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也要依靠僧团的力量?

2023-08-30 21:3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图片






推荐同步收听音频



图片



《盂兰盆经》里讲到,目犍连尊者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了,天眼通达,神足无碍,在百千万亿不可计数的众生里,能找到堕落在饿鬼道的妈妈,还能把世间的钵饭送到妈妈面前。但因为妈妈的业力,饭一吃到口中就变成了火炭。妈妈的这种苦,对于儿子来说,一刻也不能忍受。虽然他证圣果了,但这种情感还是一样的,悲泣之声震天动地,所以赶快来到了佛陀前请求如何救母。



图片









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即以左手障钵,右手抟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

                  

—— 《佛说盂兰盆经》



佛陀很清楚地告诉他,以你的神通力没有用,外道、天神的力量也都不能救。虽然已经是阿罗汉了,但是仅靠一己之力想改变众生的命运,即使是改变自己妈妈的命运都很难,为什么?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图片


图片



个人修行的力量是很微弱的,即使你很会修行,也如同一缕小风。如果依靠僧众,力量就很大,因为僧团代表贤圣僧,其背后有真实不虚的圣贤僧团。我们说“僧”的时候,十方诸佛都是僧,佛陀、文殊菩萨、观音菩萨,一直到声闻、缘觉、阿罗汉,都属于僧团。

 

经文中说:“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所以,当我们恭敬、供养僧团的时候,我们面对的供养境是无边无际的,佛陀用“其德汪洋”这四个字来比喻。

 

这里特别挑了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来说明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明白:本事再大,也不要觉得自己一个人能怎么样。一个人不但不能怎么样,还会着魔的。僧团因为和合才叫僧团,安居三个月,大家共住一处,如果不和合,就违背了佛法内在的力量。



图片



我们受戒都需要登坛,什么叫坛?阿阇黎是具有三昧耶的。授戒阿阇黎、教授阿阇黎、羯磨阿阇黎都代表金刚上师,有阿阇黎、三昧耶才作法成就,我们才能得戒体。

 

戒定慧所有的修行都要依赖和合的僧团,都离不开三昧耶的加持。离开了这个,不仅得不到加持,还会破大家的三昧耶,这个果报是非常严重的。

 

我们每天回向超度的功德力,靠的就是僧团和合的力量。僧团只要和合,佛法就现前;僧团不和合,魔法就现前。一念佛一念魔,我们之所以具足僧的身份,是因为和合。二部僧因为恭敬大僧,具有八敬法,才是二部僧,如果不具足八敬法,就开除自己的身份了。大僧也是这样,如果不和合,僧的身份就没有了。

 

所以,我们每天都要问问自己:“清净否?”“和合否?”这是佛弟子的底线。佛弟子的身份不是贴标签贴出来的,而是因为我们对佛法的闻思,对佛法的见地,对佛法持守的行为。



图片




图片



祖师说:“修行要带三分病。”我们修行也要带一点压力,这么多众生缘来,都是过去的爸爸妈妈来找到我们了。众生缘也是一种福报,我们要珍爱,每天要很努力地消业障、培福报,追求闻思修,勤修戒定慧。

“房舍破,修治故。”大家要回光返照:这夏安居的三个月,房舍修治得如何?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法的鞭策,如理如法地修行。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地藏菩萨,就是佛陀广大愿力和悲心的化现
· 盂兰盆节 | 这是一年中设供修福功德最大的日子
· 恭迎盂兰盆节〡今天,可以报累世父母长养慈爱之深恩
· 《最胜福田》 | 这一天,要竭力为父母祖先修功德
· 七月十五盂兰盆节 | 救济父母、祖先最殊胜的日子
· 农历七月十五 // 佛教盂兰盆节,佛欢喜日
· 在《地藏经》里,祂屡次平凡的化现,是最深情的隐瞒
· 要好好地替一切如母有情忏悔罪障
· 每年地藏月都要超度、回向,有意义吗?
· 地藏菩萨的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修法
· 在轮回梦中还有觉醒的路可以走
· 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 || 孝亲报恩的典范
· 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〡菩萨度慈亲,宝瓶化光明,解脱众生苦
· 愿你有一天能打开金色界的大门
· 这是学佛带来的改变
· 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日 | 祂给我们解脱的力量
· 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 // 救苦直同观自在,导西不异普贤王
· 七月十三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 | 智慧光明遍照十方
· 这是对《地藏经》最大的误解
· 《地藏经》能不能晚上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