量的。空间是无量的,时间是无量的,寿命是无量的。
在止中能产生观,在观中能入更甚深的止,呈螺旋增长。我们每天晚课的时候都会念定慧力庄严,具足定慧的这种等持。我们佛弟子们,如果你就在这上面越来越有心得,那就很好的。修行就在这个,你有了这朵莲花了,慢慢地增长。我们刚才在这里止静,你心里有没有感想。这里面怎么安静,建设寺院就是为了我们受用的,我们不是来建展览馆、艺术中心的,也不是开商场、房地产,我们每个人有个莲座,这一座之地,足矣。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