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佛译经师,凡情难测度〡鸠摩罗什大师千古一僧的光辉一生

2021-09-26 00:14:00 发布: 人气:5


DASHENGWUTAISHAN

图片


农历八月二十,鸠摩罗什三藏法师圆寂纪念日。


鸠摩罗什大师,生来便是天地间的一段传奇。他幼时便开始博览群书,7岁随母出家,先习小乘,后入大乘;他精通多国文字,悲心深广,广译经典,开启了汉传佛教的大乘气象。我们今天熟知的《妙法莲华经》《金刚经》《佛说阿弥陀经》等等均出自大师笔下。


01

开始便是传奇

图片


鸠摩罗什大师生平颇具传奇色彩,原籍天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父亲本是天竺望族,世系宰相之职,但却在即将接班的时候放弃了勋位,自愿东过葱岭,来到西域,受到了龟兹国王的礼遇,还把妹妹嫁给了他。于是便在龟兹国定居,并在此地生下了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自幼聪明好学,记忆力超人,三岁会背诗,五岁会写字。七岁时,跟随母亲出家。据说他刚入佛寺接触佛经,就可日诵三万二千字的经文,让寺院的老僧人惊诧不已。


由于龟兹的地理位置靠近古印度,相传佛教就是自世纪之初,通过龟兹传入中原,因此鸠摩罗什有机会跟随西域、天竺等地的名师学习佛法,加之他天赋秉异,很短时间就将大乘、小乘以及其他各种流派的佛教理论烂熟于心。


母亲曾告诉他,他将来会去往东土传经说法,但途中将历尽坎坷磨难。鸠摩罗什大师回答说:“大乘菩萨之道,要利益别人而忘却自己。假如我能够使佛陀的教化在中土流传,就算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02

为一人夺一城

图片


鸠摩罗什大师二十几岁时已是西域闻名的高僧,信众无数。前秦国君苻坚听闻大师大名,便派将军吕光统兵七万,前往龟兹诸国。临行,苻坚为吕光践行时说:“夫帝王应天而治,以子爱苍生为本,岂贪其地而伐之乎?正以怀道之人故也。朕闻西国有鸠摩罗什,深解法相,善闲阴阳,为后学之宗,朕甚思之。贤哲者,国之大宝。若克龟兹,即驰驿送什。”


大师在龟兹,预知此事,劝国王白纯:“国运将衰,敌兵将至。日下人从东方来,最好恭敬相待,千万不要抗其锋芒。”白纯不听,率兵与吕光作战,结果白纯战死,吕光攻克龟兹。吕光携大师返程,走到凉州,听说国君苻坚被杀,吕光割据凉州,自立为王,大师也被扣留在凉州,长达17年。吕光本不信佛,当初只是奉命行事,后也仅将大师视作凡人。这17年中,大师遭遇诸多磨难,但志心不改,常怀忍辱之心,潜心修学,为以后在中原的弘法译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401年,后秦新君姚兴发兵后凉,大败凉军,迎请鸠摩罗什进入长安,并以国师礼待,在长安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请鸠摩罗什大师主持译经事业,这一年,大师已经五十八岁。从此,鸠摩罗什大师在长安逍遥园和西明阁译经说法,招收弟子,开启了恢弘的译经生涯。



03

译经成就

图片


鸠摩罗什法师率弟子僧肇等八百余人,共译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佛说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典,以及《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和《大智度论》等论典,合计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


中国佛经翻译始于汉代,至鸠摩罗什,已经历200多年。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此时汉地高僧已对佛教义理和佛经文体了然于胸。故而,高僧们对佛经译文的理想标准也就是僧肇所说的“质而不野,简而必诣”。既准确地把握住了原文意旨,又将汉语的美感发挥到了极致,而且文字简洁精炼。应该说,鸠摩罗什所译的经典是符合这种翻译理念的。宋代元照《阿弥陀经义疏》中曾称赞罗什译本“深体圣心,故得四海同遵,百代无古。”


