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故事连载系列之
《五阴缠缚乃众生》
过去,佛陀住在王舍城附近的摩拘罗山时,有一日,佛的侍者罗陀比丘请示佛陀:「世尊,所谓『众生』者,何以名为『众生』呢?」
佛陀告诉罗陀比丘:「于『色』爱染执著、缠绵不捨,名为众生;于『受、想、行、识』爱染执著、缠绵不捨,名为众生。所以,众生就是对于『色、受、想、行、识』五阴境界,有所分别执著、爱缠纠结,无法摆脱五阴的束缚。」
佛陀继续开示:「当知『色、受、想、行、识』五阴境界,终将坏散、消灭。若能了达五阴假有终将坏散、消灭,就能断除对五阴的爱欲之心;当爱欲心除尽之时,就是苦的尽头。
譬如聚落之中,有许多小男孩和小女孩在一起游玩,他们以土沙堆成城堡、房舍。当他们完成后,对这些土城堡、土房舍产生了贪爱、执著的心。由于心生贪爱、执著,当爱著之心、欲爱之心、爱念之心、渴爱之心仍未尽时,就会守护这些土城堡、土房舍,不忍捨离;甚至还会认假为真,声称:『这是我的城堡、这是我的房舍。』
如果孩子们不再对土城堡、土房舍有爱著、欲爱、爱念、渴爱之心,知道这些都只是土沙做成、都是假有的,认清真相以后,便以手拨动、以脚踏踩,使之消失、坏散。因为孩子们已了知土城堡、土房舍是虚妄不实的,所以不会再起爱执之心。罗陀!如果知道『色、受、想、行、识』五阴境界终当散坏、消灭,对其爱著之心必会终止;无有爱著之心,便不会受苦;不再受苦,便能远离诸苦。」罗陀比丘听完佛陀的开示后,心开意解,欢喜奉行。
--- 典故摘自《杂阿含经 ‧ 卷六》
《楞严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众生贪、瞋、痴等烦恼,皆源于自心的妄想,不了解五阴是幻有,而产生种种贪爱、执著,由此贪著而造作种种恶业,于六道中头出头没,无有出期。若能如理思惟「五蕴皆空」,时时智慧心回光返照,不攀缘、不颠倒,就能破除无始以来的执著,得到真正的解脱。
(此评论仅用于引导,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声明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
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