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2020-09-18 21:31:00 发布: 人气:2


 发菩提心否?


图片


菩提心的动力

来自妈妈的爱


无论我们的身份怎么变化,

哪一世我们都是有妈妈的,

每一世的妈妈都是脚踏鬼门关生下我们,

所以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

就是救度妈妈,救度有情。

实际上这是我们佛弟子修行

发菩提心、学菩萨行、

乃至成佛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而菩提心最重要的动力

就是来自妈妈的爱。




1

1

1


图片


如果父母这么深重的恩情都唤不醒我们的良知,我们的心灵还是麻木的话,那我们怎么会发起菩提心呢?地藏菩萨无论多久远,无论以何种身形,都发心救度父母,这是我们发菩提心的前提。

如果我们忆念起恩情深重的父母,我们的生命会颤抖,会流泪,会感恩,我们就会用佛法来庄严自己,把自己变得有能力去报答父母的恩德,进而再发更广大的心——视一切众生皆为过去父母,遍度一切众生。

《地藏菩萨本愿经》的核心就是佛陀以神通力升到忉利天宫去问候妈妈,为妈妈开显成佛之道。摩耶夫人早已发愿做一切将要成佛者的妈妈,无论是过去迦叶佛,还是未来弥勒佛,摩耶夫人都是做他们的妈妈。她是早发菩提心的菩萨,实际上是以菩提心出生诸佛,所以菩提心也像佛母一样。


1

2

1


图片


我们在慢慢的成长过程中,必然会跟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一开始是物理空间的,当父母老去的时候,甚至死亡的时候,阴阳两隔的时候,那时候的空间相隔更大,漫无边际的,甚至你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父母。这种生命的质感,只有学佛才能填补。只有我们发起了菩提心,才能够在种种的情况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障碍,甚至跨越阴阳两隔的障碍,把功德送到父母亲的面前。

不学佛,你就丧失了研究生老病死的机会,生的意义自己都不知道。学佛了之后才知道,生日实际上也是母难日,这时候过生日就会多了一份感恩,会要求自己去报答父母恩。

当一个平凡的生命面对自己个体命运的时候,是孤独和无助的,有了信仰,皈依了三宝,我们跟佛之间就缔结了一种关系。佛陀福慧圆满,我是佛的弟子,我就看到了一个生命的模范,也会有学习的方法,所以有佛法就有办法,有方法就会有希望,你就可以改变命运。否则在命运面前就是望洋兴叹,无所作为,没有办法。


1

3

1


图片


为什么地藏菩萨无论身份怎么变换,海枯石烂也永不变心地要报答妈妈的恩情,要救度一切众生?这都是源于视一切众生曾经做过我的妈妈。这是我们学佛了之后才会苏醒的品德,才懂得去感受妈妈这么深沉的恩德。

身为人子,不学佛你是不会知道父母的艰辛,也不会在意是否真的了解父母,甚至也不会在意父母生命的归宿在哪里。作为轮回中的众生,本身就是不圆满的,自私得心安理得,通过修行了才会知道自私是罪过,那个时候就会有种愧疚感。

所以为什么一个人学佛之后会越来越圆满,福慧会越来越增长,至少他会审视自己,会反省自己,当生命力增长的时候,福慧增长的时候,他就会发现自己生命里原来有那么多的硬伤。这样的信仰真的可以救度生生世世的父母,不仅仅是现世父母,所以这个也是我们学佛之后产生的一种自信。尤其当我们发起了菩提心之后,我们就能感应到佛的菩提心的功德力。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无非是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为什么要常戴念佛珠 —— 原来手持佛珠都有功德
· 修行,究竟修的是什么?
· 甘露法语 | 你看到的只是你的业力允许你看到的
· 观音菩萨的悄悄话
· 法语图|珍惜佛菩萨的善愿
· 【佛典故事】忍恶无瞋现大威德力
· 明因果,戒恶修善
· 【今日功德九亿倍】曾造重大恶业,至心忏悔念佛能往生净土吗?——《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十课
· 至心念佛,灭罪入愿海——《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10集
· 微信公众平台
· 【佛典故事】息诤论
· 恭迎地藏菩萨圣诞(孝亲报恩月最后一天,为了历生父母请多行善事)了
· 【画话】您有一封来自天宫的邀请函:恭迎地藏王菩萨圣诞
· 【殊胜日】交给大家一个功课
· 姻缘不顺?佛教告诉你怎么对治和处理
· 这位超级大菩萨的圣诞到了,注意收福!
· 法语图|地藏菩萨,就是佛陀深愿的化现
· 【佛典故事】淨饭王三礼太子
· 为亡者设福,以资前路
· 我们也可以,成为地藏菩萨的那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