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旻法师:论出家

2022-03-03 21:32: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论 出 家

   ——读莲池大师《云棲别钞》有感

图片

净旻法师,俗姓杨,生于1968年,浙江舟山定海人。1990年腊月初八,于普陀山普济寺依悟公上人披剃,法名传照、字净旻。次年,在江西云居山真如寺一诚长老座下受具足戒。


1993年毕业于普陀山佛学院天台宗进修班,专攻天台学。1994年创编《台宗三字经》六十颂。2000年承嗣香港观宗寺觉光长老法脉,为传持天台教观第四十七世。2010年发起重兴宋代台宗祖庭——天台山螺溪传教院。2018年12月14日,入住螺溪传教院。曾经担任舟山市佛教协会会长,普陀山佛教协会副会长,浙江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现任浙江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台州市佛协副会长、天台山佛协副会长、天台山螺溪传教院住持。


先德有言:出家者,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也。夫将以武功定祸乱,相以文学兴太平。天下大事皆出将相之手,而曰出家非其所能,然则出家岂细故哉!


今剃发染衣,便谓“出家”,噫!是不过出两片大门之家也,非出三界火宅之家也。出三界家,而后名为大丈夫也;犹未也,与三界众生同出三界而后名为大丈夫也。古尊宿歌云:最胜儿,出家好,出家两字人知少。“最胜儿”者,大丈夫也。大丈夫也不易得,何怪乎知“出家”两字者少也。


——明 · 莲池大师《云棲别钞》


世人鄙视出家的习气由来久矣。所谓“上无以光耀门庭,下无以延嗣子孙,布衣素食,青灯黄卷。人身一世,莫哀于此”。


然而您是否知道,在我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最极发达的唐代,人们必须通过国家统考的严格筛选,才能被恩准实现出家的“奢望”,其家人则感到由衷的荣光与自豪。


很显然,形成上述两种水火观念的根结,全在于人们对出家益处的认识与否。


出家的益处,自然得让出家人来说,才显得更真切些。或许您说这样未免有类“王婆卖瓜”,那么,您是否觉得没有尝过瓜的人,才更配谈瓜味如何的喽?


出家之益,是“不耕、不种而有自然衣食”之益吗?不是;是“不买宅、不赁房而有自然安居”之益吗?不是;是“王臣护法、信施恭敬而有自然清闲逸乐”之益吗?也不是。古德有偈说:“施主一粒米,大似须弥山,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又说:“他日阎老子与你打算饭钱,看你将何抵对。”——空耗信施,妄受礼敬,是释门大忌,折福折寿,哪里还有益处可言!


出家的真实利益在于:闻妙道、破烦恼、断无明、出生死,进而不择冤亲,等济苍生;三衣一钵,形同佛仪,龙天钦崇,泽及九祖。正因如此,才使大清开国顺治皇帝发出“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最难”的浩叹!千余年来,泱泱中华曾出过多少像佛图澄大师、智者大师、玄奘大师、鉴真大师、贤首国师、中峰国师、帕思巴帝师、玉琳国师等天子礼敬、士民皈信的圣哲,耸立起僧伽的脊梁,展示着出家的内涵。正像唐太宗在《大唐三藏圣教序》中赞叹玄奘大师的那样——“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这些至尊的品格和至显的荣耀,即便是位极人臣的将相,也实难企及,何况祖师们“戒珠圆明,定水澄清”的出世之道,更是许多公卿将相们所万难具备的。


“善哉大丈夫,能了世无常,弃俗取泥洹(涅槃),希有难思议!毁形守志节,割爱侍师亲,出家弘圣道,誓度一切人。”


这首剃度沙弥时的祝语,溶入了多少先辈的欢喜与嘱托。古来祖师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金刀剃下娘生发,除却尘劳不净身”,投入到法王的怀抱,难忍能忍,难行能行,延续着佛祖一脉心灯。


如果有谁能静下心来,细细地展读一番四朝《高僧传》,那么,他便能真正体味到“出家人”与“大丈夫”两者之间是多么的相称、多么的贴切……


 但是,无庸讳言,并不是每一位圆顶方袍的出家人,都能担得起“大丈夫”的尊号。许多人添数僧伦、一世沧桑,也终不过出了个“两片大门”的家,仅此而已。他们自身几乎忘记了“出三界火宅之家”的志向,更莫谈“与三界众生同出三界”的伟大愿行了。


时至今日,去圣更遥,我们该怎么办?一句话:“重离烦恼之家,再割尘劳之网”,下一番“出家之后再出家”的功夫。这就需要像莲池大师说的那样——“常自摩头曰:‘吾僧也!’顿舍万缘,一心念道。”


圣矣哉,出家的可贵啊!悲乎哉,出家的艰难啊!进一步,成佛作祖,为大丈夫;退一步,茫茫苦海,袈裟下失却人身。何去何从,全在乎信与不信之间。面对法门晚秋,我们无须作“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感慨,如若您置身清澈的湖畔,驻足垂视那映现于水镜间熟悉的身影,他(她),不正是如来的真子、法门的希望吗?谁能说今天的你我,断不会是明天的龙象呢?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关键只在于我们有没有出家的自尊和自信,有没有向上的道心和恒心。当代中国佛教的卓越导师太虚菩萨,于民国十七年( 1928 年)的《告徒众书》中郑重倡言:“由具僧相、僧德之僧众,建设佛教清净幢相之新僧宝,师表人天!”这难道不是虚公对我辈的召唤和期许吗?


走笔至此,悲欣交集,谨以愚诚,馨香祝祷:凡我缁门同袍,俱以争做师表人天之“出家人”为最高职志!


(1992年于普陀山佛学院天台宗研究生班)


图片

天台山螺溪传教院


— 佛日清凉 —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 END -


相关文章
· 【人天善法】别太拿自己当回事
· 【悟道法师净土精要】佛陀为什么无问自说《阿弥陀经》
· 【俄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为什么有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 他是六祖大师预言中的传奇高僧,门下龙象辈出
· 面对赞叹,不要上当;面对辱骂,也别上当
· 如何是祖宗之福?我辈之福?
· 农历二月初一,唐代高僧马祖道一禅师圆寂纪念日
· 学佛要重视忏悔和积福
· 念佛修善,以庄严的身心回向世界和平
· 为什么学佛修行不得利益
· 【德语视频】我们认知越丰富,生命空间就越广大
· 禅林花谢 般若舟沉 | 缅怀禅门耆宿正智老和尚
· 愚夫愚妇教你如何修行
· 和平不是一个理想, 一个梦, 它是万人的愿望
· 这是学佛得利益很快的方法
· 怎样保护别人的善根?
· 这个宝,你发现了吗?
· 积累最真实的福德
· 【茶香慧日寺】:您是讲道德并知恩的人吗
· 虚云老和尚:救世先救心 救心首要信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