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故事】触物起照 断截惑根

2021-03-06 21:31: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佛典故事连载系列之

《触物起照  断截惑根》








     过去,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曾经教导比丘:「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时,一旦心生染著、眷念,代表心已经被外境系缚,产生了贪爱;有了贪爱,就会有执取;有了执取,便会有未来的业报;有了业报,就要到六道受生;一旦受生,有老、病、死,以及各种忧、悲、恼、苦 便接踵而至。如是生死流转,一切众苦都由此而生。


     譬如有人种一棵树,刚开始时,树苗纤细且柔弱,种树人细心呵护,用泥土或肥料培育树根,并适应时节的变化加以灌溉,小树苗在众多因缘具足下,必会茁壮长大。比丘们!当六根对六尘时,如果心生染著、眷念,只会滋养贪爱;有了贪爱,就想要执取;有了执取,便会有未来的业报;有了业报,就要到六道受生;既投生六道,便有老、病、死,以及各种忧、悲、恼、苦。大众当知,一切众苦都由此而生。



图片


     当六根对外境六尘时,若能触物起照,观一切万物变异无常、缘起缘灭,远离贪欲、情欲,心向寂灭,发捨离之心,对一切万物不生眷恋与顾念,心不为贪欲所系缚,就能息灭贪爱;贪爱一息灭,执取也会息灭;执取一灭,就不会再有来生;没有了来生,就不再经历老、病、死,以及各种忧、悲、恼、苦。如是,则一切众苦便能消灭。


     譬如有人种一棵树,刚开始幼苗既细小又柔弱,种树人既不用泥土或肥料培其根部,也不灌溉,小树苗就很难成长。如果更进一步将其根、枝一段一段地斩截,风吹曝晒后,接著以火焚烧如粪土,再任灰烬随风飘扬、或投于流水漂散四方。不仅断此树之树根,更进一步还焚烧,令其永远磨灭。比丘们!你们认为这棵树还可能再生吗?」


     「不能,世尊!」比丘们回答。



图片


     佛陀进一步开示:「同理可知,当六根接触外在六尘之时,若能随顺当前因缘起无常观,并令心安住于生灭观、无欲观、灭观、捨观,对于一切万物不生眷恋及顾念,心不受贪欲所缚著,如此贪爱就能息灭;贪爱息灭,则执取也会息灭;执取一灭,就不会再有来生;没有了来生,就不用再经历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则一切众苦便能消灭。」


     比丘们闻佛所说,心生欢喜,依法奉行。



--- 典故摘自《杂阿含经 ‧ 卷十二》


图片


众生因一念不觉起惑,因而造业、受报。欲免受业报苦果,必须究其根源,从起心动念处修。古德云:「披毛从此出,作佛亦由它。」日常生活中六根对六尘时,当触物起照,这念心时时刻刻觉察、觉照,保持清楚明白,见境不生贪爱,作主的心始终存在,日久功深,烦恼渐渐稀薄,乃至于根除。苦的根源除灭,自然不再受苦,便能离苦得乐,得大自在。


(此评论仅用于引导,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声明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

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这七笔财富,拥有一笔就是人生赢家!
· 【中英双语】慧日法语甄选 | 汝意不可信
· 怎样才能见到普贤菩萨? —— 《普贤行愿品》讲记第三课
· 甘露醍醐 | 这个时候念阿弥陀佛才比较相应
· 云端“佛七”共修,启一年盛世祥瑞 | “打佛七”最全讲解,建议收藏!
· 【佛典故事】五阴缠缚乃众生
· 悟公上人 | 念佛的殊胜功德
· 微信公众平台
· 慧日法语甄选 | 佛教的智慧
· 命运的明镜 | 印光大师说因果故事
· 【新年献礼全球大片精彩影评】「慧」看电影最全合辑
· 甘露醍醐 | 如何念佛?
· 为什么我来到五台山,却看不到文殊菩萨?
· 【佛典故事】释迦同三千佛缘
· 因为无常,所以修道
· 受持八关斋戒殊胜的功德利益
· 慧日法语甄选 | 文殊菩萨当下就在
· 【全网首发】中法双语《心经》(内有法语音频)
· 甘露醍醐 | 如何让生命发生质的改变?
· 他是净土宗九祖,其著述堪为宗门旨归,圆寂后留全身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