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六月初十
恭迎金粟如来圣诞日
金栗如来,在过去久远劫前早已成佛,关于金栗如来的记载历来很少,人们对这尊佛的名号也少有耳闻,但是说起佛陀时代第一居士维摩诘,大家一定不会陌生,维摩诘居士的前身就是金栗如来。
金栗如来在佛陀时代,自东方妙喜国土化身维摩诘居士应现于娑婆世界,示现为白衣,虽得佛道转于法轮,而不舍于菩萨之道,不争人我,于释迦会下听法。他精通大乘义理,处相不住相,对境不生境,成就圣果,辩才无碍,委身于俗,辅助佛陀教化。
维摩诘,意译为净名、无垢,意思是洁净,没有染污的人。他是古印度毗舍离地方上的一个富翁,家有妻妾,财富万贯,奴婢成群。维摩诘大士锦衣华服、钟鸣鼎食,实以相好庄严其身、静虑等至为食。示现博弈嬉戏,实为成熟饶益有情。持外道仪轨,却不坏佛法意乐。以无尽财富摄化贫穷孤苦众生;以清净持戒摄化犯戒违越众生;以忍辱调柔摄化暴戾嫉妒众生;以大精进摄化懒惰懈怠众生;以静虑正念摄化恼乱失念众生;以正抉择摄化妄想邪见众生。
《大唐西域记》载:“吠舍离国(中印度境内),伽蓝东北三里有窣堵波,是毗摩罗诘故宅基趾,多有灵异。去此不远有一神舍,其状垒砖,传云积石,即无垢称长者现疾说法之处。”
这里所说的说法之处是指佛在世时,有一次维摩诘居士称病在家,佛陀特地派了“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和众大弟子前去探病。文殊见到维摩诘后,两位菩萨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互显大乘“不二法门”之玄机。连珠妙语使同去探访的菩萨、罗汉们都大为震撼,深受法益。以此因缘开演出一部千古经典《维摩诘所说经》。
由于是在家菩萨,他示现有妻子眷属。其妻貌美,名叫无垢,一双儿女,子名善思童子,女名月上女,皆具宿世善根。一家四口,平日以法自娱。
佛陀曾至毗舍离城,善思童子献花与佛,佛陀为他说法,当下就证得无生法忍。月上女出生时不曾啼哭,且能开口道出宿世因缘,由她身上散发出的光明胜于月照,犹如金色,照耀家内。八岁大时,已长成美妙多姿的童女,引起城内诸大臣、居士、长者、婆罗门及豪门贵族的童男爱慕追求,因而展开一场神通游戏的招亲活动,最后月上女度化了诸童子入佛道,发菩提心。月上女曾以她的辩才神通,与声闻、菩萨讨论佛法妙义,并蒙佛授记。
维摩诘的佛学修养很高,连很多菩萨都来向他请教问法。经中记载普现色身菩萨曾问过维摩诘:“你有父母妻子,也有亲戚等眷属,还有部属和朋友,这不是很累赘吗?”言下之意是你既是一位大菩萨,却又拖家带眷,怎会自在呢?
维摩诘回答:“我母为智慧,我父度众生,我妻是从修行中得到的法喜。女儿代表慈悲心,儿子代表善心。我有家,但以佛性为屋舍。我的弟子就是一切众生,我的朋友是各种不同的修行法门,就连在我周围献艺的美女,也是四种摄化众生的方便。”
这一问答,值得我们去深入探寻。所以《维摩诘经》中描述维摩居士“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这种不可思议的宿世妙缘是佛化家庭的最早典范,维摩居士则堪称是“佛陀时代第一居士”。
印光大师有言:世间眷属,各有因缘,菩萨乘愿,众生随业,善恶各以类聚,种性了无或爽,孝经所谓欲知其父视其子,易传所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也。以故西天维摩诘,此土傅大士,庞居士,全家皆悉彻悟自性,亲证无生,去来自在,得大解脱也。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