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树菩萨圣诞〡他入龙宫得《华严经》,宣深法义建大法幢,成就早被佛陀授记

2021-08-31 00:0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农历七月二十四日,

千部论主、八宗之祖,龙树菩萨圣诞日

龙树菩萨是旷世难遇的慈悲菩萨

是才华超群的佛学理论家

是广行悲愿的佛教实践家

他在佛教史上具崇高地位


在印度佛教中,

他被喻为“二圣六庄严”之一

在藏传佛教中,

众所周知他开创了两大车轨中的甚深见派

在汉传佛教中,

他被禅宗、净土宗、天台宗、华严宗等

八大宗派奉为开山始祖

他著作浩瀚,有“千部论主”之称


图片

LONGSHUPUSA



为佛教徒构建了

一座座精美丰富的精神殿堂

他精通大乘经典,弘扬中观佛学

是复兴大乘佛教的第一位经论师

被世人尊称为佛陀第二人


图片

让人称奇的是

这位成就卓绝的贤者

一生却充满传奇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龙树菩萨奇幻的一生吧!



01

图片

佛陀授记,龙树降生

图片
图片


龙树菩萨的出世在佛经《摩诃摩耶经》和《入楞伽经》第八卷中有授记。


《摩诃摩耶经》卷下说:“正法于此,便就灭尽。六百岁已,九十六种诸外道等,邪见竟兴,破灭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马鸣,善说法要,降伏一切诸外道辈。七百岁已,有比丘名曰龙树,善说法要,灭邪见幢,燃正法炬。”


《入楞伽经》第八卷中记载:大慧菩萨白佛言:“佛灭度后,是法何人受持?”佛以偈答曰:“于我灭度后,南天竺大国,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住欢喜地,为人说法,能破有无见,往生安养国。”


龙树菩萨幼时聪慧过人,博闻强记,听婆罗门诵读《吠陀》经典,闻过成诵。他遍览婆罗门教及其它外道经文,到青年时代已是学富五车,闻名南印度。


鸠摩罗什大师在他所译的《龙树菩萨传》中,用“天聪奇悟,事不再告”,“天文地理图纬秘谶,及诸道术无不悉宗”,盛赞龙树菩萨的聪慧。



图片

02

图片

结党厮混,恣情纵欲

图片


少年的龙树与三好友寻师习得隐身术后,潜入王宫,耽于情欲为乐。不久之后,宫女之中,有人怀孕。国王大为震怒,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有人献策:“此事,只有两种可能:一是鬼魅作崇,一是术士捣乱。


可派人以细土撒于宫中各处,派人监视查看,若是术士则有足迹,若是鬼魅则无足迹,鬼魅可用咒语灭除,人则可以刀斧砍杀。”国王采用这一建议,立刻付诸实施。不久卫士来报,确是术士所为。国王当即下令紧闭宫门,并派数百位兵士,手挥刀剑,望空乱砍。三好友当场被乱刀杀死,只有龙树屏气凝声藏在国王背后,躲过此劫。


图片


03

图片

躲过劫难,皈依佛门

图片


亲眼看到好友被砍,命丧黄泉,龙树的脑海里不断想起伙伴们被杀的情景,心中悲苦,不禁而生,他领悟到,欲望和贪求是惹祸的根源,为了色欲而染污梵行,毁身败德的确不是智者所为。世间的苦难与烦恼都来源于人们的欲望,他想起了接触过的佛教,心中渐渐清朗起来,龙树在迷途中找回了方向,参悟了苦谛,痛定过后决心皈依佛门。


悔悟后的龙树菩萨,千里迢迢奔赴北印度寻求佛法真谛,在喜玛拉雅山的一座佛塔边,得到一名老比丘亲传大乘经典。三个月后,龙树菩萨背熟经典,并且通达经义,于是周游各地,想要寻获其他经典。然而寻访各地,并无所获。


周游途中,他也遇到诸外道及小乘佛学者,全部被他折服。遂逐渐产生骄傲之念,认为佛法虽然较诸外道高明深奥,但也不难穷尽。于是,萌生非分之想,想要另立宗门,自为教主,宣扬自家学说。这时有一位大龙菩萨,见龙树如此行径,便劝导他说:“你的智慧再高,能超过佛陀吗?你跟我去一个地方,让你看看大乘经典,你再下结论吧!” 


