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学佛得利益很快的方法

2022-03-02 00:40: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点击图片观看《天台宗纲要》第60集

视频时长:39:31






“善巧安心止观”,善巧是从大悲心里来。所以这里就有悲智双运。


“体不思议妙境,常恒寂然,这是定;寂而常照,这是慧。定即是止,慧即是观。”


有了天台宗止观的修法,这种受用的幸福,成就也特别高。这是真正的念佛,实相念佛。体不思议妙境,实际上就是实相,这样一念就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图片
图片

荆溪大师

图片



荆溪大师说:“一念无相谓之空。”一念无相即是体、即是本;能够知道这一念无相,就是用、就是慧。如果按照这个修,就可以直接证小乘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可以证小乘的有余涅槃了。


“无法不备谓之假”,众生无明的时候,按照这个原理起诸惑业,菩萨也按照“性空故可以缘起”,缘起一切善妙之法。所以菩萨依着这个修就可以成就菩萨诸位。


“不一不异谓之中”,非一非异、止观双运,这就属于中道,这个中道就可以证佛果。而且如果具足一心三观,比如生起一切善法的时候,知道它当体即空,同时体和用是双运的,就具足了空、假、中三观。


“所安是法界体——不思议境;能安是法界用——寂照”,就是止和观,也名定和慧,这很重要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安心止观里,所教的人分为二类:一信行人,二法行人。


一方面,可以说法行人是利根的,信行人是钝根的。法行人自己打坐、自己思考就能得到答案,信行人要听人说法才能开悟。


但信行人就一定是钝根吗?也不一定。信行人能听,能听话就是最大的聪明。有句话说,“听君一句话,胜读十年书。”有时候自己盲修瞎练,还不如听一堂课。但法行人相对来说就太相信自己,不知道自己的狭隘性,也没有办法去体会善知识的境界。从这点来说法行人是钝根。


图片


印光大师说,修行最好要学习愚夫愚妇。愚夫愚妇虽然不懂,但很虔诚;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学习佛法能够很深广,但最缺乏的就是虔诚。但是解脱确实是需要虔诚和信心解脱的。一个单纯的、干干净净的信心,一个朴素的、虔诚的状态,这是学佛很重要的也是得利益很快的方法。


所以如果自己会看书,自己会打坐思考,这好不好?好的,要用它好的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综合,打坐的时候要想:学愚夫愚妇。那就很简单。


图片


甚至达摩祖师说:“心如墙壁,可以入道。”你能像石头一样不起分别、如如不动吗?所以修止法的时候,如须弥山巍然不动;修慧观的时候,如虚空般湛然而无边际。


我们早课的时候一上来就是“妙湛总持不动尊”,“妙湛总持”就是慧,一念心性能盖万法;“不动尊”就是定,心性无增无减。从这里面我们就知道来平衡自己。


图片
图片
图片

什么是幸福?

图片

真俗二谛双运,这是殊胜的修行

图片

忏悔这些过失,把失去的福报找回来

图片

【清凉福城】请问师父,得证菩提的清净心是何心?

图片

听寒山诗 | 沉迷在美貌里,于人于己都是罪过

图片

恭敬心不够,可能是因为缺乏感恩

图片

清凉悟语:一切恭敬

图片

清凉剧场|文殊菩萨化身显圣之贫女乞斋

图片

除夕普茶时,虚云老和尚嘱咐的话

图片

《法华经》里,为什么五千众退席佛不制止?

图片

新春特辑|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种永恒的等待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这个宝,你发现了吗?
· 积累最真实的福德
· 【茶香慧日寺】:您是讲道德并知恩的人吗
· 虚云老和尚:救世先救心 救心首要信因果
· 诵这部经典 ,祈愿国泰民安 风调雨顺
· 【中英双语】慧日法语甄选 | 将心比心
· 梦参老和尚:一门深入,不要中断
· 向前跑,不要回头
· 【英法德意西瑞罗俄泰日韩多语种视频】一念必落于一法界
· 学会这些闻法方式,终身受用不尽
· 能海法师法语十二则
· 从本觉到始觉是不容易的
· 正信和迷信的区别,到底在哪?
· 实行人间佛教是弘扬佛法的指导思想
· 皈依三宝,一定要听经闻法
· 【日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我们老祖先的文化
· 什么是幸福?
· 冬奥会上的这首《送别》,作者竟是百年前的一位出家人
· 学会抄近路,此生就能福慧两足
· 【甘露法语】什么是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