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讲六度——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般若,其中布施最基本的是财布施,财又分外财和内财。外财的布施就是金钱、物质这些财富;内财包括我们自己的劳动,乃至我们的精、气、神也是可以布施的。所以你向别人微笑也是一种供养;一个人有礼貌,让周围环境很和谐,让大家很舒服,这也是一种供养。从外财的布施到内财的布施,再到法的布施,法就是我们智慧,智慧也是可以布施的。
今年上海复旦大学有一位哲学系教授被称为现代哲学王子,他从一个哲学学者的角度解读当前的社会。他从远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周天子文化的礼崩乐坏,讲到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再讲到汉之后儒家真正走向统治地位,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再讲到道家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能不能修行,能不能得道成仙、长生久世、死而不亡,然后讲到更大的一个就是,汉明帝因为梦到佛陀,然后以国家的形式把佛教正式迎请到中国。因为佛教的引入,中国从当时的一万多个汉字发展到今天四万多个汉字,我们用的很多语言、词汇都来自于佛教。
我们从王教授的讲话中有没有看到自己身心世界的这种现象?我们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吗?我们国家提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最重要”。为什么一个国家的文化很重要?为什么软实力是国家最重要的标志呢?
比如我们去一个人的家里,我们是看他家的家具还是看他家的家风呢?如果没有好的家风,孩子就会成为败家子,再好的家具都留不住,所以家风比家具重要。但是现在社会上大家处对象、讲婚姻是看家具还是看家风?人生这么重大的选择往往都选错了。
所以王教授说,出世是对自己心灵的认知,了解了自己之后,我们的心灵就充实了。这也是学佛的人都知道的最基本的概念,学佛不是向外学,而是向内学,不是只有释迦牟尼佛有佛性,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学习的老师,是我们修行的典范而已,祂不是我们绝对的统治者。所以佛教的知识就像医生给出的药一样,但是服药是我们自己的事。
王教授前面讲了,以出世的这种情怀来做入世的事业,这个才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一个正确途径。
我们寺院天王殿东边是康熙皇帝写的“敬佛”两个字,西边是我们师父写的“为佛”两个字。“为佛”这两个字内容很深广,在佛教的世界观里谁是佛?我们每一个平凡的人就是佛。所以“为佛”也是为了众生、为了人民、为了自己的人生正道、为了这人间的光明正道,也为了令佛的法音在这苦难的人间不绝,所以我们把它刻在碑上,让每一个见到它的人都去看、去思维。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