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雄狮少年》的主角阿娟,当他的眼睛望向擎天柱的时候,现场的所有人都意识到他想跳擎天柱,所以都投以无上尊敬的目光,甚至所有参赛的狮子队都整齐地敲起了鼓。
虽然他最后没能跃上擎天柱,但是影片在这里用了一个很唯美的处理方法,狮子变成了英雄花,变成了一道光明,无数朵英雄花飘落而下,这一刻阿娟已经完成了从肉体到精神的转换。
阿娟的这种精神超越了所有人的心理底限,这种英雄主义让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打开了一道心门:身体可以冲不上,但精神世界不妨无限超越。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这也是我们佛弟子需要的一种精神。
我们学佛了,也想成佛,但这辈子能成佛吗?
禅宗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也有的说“即身成佛”,虽然这是说理上成佛,但如果你问每个佛弟子:“你愿意成佛吗?”他都会斩钉截铁地回答:“愿意成佛。”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此生就达成愿望,勇猛精进地去追求呢?
阿娟最后从楼梯上跌落而下,但他的这种勇敢的精神已经升华为激励大家前进的一种力量。这才完成了人与“狮子”的合一,雄狮少年在这个时候才真正变成了“狮子”。
有的人失败,恰恰是他敢于失败、敢于挑战的结果,所以虽败犹荣。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隐藏最深的、最有力量的一个内涵,也是我们佛弟子修行的最重要的内在力量。
虽然阿娟最后还是要回到这个现实世界,需要去打工,需要去赚钱,但是他看着窗外的高楼林立,那句话会成为他的内心乃至我们每个人的一种力量:当心中还有鼓点,我们就还有真正的雄狮精神。
纵使作为一个普通的、为生活所累的人,现实的生活一波接一波,没有穷尽,我们心中依然有一座高山,有一个向往的地方。心中有信仰的人,都是充满了精气神的——内心有光明,就有向上的力量。
我们佛弟子信佛、学佛、追求成佛,不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吗?所以,无论是肉体上的艰难,还是精神上的艰难,又或者是修行上迷茫的、黑暗的、摸索的艰难,我们都不要退掉对佛的信心。
不仅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不异语者,也没有哪一个大德老和尚要骗我们的,他们从小修行精进,最后都是真实不虚地证明了佛法。
佛法具有科学的所谓可重复性,“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但建立起真实对三宝的信心是不容易的,“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这需长久地积累,需要锲而不舍地叠加福德资粮。哪怕就是“信仰”这两个字,也是要用几十年的生命去琢磨的。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