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死亡时有几种心态?

2014-08-13 20:21: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显扬圣教论》告诉我们,人在死亡时有各种各样的心态:有些属于善心死,临终回忆起一生的善行,或由某种因缘引发起自身的善心,在祥和的心态中死去;有些则属于恶心死,临终时回忆起一生的恶行,或由某种因缘引发自身的恶念,在嗔恨心中死去;还有些属于无记心死,临终时的心念非善非恶。


  在善心、恶心、或无记心之后,正要死亡的那一刹那都将进入无记心的状态。在我们将要死亡时,意识还比较清醒,或在善心中,或在恶心中,或在无记心中。但在死亡的临界点上则处于无知觉的状态,有如最深沉的睡眠,一觉醒来后,生命就转入另一种状态,也就是中阴时期了。


  死时的心态不同,经历与所见景象也大不相同:带着善心走向死亡,就会有喜悦、安乐的感觉,见到种种美妙境界,听到种种动听音乐;带着嗔心走向死亡,则会有痛苦、不安的感觉,见到种种恐怖景象,听到种种嘈杂之声;而无记心死的人,既无快乐也无恐怖。


  有情在临命终时带着什么样的心态,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生命的去处:临终时生起善心,忆念平生所做善事,善业现前,会生于人道、天道、乃至佛国净土等善处;临终生起恶心,忆念自己平生所作之恶,不善业现前,则会堕落于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


  临终之念对于未来生命去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有些人虽然一生都在行善,但临终因为某种违缘生起嗔恶心,使识田中的不善业现前,结果堕落于三恶道中,功亏一匮;有些人虽然一生都没做过几件好事,但临终时因有善知识的引导,能够如理作意,使善业现前,最后也能生于善处。或许有人会说,既然这样,那么我们现在行善或作恶又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是有关系。我们平时的行为,就是为临终之念奠定基础。在通常情况下,平日行善积德之人临终自然会生起善念,为恶亦尔。而且,尽管由于某种特殊因缘而导致了意外,善恶业依然存在,将来还会继续受报。

图片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

图片



相关文章
· 李连杰:信仰佛教,答记者问
· 为什么供盂兰盆就能超拨祖先?
·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开示摘录<五、文殊菩萨二者大愿>——传喜法师主讲
· 宣化上人:撮发难报父母恩
· 【微视】出家是真正的大孝
· 堪忍的世界 Enduring World
· 司马光的人品与家风
· 【佛教音乐】《我心是海洋》——蔡琴
· 《我的命运谁做主?》——传喜法师
· 容易毁掉孩子的七种爸爸,有你吗?
· 吃东西时要念的一个咒 (极其重要 务必记住!!!)
·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开示摘录<三、文殊五字真言的真实义>——传喜法师主讲
· 【微视】用诸攀缘心,闻法亦成攀缘
· 【微视】送你入莲光——谨以此片献给此次在云南地震、昆山爆炸事故中遇难的同胞们!
· 震惊:他生下来就已经五千岁了,神童郝笛,21岁身家过亿!
· 当你有了“天眼”,会为自己吃下的每一口肉哭得死去活来!
· 三世因果示现的145种果报,可对照查看一下自己的情况!
·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开示摘录<二、经名略解>——传喜法师主讲
· 【微视】学佛应当避免哪些过失?
· 宋代精品佛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