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所有智、尽所有智
轮回是一个密闭空间,循环往复、
无有穷尽的折磨,左碾压完右碾压。
古人云:出马腹,入驴胎,
阎王面前几度回。
刚从帝释殿前过,
又到阎君锅里来。
我们对已故的父母亲人充满怀念,他们现在正处在轮回之中,我们却没有能力救他们,这种孝总是肤浅的、悲剧性的。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当一个人想回溯时间,想反看人生的时候,是那么的无奈。现在有了飞机、高铁,可以克服空间上的距离,却没有办法掌控时间,只能单纯的凭借记忆。
如果是修行人像那些佛菩萨、圣者,他们有的可以回忆起多生多世,他有这种明晰、透彻的智慧。一个修行人临终的时候,虽然身体也衰弱了,但是他积累的资粮,他的智慧功德可以超越这些,他可以知道下一世转世在哪里,未来发生什么事情。
而不修行的人,杀生吃肉,吃喝玩乐,心灵的光被自己掩盖了,一辈子业障的积累,在临死的时候业报现前,弥留之际甚至连亲人都不认识了,这已经是社会普遍性的存在。
这两天电影《李焕英》的热播,让大家回到人性上来思考这个问题,怎么消解这种人生之苦?对已经去世的父母,用什么佛法去救度他们;对在世的父母怎么修法给父母增福延寿;作为父母孩子死了,怎么超度自己的孩子?
作为出家人就有这个责任,我们也见过各种各样的,有孩子为父母超度的;也有父母为孩子超度的;有哥哥姐姐为弟弟妹妹超度;也有弟弟妹妹给哥哥姐姐超度;还有同学给同学超度,朋友给朋友超度。
只有佛法才能够排解这种忧伤,这种忧伤是我们学佛法的动力,佛法的功德可以令众生离苦得乐,正好可以排解这种忧伤。这个“苦”字的质感是什么?怎么离苦,怎么得到快乐?怎么能改变这种情况?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就要推广不同的佛经或者不同的法门。
因为我们是学佛的,所以每天都要记得苦难中的众生。为什么每天都要回向?特别昨天我们持八关斋戒回向的就多一点。一日一夜这么多人持八关斋戒,这个功德力是有用的。你知道有多少苦难的众生在沉沦着,我们回向功德给他们是可以帮助他们离苦的。
文殊菩萨的心咒“阿惹巴匝纳德”,代表五身、五智,当我们念诵咒语的时候,当我们在忆念的时候,就把心性的功德呈现出来了。你能够如所有智、尽所有智的时候,众生都在你的如所有智当中,这时候你伸出手就能救起过去的祖先了。
所以文殊菩萨为什么千手,手中还有钵?钵是功德体,是财富的总集,佛手中的钵也是代表同样的意思,老百姓俗话叫“纳福”,佛手中的钵就是收纳万德、福德圆满的象征,就是说不仅用手帮助你而且还给予你福德,从而改变我们的命运。
“如所有智”只是一个工作的基础和原理。就像现在是电子化时代,电子是电流通过开关电路、放大电路进行转换,它实际上就是通过电路把电流变成声音、变成色彩、变成电动机,本质上就是电。文殊菩萨的智慧就是这样,有了智慧,起作用的时候就叫如意宝了,是离苦还是予乐就都可以了。
所以学佛能尽真正的孝心,不仅对自己的亲人、父母、祖先是尽孝,也是对社会尽孝,为天下尽孝,对这个轮回的世界也是最彻底的大孝。
当你越了解佛法真谛的时候,你尽孝的力量就越具足了自信和真实的利乐。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