祂,可以带我们到不生灭的彼岸

2022-02-20 21:37: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天台宗纲要》

静权大师 述


   第四十三集(二)

 

圆教

(四)圆教的因果


图片

点击图片观看讲课视频


课程:《天台宗纲要》第四十三集

讲解:上传下喜法师

地点:宁波慧日禅寺

时间:2018年

时长:58:00



(四)圆教的因果


圆教的果,是三德涅槃。法身德,名性净涅槃;般若德,名圆净涅槃;解脱德,名方便净涅槃。三德涅槃,唯是一心,不纵横并别,名为圆证。

--- 《天台宗纲要》原文





The Perfect Teaching

GUIDELINES FOR FILLING IN


我们学这些内容,是要很静很静的。天台宗有四个字,叫“止观明静”。心要像明镜一样,一读这些,就照得清清晰晰,逻辑非常自洽。


我们学习圆教,知识多,有知识多的好处;知识少,有知识少的好处;不识字,有不识字的好处。六祖大师不识字照样可以懂法,可以做祖师,可以讲法,可以释义。识字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化不等于有智慧,智慧甚至有时候还离言语,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立文字”。所以每一个人要擅用自己的长处,也要规避自己的短处。


静权法师说,想了解天台宗,是要大开圆解的。但是大开圆解,是不容易的。自古天台宗法师难出,也是因为这个道理,不是学了天台宗的教法就可以做天台宗法师的。能够做天台宗法师,第一个要有殊胜的因缘,第二个,自己要有大善根。


做个听话的弟子也是可以的。谛闲法师有一个老徒弟,是个木匠,法师叫他念佛,他就念佛,三年成就,站着就走了。所以说,不识字也不要怯懦,不识字有可能分别心小。


比如说,有手机跟没有手机是不是很明显?有手机可能会比较方便,但是一部手机就可以把你的时间碎片化,用功就用不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除了根本五戒以外,可能还要戒手机。


我们的分别心也是这样的,有分别心能干很多事,但是在修道面前,有时候它是个障碍。


图片


在古代,一方面古人智慧深广,但另一方面,像天台宗这样的教法对古人来说是不容易学的。那时候识字的人少,识了字能看这么殊胜教法的人就更少,就不能够普遍性地学习。反而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念一句阿弥陀佛,天天参着这个“念佛是谁”。


但是这个念佛法门是谁教你修的?是开悟的祖师。只要是开悟的祖师,他叫你做什么都行,里面是含摄着戒定慧的,这就是圆教的“一法一切法”。


但实际上,教下重要不重要?很重要的,否则正法眼藏怎么开显呢?都是秘密的。教的重点在藏、通、别、圆,但是教下有没有止观?有,叫如来禅。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这是祖师禅,是法身见。法身见哪里来的?还是要靠禅宗的。


如来禅、祖师禅、无上胜妙禅,这是上上根器的人才能学的,就像圆教的智慧一样,上根利器的人才会有的。但上根利器的人明白了之后,他所摄受的众生要不要上根利器?不需要的。有这样见地的人,连鸡、鸭、猪、狗都可以摄受的,除了佛法界和菩萨法界,主要摄的还是六凡。



《佛学大词典》

六凡,指六界。十界分为凡夫与圣者二类,凡夫指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等六界,称为六凡。


图片


但是除了度六凡的苦,请问声闻有没有苦?也有。缘觉有没有苦?也有的。权乘菩萨有没有苦?也有的。所以有圆见的人,实际上可以度九法界众生,但是他必须要有圆的见、修、行、果,众生只要对他有信心就可以了。也就是说,接引的人需要不需要能力?需要的。被接引的人怎么样?不需要的。只要你信,愿意跟着就行。


所以净土法门也叫三根普被,这就是圆教的不可思议的功德。佛是不是不可思议?心是不是不可思议?众生是不是不可思议?所以圆教的人为什么能度众生?因为衪知道你有佛性,知道你的佛性一点不减少,所以佛比我们自己还要了解我们。


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请问化身佛有没有法身德?有的。法身的状态就是性净涅槃。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虽然我们生灭,但是法身不生灭,它可以带我们生灭的人到不生灭的彼岸。



扩展学习资料

佛说三乘名为一乘。依同义故。授诸声闻大菩提记。以佛法身。声闻法身彼此平等无差别故。示现三种佛菩提故。一者示现应佛菩提。二者示现报佛菩提。三者示现法佛菩提 谓如来藏。性净涅槃。常恒清凉。不变等义。

--《妙法莲华经优波提舍》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法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 赵朴初: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 五台大雪之下,愿你也能成为一座宝塔
· 赵朴初: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 选择
· 赵朴初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 学法,要有学法的状态
· 这座“高山”,你看得到吗?
· 【茶香慧日寺】修行要感受到三宝的伟大
· 蕅益大师:念佛只贵真实信心
· 【日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看清轮回的本来面目
· 【甘露法语】于法不生疲厌心
· 佛法上一字之差,会落什么因果?
· 【广钦老和尚开示】参学是在参什么?
· 如何请佛住世
· 讲经说法,不是那么简单的
· 把这份天地间祥瑞的加持,分享给你
· 赵朴初: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 您见到的佛是什么样由智慧决定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