图片

04

图片

入龙宫,开七宝经函

图片


大龙菩萨将他带进龙宫,里面竟珍藏着无量无数大乘经典,不仅卷帙繁多,而且深奥无比。龙树菩萨得无量妙法,震撼不已,于是留在龙宫,昼夜阅读,九十日后,通达明利,悟得无生法忍。


被大乘诸宗奉为宣讲圆满顿教,誉为“经中之王”的《华严经》,就是龙树菩萨从龙宫请回的,但仅仅是全本《华严经》的一小部分,是龙树菩萨凭记忆写下来的,今天我们能看到《华严经》,能浅入华严境界,无不感恩龙树菩萨。


05

图片

降伏外道,广弘大乘

图片


龙树菩萨离开龙宫后,随缘行化,摧伏各家外道,广弘大乘正法,作《优波提舍》十万偈,又作《庄严佛道论》五千偈、《大慈方便论》五千偈及《中论》五百偈,又造《无畏论》十万偈,令大乘佛教大行于天竺,被他感化的婆罗门外道不计其数。

 

当时有一位婆罗门上师,擅长咒术,看到龙树菩萨名闻遐迩,心生嫉妒,想和龙树菩萨一争高下,他奏明天竺国王说:“我能胜过这位比丘,请大王来检验。”天竺国王见婆罗门如此冥顽不灵,规劝不过,只得准奏。

比赛当天,天竺国王与龙树菩萨先坐在听政殿上,婆罗门其后也来到殿上。他见国王如此尊崇龙树菩萨,心中更是不悦,就在殿前作法,马上变化出广大清净的池子,池中涌现千叶莲花,婆罗门端坐莲花上,傲慢地说:“龙树,你如今蹲坐在地上,我却坐在莲花之上,宛如天神一般,竟敢与我莲座上的大德智人辩论?”


龙树菩萨也不答言,从容离开座位,也用神通化作一头六牙白象,端坐其上,绕池一周,然后举步池中,接近莲座,六牙白象就用象鼻拔起莲座,高高举起,摔于地下。婆罗门被摔到地上,扭伤腰部,狼狈落败。婆罗门这时也知道,自己不是龙树菩萨对手,匍匐于地,叩首恳求:“恕我不自量力,毁辱大师,我愿皈依佛门,请大师收为弟子,开我愚蒙!” 


06

图片

千部论师,世间罕见

图片
图片


龙树菩萨的著作非常丰富,如:《大智度论》、《中论颂》、《十二门论》、《空七十论》、《回诤论》、《六十颂如理论》、《大乘破有论》、《十住毗婆沙论》、《大乘二十颂论》、《菩提资粮论》、《宝行王正论》、《劝诫王颂》等,造论之多,世所罕见,故有“千部论师”的美誉。


后世基于龙树所著《中论》,宣扬空观的学派,称为中观学派,并尊为中观学派之祖;亦被尊为禅宗付法藏第十三祖。其思想是西藏佛学的重要支流,是中国三论宗的义理支柱,也是天台宗的重要思想根源。其他各宗学说源于龙树菩萨思想者亦多,故被尊为“八宗之祖”。


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出

能说是因缘 善灭诸戏论

我稽首礼佛 诸说中第一

——《中论》龙树菩萨    


龙树菩萨的一生是传奇的、圆满的

他继承了佛陀的缘起思想,

以他极其犀利的智慧之剑,

除去了人们一切的名言戏论,

为后世从情思见解中解脱出来

开辟了一条道路,


值此殊胜日

让我们共同诵念佛号

感恩龙树菩萨智慧灯炬照亮三千世界

佛光普照九州大地


南无龙树菩萨摩诃萨

南无龙树菩萨摩诃萨

南无龙树菩萨摩诃萨


图片


古文殊寺简介

古文殊寺佛像随喜

古文殊寺原创短片合集

文殊菩萨智慧灯共修活动通启

有奖征集|古文殊寺征集匾额楹联启事

佛弟子要修持的七不退法(一)——五台安居清凉法要

遣除诸横,报答亲恩,地藏月学习《地藏经》

农历七月,为什么一定要诵这部经?

每年地藏月都要超度、回向,有意义吗?

【清凉福城】在五台山,不要忘记我们为什么来这里?

甘露醍醐 | 拥有承担众生苦难的能力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安居法要】诸比丘七不退法之第一组
· 悟公上人 | 信愿行的行,有正行和助行(下)
· 【悟道法师净土精要】漫谈“一心念佛”(二)
· 【中韩双语】慧日法语甄选 | 我们生命的导师
· 甘露醍醐 | 拥有承担众生苦难的能力
· 佛弟子要修持的七不退法之四(下)——五台安居清凉法要
· 每年地藏月都要超度、回向,有意义吗?
· 转凡成圣,这七觉很重要——七不退法第四组(下)
· 悟公上人 | 信愿行的行,有正行和助行(上)
· 【安居法要】佛陀宣讲“诸比丘七不退法”之缘起
· 弘一大师:福气很薄,不堪消受
· 【文化释说英文有声书】第二篇 观澜知源 中流砥柱(三)
· 甘露醍醐 | 智慧的眼才能见到文殊菩萨
· 佛弟子要修持的七不退法之四(上)——五台安居清凉法要
· 圆测大师纪念日|这位三岁出家的新罗王子,是玄奘大师最为杰出的弟子之一
· 【梦参长老开示】这样一观照,妄想就没有了丨呼吸念佛与观照
· 修行的妙法,就在呼吸中——七不退法第四组(上)
· 【音频版】五台山之旅 | 金阁寺
· 有了见地,修行才有迹可循
· 【公案寓言】切勿把布施供养当成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