同时,译经活动在促进佛经汉化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使中国的佛经翻译出现一个质的飞跃。司马迁云:“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僧睿《大智释论序》云:“法师以秦人好简,故裁而略之。”大师所译佛教经论,不仅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而且文学境界极高,被人视为典雅优美的的汉语言作品,同时音译专有名词又“有天然西域之语趣”,尤其是《法华经》《金刚经》等文本,始波腾于朝堂,终风靡于闾阎,佛经中的大量词语由此开始进入汉语日常表达之中。



04

舌根不坏

印之证明

图片

鸠摩罗什大师舍利塔


弘始十五年,大师自知大限将至,与众僧道别时曾说:“凡所出经论三百余卷,唯《十诵》一部未及删繁,存其本旨必无差失。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


农历八月二十日,鸠摩罗什大师圆寂,依照佛制荼毗火化。荼毗后骨碎如雪,舌头却完好无损,状如莲花。是为大师开佛知见,传持佛心法印之明证!


另外《律相感通传》中提到,道宣律师曾向天人陆玄畅询问有关罗什三藏翻译经典的问题:


余(道宣律师自称)问:什师一代所翻之经,至今若新,受持转盛何耶?畅答曰:其人聪明,善解大乘,以下诸人并皆俊艾,一代之宝也。绝后光前,仰之所不及,故其所译以悟达为先,得佛遗寄之意也。又从毘婆尸佛已来译经……自出经后,至今盛诵,无有替废,冥祥感降,历代弥新,以此证量深会圣旨……


图片


依据这段问答可知,大师是七佛以来的译经师,宿世本愿,弘通佛法。(过去七佛以毘婆尸佛为首,以下分别为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本师释迦牟尼佛)


遵照大师遗嘱,僧众们将他的舌舍利护送到凉州鸠摩罗什寺(今甘肃武威),建塔供奉。而这座世间唯一的舌舍利塔,至今仍高耸于天地之间。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大师一生,为翻译佛经弘扬佛法历尽磨难,为佛法在中国的广弘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图片


华夏子孙赖祖魂,感召七佛经师临。

愿力非凡使命苦,翻经达意法味纯。

忧民常垂慈悲泪,弘愿广宣妙法音。

生前鞠躬奉尘刹,身后菩萨已成林。

十方僧俗交口赞 ,神州万古颂佛恩。


图片

古文殊寺简介

古文殊寺佛像随喜

古文殊寺原创短片合集

文殊菩萨智慧灯共修活动通启

恭逢六祖惠能大师圆寂纪念日〡从一介樵夫到一代祖师的人生逆袭

他是唐密集大成之祖师,竟能调遣天兵护国除疫〡不空三藏法师纪念日

他燃指供佛,感舍利放光,往生前一年预知时至〡一代祖师省庵大师纪念日

【清凉福城】为什么他不识字还能做祖师?

仰慕德风|三位佛门祖师、泰斗,竟都选此殊胜吉日归去

历代祖师高度重视 一致赞叹 —— 修习此经,不遭歧路!

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恭迎达摩祖师圣诞(殊胜吉日,转发功德无量)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见不到您,这是我的问题
· 悟公上人 | 只要心清净,阿弥陀佛就现在你的心中
· 愿,此生吉祥圆满,光照大千
· 【日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头上三尺有神明
· 蕅益大师:持戒念佛
· 甘露醍醐 | 莲分九品
· 修供养,让功德增胜的妙法
· 不以主观的“我”去怀疑佛菩萨的能力——安般修法的重要引导(下)
· 悟公上人 | 念一句阿弥陀佛与念十方诸佛名号无二无别
· 付出虔诚,必然收获庄严和清净
· 【公案寓言】以貌取人的过患
· 【悟道法师净土精要】修行一定要守好自己的三门
· 【文化释说英文有声书】第二篇 中华再起 文明再兴(七)
· 修行,就是“陶”、“冶”的过程
· 悟公上人 | 这朵莲花,是你得度的因缘
· 心态,决定生命层次的高低
· 【茶香慧日寺】:佛法的特质
· 虚云老和尚:放下一切,是放下甚么呢
· 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考验
· 【中韩双语】慧日法语甄选 | 净化自己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