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不能如佛所行?

2020-09-04 21:31: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物质上的艰苦是为了提醒我们的心灵不要迷失。人的本能都是喜欢奢侈品,都喜欢舒适,但是你为了追求智慧,追求佛法,曾经克服了自己的本能的惰性,这是你修行的庄严。


“我在五台山”

"我看到了这里的天.看到了这里的山"


01

中国古人所修养的那种士的精神,那种天地长养万物的精神,在我们佛弟子心里,是要慢慢地去品味、去体悟的,并且能够将这种精神变成我们血液里高贵的标准。


佛陀成佛好几年也并没有建立规矩来维持僧团,最多就是教诲僧团要守好自己的身口意。佛在《阿含经》云: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无益之苦当远离,如是行者得度世。这就是我们佛弟子的标准,每天要提醒自己三次。




图片


02

我们寺院也是这样的,多少年来没有建立特别的规约,但是佛陀的教诲落实得很到位。就是慧日寺到现在都是很普通的,你们来到这里,很多人在打地铺,这在当今时代已经不大有了。


物质上的艰苦是为了提醒我们的心灵不要迷失。人的本能都是喜欢奢侈品,喜欢舒适,但是你为了追求智慧,追求佛法,克服了自己的本能、克服了生命基本的惰性--好逸恶劳,能够适应很简陋的环境,当哪一天回过头,你会说,“我为了信仰,曾经去过五台山打地铺。”这就是你修行的庄严呐!


所以我曾经细致观察过,一去五星宾馆或者飞机场这样的场合,就会打扮的比较正式,拉杆箱都很时髦,然后我执就特别强,再听一点轻音乐,再给你一杯咖啡!那你根本就忘掉了什么是解脱,我执啊法执啊就起来了,又开始轮回的一塌糊涂了。你来到这里就不一样了,地上都是土,拉杆箱也不能拉,得拎着,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尤其下雨天也不讲究什么名牌鞋子了,这都是破我执的啊。




图片


04

当你克服了这些,呼吸着这里清凉的空气的时候,你会很理性地告诉自己:我在五台山,看到了这里的天,也看到了这里的山。


五台山的自然景观并不美,既没有奇松,也没有怪石,也没有什么峰回路转的曲径、壮观的瀑布。五台山的山很朴实,就是山,植被很少。但是这里的主题很明确,就是佛教的圣地,千百年来承载着厚重的人文景观。




图片


05

在这里,我们每天都围绕着“怎么修行”这个主题来学习,为什么无量光无量寿是功德圆满、福慧圆满?圆满是无量无边的状态,我们现在虽然是有量有边,但是以这种学习的方式先慢慢增加,虽说大海之水充满,但是不择细流。我们通过这些蛛丝马迹,去慢慢地比拟这无形的无量,去思考福德无量的生命境界到底是怎么样的?佛陀的生命境界是怎么样的?


《无量寿经》里面佛陀成道的时候说,“如佛而行,佛吼而吼,如佛所证。”这句话好像说给我们听的,我们每个人称为佛弟子,我们能不能如佛所行?能不能如佛所证?能不能最后如佛吼而吼?我们怎么样去体验佛陀的行径?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梵呗|严净偈
· 遣除诸横,报答亲恩,地藏月学习《地藏经》|《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讲记》 全30集(随喜转发)
· 甘露法语 | 生生世世的父母
· 这身防护服,你应该穿上
· 法语图|在智慧的指导下去众善奉行
· 【佛典故事】平等布施获广大果
· 善用其境
· 菩萨如大幻化师,自利利他——《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5集
· 僧自恣日佛欢喜 盂兰盆供报亲恩|古文殊寺盂兰盆法会圆满
· 菩萨如大幻化师,自利利他——《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五课
· 法语图|心真诚忏悔了,业就改变了
· 【佛典故事】财色招苦
· 偶然的生已来了,必然的死,你准备好了吗?
· 【画话】盂兰盆节|佛今天咋这么高兴?画个鬼故事告诉你
· 虚云老和尚:一结一解寻常事,万水千山自去来
· 《佛说盂兰盆经浅释》&《佛说盂兰盆经》及念诵仪轨
· 佛欢喜日|为父母设供修福功德最大的一天
· 法语图|那曾是我们深深思念的亲人
· 【佛典故事】神通与智慧
· 又是一年孝亲月,供佛斋僧功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