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故事连载系列之
《六根门头好修行》
过去,佛陀与众多比丘住在菴罗林的精舍时,某日,许多上座比丘聚集在斋堂讨论著:「诸位比丘!您们认为当六根接触六尘之时,是『眼』系缚『色』呢?还是『色』系缚『眼』呢?乃至于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是『意』系缚『法』呢?还是『法』系缚『意』呢?大众有何看法呢?」
此时,质多罗长者刚好有事来到精舍,见到诸上座比丘聚集在斋堂,便上前顶礼,而后退于一旁,向诸上座比丘请示:「请问诸位尊者在研讨什麽佛法呢?」
上座比丘们回答:「质多罗长者!我们今日聚集在此,正在讨论当六根接触六尘之时,是『眼』系缚『色』呢?还是『色』系缚『眼』呢?乃至于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是『意』系缚『法』呢?还是『法』系缚『意』呢?」
长者又问:「请问诸位尊者对于这个问题有何结论呢?」
诸上座比丘反问:「长者,请问您有什麽看法呢?」
长者回答:「如果就我的看法,当六根接触六尘之时,其实并不是『眼』系缚『色』,也不是『色』系缚『眼』,乃至于不是『意』系缚『法』,也不是『法』系缚『意』。然而,如果我们心生贪欲,就会被贪欲系缚。譬如有两头牛,一头黑牛、一头白牛,用一条皮绳将牠们绑在一起。有人问:『是黑牛绑住白牛?还是白牛绑住黑牛呢?』这是不是一样的问题呢?」
诸上座比丘回答:「长者!既不是黑牛绑住白牛,也不是白牛绑住黑牛,而是那条皮绳绑住了这两头牛。」
长者接著便说:「同理可知,当六根接触六尘之时,不是『眼』缚『色』,也不是『色』缚『眼』,乃至不是『意』缚『法』,也不是『法』缚『意』,而是因为贪欲生起,令六根与六尘相互系缚。」
随后,质多罗长者又聆听上座比丘更深入的法义开演,心中欢喜,作礼而去。
--- 典故摘自《杂阿含经 ‧ 卷二十一》
佛日清凉宝
省思
平常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习于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其根结就在于贪欲。因贪欲而六根攀缘六尘,无有止息。还没得到的,便汲汲营营向外驰求,得到了又担忧会失去,始终被外境所迷惑、束缚,不得解脱。
修行要从六根门头入手。平常六根向外攀缘、分别造作,唯有建立正确知见,经常思惟佛法并落实观照,改变攀缘的习惯,将这念心不断地向内收,才能在烦恼中解脱。透过佛法的种种加行,使心念作得了主,平时更要提起觉性,收摄六根,时时观照,检讨反省,不攀缘执著、不起烦恼,本具的清淨心现前,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自在。
(此评论仅用于引导,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声明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
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