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要重视忏悔和积福

2022-03-02 21:30:00 发布: 人气:8



图片


 图片



《天台宗纲要》

静权大师  述


   第四十七集(一)

 

圆教

(五)六即

1. 理即

2. 名字即

3. 观行即

4. 相似即

5. 分证即

6. 究竟即



图片

点击图片观看讲课视频


课程:《天台宗纲要》第四十七集

讲解:上传下喜法师

地点:宁波慧日禅寺

时间:2018年

时长:36:32







(五)六即


2. 名字即。闻解不思议理性。

智者大师说:“如斯之理,佛若不说,无能知者。法华云: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世尊未出时,十方常暗暝。涅槃云:于无量世,亦不闻有如来出世大乘经名。若佛出世,方能阐智慧日,识三宝之光明,开甘露门,知十号之妙味,因说生解,于宝适悦。故须达闻名,身毛皆竖,昏夜大朗,巨关自辟,此名字佛也。”这是解释名字即佛义。

所谓三宝光明、十号妙味,正是指不思议理性。《涅槃经》中,须达多长者,初闻佛名,身毛皆竖,在昏夜中,忽见光明如昼,寻道而出,城门自开,见佛闻法,证须陀洹。

智者大师引这段故事,来说明名字即位的超胜。蕅益大师说:“了知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同在一念。如一念,一切诸念,亦复如是;如心法,一切佛法及众生法,亦复如是”。这样,才叫做闻解不思议理性。若对于十如、因缘、四谛、三谛、二谛、一谛、无谛等道理,有一点不能明白通达,还是不能真正算做名字即佛的。

--- 《天台宗纲要》





名字即,因为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就是在理即这个本觉的大基础下,闻解不思议理性。


佛陀亲自来解、闻不思议理性,闻什么不思议理性?是不是闻本觉?从时间上来说,“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现在的小乘佛国能听到大乘经典吗?听不到的。


不仅从众生相上这样说,而且从名字即的本位来说,佛也具足名字即。佛的名字就是体含万德,百界千如。


这里的须达就是给孤独长者的名字,现在是佛教的十八伽蓝之一,所有寺院的护法都有祂。实际上给孤独长者的家本来在舍卫国的舍卫城,他是到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做生意的,他的生意伙伴也是一个大富翁,他看到这位大富长者家中张灯结彩,得知第二天要请释迦牟尼佛来家里应供。正因为这样的缘故,他第一次听到了佛的名字,就汗毛直竖,泪水直流,连夜就要去见佛。


第一次见佛,他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对佛的敬意,看到别人都是礼佛三拜,绕佛三匝,实际上这个礼节是很高的,他也赶快学,绕佛三匝,礼佛三拜。然后佛一开口说法,他第一次听法就证法眼净,证须陀洹果了。虽然他现的是居士身,实则是圣人啊,他临终的时候,佛陀亲自到他家,坐在他的床边开示,这福报多少大啊!我们要随喜的。




图片
图片

FORI

QINGLIANG



这就是佛的名字即,佛的名字即圆满,而且佛的理也是圆满的。也可以这样子说,虽然从众生分上都是那样的理,但是只有圆教讲六即的时候,才是最畅佛本怀的。佛开了藏、通、别、圆的法,开了声闻、缘觉、菩萨的法,都是佛所垂的方便。无论哪一乘,都是佛所开化,是佛为了接引众生而分的不同次第,实际上当下就是圆满的。


所以佛陀才说,在末法时代于佛的一条戒律,清净受持一日一夜,功德都不可思议。因为这一条戒律里就具足了佛的一切功德。


汝等于是广植德本,布恩施惠,勿犯道禁,忍辱、精进、一心、智慧,转相教化,为德立善,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


-- 《佛说无量寿经》



也正因为如此,《地藏经》里说,“未来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一毛一尘、一沙一渧。汝以道力,拥护是人,渐修无上,勿令退失。”


《地藏经》的这个“地”是圆教的地,是圆教的理,从理上来说是解得通的。因为这个“一”就是无量,佛就能因你这一丝之善来救你。就怕你一阐提,纯恶无善,一丝善都没有。




图片

FORI

QINGLIANG

图片



湛然大师是唐朝人,正赶上像法的末年,所以他说自己是生在像际之末。那我们现在呢?一千年过去了,已经进入末法时代了,即便如此,虽然有时间的前后,但是佛法上有没有障碍?没有的。当我们明白这个理的时候,我们的心就跟佛无隔了,就可以融在一起了。


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无量寿,这无量光无量寿就是超越时空。如果我们有了圆教的见,请问现在是不是正法时代?就是正法时代,因为报身佛和法身佛的状态是没有时间的障碍的。


所以我常常讲,修行有三点很重要,一是忏悔业障,二是修福报,三是超度。一个人学了佛,有了三宝的对境,就要赶快忏悔过去所造的无量的业障,还要超度那些与我们有缘的众生,然后赶快修福。除了修般若空性的法之外,我们也要重视忏悔和积福。




扩展资料学习



宁受地狱苦 得闻诸佛名 不受无量乐

而不闻佛名 所以于往昔 无数劫受苦

流转生死中 不闻佛名故 于法不颠倒

如实而现证 离诸和合相 是名无上觉

现在非和合 去来亦复然 一切法无相

是则佛真体 若能如是观 诸法甚深义

则见一切佛 法身真实相 于实见真实

非实见不实 如是究竟解 是故名为佛

佛法不可觉 了此名觉法 诸佛如是修

一法不可得 知以一故众 知以众故一

诸法无所依 但从和合起 无能作所作

唯从业想生 云何知如是 异此无有故

一切法无住 定处不可得 诸佛住于此

究竟不动摇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六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为什么学佛修行不得利益
· 【德语视频】我们认知越丰富,生命空间就越广大
· 禅林花谢 般若舟沉 | 缅怀禅门耆宿正智老和尚
· 愚夫愚妇教你如何修行
· 和平不是一个理想, 一个梦, 它是万人的愿望
· 这是学佛得利益很快的方法
· 怎样保护别人的善根?
· 这个宝,你发现了吗?
· 积累最真实的福德
· 【茶香慧日寺】:您是讲道德并知恩的人吗
· 虚云老和尚:救世先救心 救心首要信因果
· 诵这部经典 ,祈愿国泰民安 风调雨顺
· 【中英双语】慧日法语甄选 | 将心比心
· 梦参老和尚:一门深入,不要中断
· 向前跑,不要回头
· 【英法德意西瑞罗俄泰日韩多语种视频】一念必落于一法界
· 学会这些闻法方式,终身受用不尽
· 能海法师法语十二则
· 从本觉到始觉是不容易的
· 正信和迷信的区别,到底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