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河南省沁阳市博物馆内,河南三大金塔之首的天宁寺三圣塔在落日余晖的映衬下分外古朴庄严。这座建于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的佛塔是沁阳市古代文明的最重要地标和文化象征。
2014年10月13日下午五时,传喜法师率领弘法团队及前来请法的四众弟子顶礼三拜并绕塔三周,以此功德回向给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以及中华民族历代宗祖先贤和忠士良将。
天宁寺三圣塔,总高32.76米,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方形基座上安置一个八米左右的须弥座,其上承托着十三层密檐式塔身。塔身的各层高度由下向上逐层递减,宽度也逐级收敛,使佛塔的整体轮廓呈现出完美的抛物线形。观者无不惊叹其典雅的造型,雄浑壮观,又不失灵秀隽永。
三圣塔砖造塔身,通体呈土色。铁铸刹顶,喻坚不可摧。木骨大架含而不露,只在心室极处才可窥见。尤其是在用砖上,不论是垒砌塔身的条砖,建造气窗、风洞的拱砖,各层密檐的菱角牙子砖,安置在四角的大方砖、三角形砖、抹角砖,全是按照设计事先烧制而成。所以有“三圣塔,地接天,垒塔不用刀砍砖”的说法。
在博物馆的东北角有一间纪念馆,沁阳人没有忘记这位沁阳出生,晚唐最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馆长自豪地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李商隐的生平。“李商隐的许多首诗都脍炙人口,比如这首: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不应单单只理解为男女之间的爱情,它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的一种朴素情感”。在佛教的传承中,尤其是禅宗,讲究以心印心,那是凡圣生命之间,最高级的道交感应。
临走前,路旁的一座石碑映入眼帘,石碑上的刻字已经模糊。传喜法师把大家呼唤过来:你们别看这块石碑不大,但它的价值不可小窥。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短短三句话,字字珠玑。乍看之下,竟有意外的惊喜:佛教见性 道教保命 儒教明伦!
走出沁阳博物馆,传喜法师若有所思地说:世事无常。一方面,非常庆幸,我们把一座有近千年历史的佛塔保存于博物馆内,使它不再受到人为的破坏;另一方面,也很遗憾,我们只把它当成一件精美绝伦的建筑艺术作品,而它对人类社会的真正文化价值却在割裂中被湮灭了。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