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佛菩萨常以无威德者的形象化现人间?

2021-09-12 00:27: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GUWENSHUSI

释迦牟尼佛应现到人间,从降胎,在菩提道场成无上正觉,成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佛陀,到最后示现涅槃,作为佛弟子,这八相我们都会恭敬。但从显现上、从因缘上来说,佛陀什么时候是圆满的?是刚出生的时候,学文艺、武艺的时候,还是成道之后转法轮圆满呢?佛陀在不同的机缘下,所显现的威德、福德、功德也都是不同的。


佛陀成佛了,托着钵到你家门口化缘,如果你家的饭还没烧好,没有供养到佛,请问会不会下地狱?不会的,最多就是没有种到这个福田。如果你供养了,那一下子就满足了施波罗蜜,因为施的对象是完美的,所以因为这样一个施的功德就可以达彼岸。但是你没有供养的话,也不会因此下地狱。


但是如果佛陀到你家来度化你,跟你讲法,你要是不听的话,那会不会下地狱?会的。所以在《法华经》里面,为什么五千退席佛陀不遮止?因为对没有根器的人来说,听法对他是不利的。佛要说大法,根器不到的人离开,实际上是如法的。对佛陀来说这是好事,他离开了,佛说法的因缘就具足了。


图片


本来舍利弗尊者再三祈请,佛陀都“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但是当五千人退席了之后,佛陀就说“此众无枝叶,唯有一贞实”。正因为众生的根器都是一贞实,所以佛陀就可以开权显实,讲法华了。


《法华经》里,佛陀列举了很多不可为说。为什么?因为对不可说的人说了之后,他如果轻慢说法的法师、轻慢法师所讲的法,哪怕皱一个眉头,后果都是很严重的。《法华经》说,这样的人不单单要下地狱受种种苦,等罪一点一点消了之后,往上升的速度都是很慢的。


《法华经·譬喻品第三》

若人不信,毁谤此经,则断一切,世间佛种。或复颦蹙,而怀疑惑,汝当听说,此人罪报。若佛在世,若灭度后,其有诽谤,如斯经典,见有读诵,书持经者,轻贱憎嫉,而怀结恨。此人罪报,汝今复听。


其人命终,入阿鼻狱,具足一劫,劫尽更生,如是展转,至无数劫。从地狱出,当堕畜生。若狗野干,其形枯瘦,黧黮疥癞,人所触娆。又复为人,之所恶贱。常困饥渴,骨肉枯竭。生受楚毒,死被瓦石。断佛种故,受斯罪报。

图片

也就是说,同样面对的是佛陀,我们所得到的因果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众生根器越来越劣的时候,佛菩萨来到人间所示现的也就不同。我们五台山文殊菩萨常示现什么样的呢?大多数都是无威德者,往往是生病的,或是老人,或是妇女,或是乞丐,或是小贩。


因为我们这个时代,众生的根器就是这样,菩萨来示现无威德者,万一我们冒犯了,罪过也不会太重。如果文殊菩萨示现非常端庄的,说法的状态,那你想想看,众生如果相应,就有无量的功德,不相应呢,那罪过会非常非常大。所以,佛陀讲不同的法,对众生不同的根器,祂显现的威德也是不一样的。



图片



了解了这个道理,我们来到圣地,就要珍爱、珍惜这样殊胜的因缘。我们来朝山,有时候面对一阵清风,我们感恩文殊菩萨送来一阵阴凉,哪怕就是烈日炎炎,也对文殊菩萨生起感恩之心。那面对五台山的一草一木、一风一雨、一朵云、一缕阳光,你在心里都能增加忆念文殊菩萨的话,这就非常好。


今天我们大家来到圣地,身口意都能忆佛、念佛,如果身口意有不清净的,自己也要忏悔。来到圣地了,现在是我们这一生中是最高光的、最闪亮的时刻,过去的业障今天可以忏悔;过去父母的恩德,今天可以报答;子孙今天可以保佑;未来面对生命终结,今天也可以作为超时空的礼物送给那一刻。这是不可思议的,大家要好好珍惜。


图片


图片


古文殊寺简介

古文殊寺佛像随喜

古文殊寺原创短片合集

文殊菩萨智慧灯共修活动通启

此生结束,往生何处,是由心的状态决定的

【清凉剧场】你叫什么名字?

为什么不能把功德福报回向给轮回

佛陀成道后,为什么不立即宣讲无上妙法?

这是佛经三藏十二部的精华,如果能领悟,真是无上的福报

一个具足福报、因缘、智慧的人才能看到的世界

细说观音菩萨与你我的大因缘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英法德意西罗波日韩九国语种视频】清明的觉悟的生命 (慧日法语每周甄选)
· 同样面对佛陀,我们所得到的因果为何不同?
· 佛陀为什么选择在拘尸那罗涅槃 | 诸比丘七不退法之第五组(四)
· 佛教我们多角度地掌握自己的生命
· 【公案寓言】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
· 蕅益大师:极聪明人念佛,也不能求生西方
· 【中英双语】想开智慧,就要尊重智慧、尊重文字
· 【罗马尼亚语波兰语双语视频】佛性,每个人本有的生命宝藏
· 甘露醍醐 | 相逢一笑都是一种原谅,更何况主动忏悔呢?
· 日诵净行品31愿——以定伏心,究竟无馀
· 此生结束,往生何处,是由心的状态决定的
· 【献给教师节的礼赞】诗尘有金身 | 成为散发菩萨光芒的老师
· 持戒不持戒,差别真的大——佛陀涅槃前对在家弟子的重要开示
· 正报和依报,是智慧所决定的 | 诸比丘七不退法之第五组(三)
· 悟公上人 | 生到极乐世界有这样两种大利
· 【原创短片】汝毕竟姓个甚么
· 【消业培福】修随喜有什么功德
· 【悟道法师净土精要】漫谈“一心念佛”(三)
· 爱河千尺浪 苦海万重波|如何过情关?
· 【文化释说英文有声书】第二篇 圣人出而黄河清(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