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坐好,
理一理衣服领子,看一看袖口...
深呼吸,
吸入气息时,要觉观全身,
呼出气息时,也要觉观全身。
胸膛的起伏,好像气沉丹田。
一个人如果在口干舌燥的时候喝到了水,
生命对于水的需求,水对于生命的感觉,
是深刻的。
若是吃西瓜呢?一个沙瓤的西瓜。
口渴的时候味蕾是非常敏感的,
当甜甜的西瓜汁液从瓜瓤里面渗透出来...
它比喝水更有质感。
所以口渴的时候特别想吃西瓜,
或许对于大脑来说,这比喝水更刺激吧。
我们再来深深地呼吸,
慢慢地,身体放松下来。
早上我起来之后,
有时候喜欢去给树啊,花啊,浇一点水。
当我们给植物浇水的时候,
似乎能够感受到,
我们的生命之树被浇灌了汁液。
树的根须吸收了水,然后到枝干。
有时候把水直接洒在枝叶上,
总觉得不过瘾,
好像只是浮在植物的表面。
有时候也想,
大概枝叶也会吸收到水分吧,
但总觉得没有把水浇在根部更到位。
我们呼吸也是如此,
深呼吸的时候,
好像往树根里吸收水分一样;
呼吸得比较浅的时候,
就觉得好像水只洒在枝叶表面一样。
所以中国古人说: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而出家人则更为细致。
佛教典故“草系比丘”:人们都知道出家人有爱护草木的慈悲心,强盗来了之后,把出家人绑在一根草上,出家人就不动了。
一个禅师,在深山里搭茅棚修行,每天到隔壁的山崖打水,从茅棚到隔壁的悬崖之间有一个独木桥。有一天看见独木桥上站了一只受伤的野鸭子,他就不去打水了,回到茅棚里,腿一盘,圆寂了。
佛教千百年来发生的许多典故,
我们今天读来,
依然如一番新的体验。
一个生命,
如此的来去自由,
任意调节空间维度,
胜过手中的遥控器。
生命的按钮就在自己心中,
这样的修行高度令人赞叹。
我们师父常常讲“坐也自在,卧也自在”
多少年来,我慢慢才悟到,
师父是指坐也可以走,卧也可以走。
生命已然到了自由自在的高度。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
投胎、出生,似乎是一个偶然事件;
但是病、老和死亡,却是必然要发生的。
偶然的生,已经来了;
必然的死,你准备好了吗?
修行人说:
大丈夫之死,非王侯将相之所能。
王侯将相掌握别人的生死,
而修行人能掌握自己的生死。
但这只是小乘的修行,
如果是大乘的,还能救度众生,
这样的文明甚至可以成为人类的文明高度。
《兰亭序》之所以写得如此“神采飞扬”,
是因为,
那十八位超越世间名利的名士聚会一处。
这一大盛事的核心话题就是生死。
对于修行者来说,
所谓的死亡,是趋入了高维的解脱境界。
在佛教里还有一个名词,
净土宗叫往生,不叫死,
是升到更高的无量光、无量寿的维度;
从禅定的角度上说,
那是入法界定了,融入法界。
人,作为高级生命,
对生命自身的了知,甚至掌控,
是如此的重要。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