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人间佛教是弘扬佛法的指导思想

2022-02-28 10:00: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图片

太虚大师

人间佛教,源于太虚大师提出来的人生佛教,就是要用佛法来净化人间,太虚大师有一首诗“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意思是说:我们所仰望的、要达到的目标是佛陀,要完成这个目标就要把人做好,做人,做超人,做超超人。做人就要奉行五戒十善,明因识果,为人天善;做超人,必须要解脱身心,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为解脱善;做超超人,要具备缘起性空的宇宙观,二谛圆融,悲智兼修,达到法界圆融的境界,这是菩萨善。


太虚大师的这个人间佛教的思想,不仅是中国佛协开展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全世界开展人间佛教的指导思想。要成佛必须先把人做好,万丈高楼从地起,地基要打坚牢,房子才能一层层地修上去,不然是空中楼阁,画饼充饥。


图片

人间佛教思想,贴近于现实生活,与人的道德、生活密切相关,不迷信化、不神秘化,做人就要有道德,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虽然我们是佛教徒,但也是一个公民,在工作、生活各种行为中都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事情,这样,就可以真正为人民服务。


在寺院中,我们要建立和合僧团,以此和合僧团为榜样,逐步推广,逐步辐射,若人人都能够奉行五戒十善,明因识果,提高道德修养,那么就可以实现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伟大思想。我们的国土就是干净的,清净的,就可化浊土为净土。

图片


寺院的僧人,除了在寺院中搞好管理工作,做好宗教活动以外,要积极做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一要奉行法律政策,遵纪守法;二要推广、传播、弘扬佛教文化,净化人心;三要积极提倡并投身到社会主义慈善事业中,关心人民的疾苦,关心人民的衣食住行,使人民得到实际好处。学佛关键在于践行


《华严经》的内容精深博大,但落脚点却在《普贤行愿品》的十大愿行,十大愿行之中,重点介绍了恒顺众生。如何恒顺众生呢?“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大家看,佛菩萨处处不离众生,离开众生就没有佛菩萨。所以,不能与苦难群众相脱离,要密切相关,要血肉相连,解决苦难众生的实际问题,就是在践行人间佛教。


图片


《华严经》还有这么一段话“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诸佛如来以大悲心为体,大悲什么呀,悲悯众生,处处不忘众生。《华严经·净行品》里文殊菩萨讲要善用其心,所发一百四十一愿,举足下足,都是当愿众生如何如何。


所以,弘扬佛法,一定要以人间佛教作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把佛法昌明到全世界,成为真正的“世界之光”!




微信文章往期甄选:

三皈五戒的六十一位护法神详解
【新年吉祥祈福】《大吉祥经》合集三集全 {精美版}
新年念诵《心经》遣除违缘、福慧增上
这份吉祥超越时空加被着每一位有缘者
如何才能利益累劫的冤亲?
念佛菩萨的名号,到底有怎样的奥妙?
【新年吉祥】进入佛陀的救护体系
查询下你的福报余额,送你一份增福增寿的指南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为什么会这样?
修行人有这样的品格非常重要
原来如此:找到自性的方法
慧日寺的名字原来和这尊佛有关,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聊天的深义

图片



相关文章
· 【日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我们老祖先的文化
· 什么是幸福?
· 冬奥会上的这首《送别》,作者竟是百年前的一位出家人
· 学会抄近路,此生就能福慧两足
· 【甘露法语】什么是修行?
· 开了悟,就一了百了了吗?
· 回顾灵意长老戒行圆满的一生
· 善知识可以让我们从迷宫里走出来
· 再多的修法,都不如这一念
· 和平安宁来之不易 请珍惜
· 讣告 || 法眼宗十世上灵下意长老圆寂
· 缅怀当代禅宗巨匠灵意长老〡遗风不灭 世范长存
· 这辈子赖也要赖上文殊菩萨
· 圆瑛大师:念佛之法,当以意根念,莫用意识念
· 缅怀灵意老和尚 | 修行亲力亲为,才能了生脱死
· 听法要怀有这样的心
· 以大乘心随喜一切微细之善
· 修行中,那些可说与不可说之间的慈悲
· 【茶香慧日寺】怎样修行不走弯路
· 蕅益大师: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