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故事连载系列之
《贪欲之果报》
过去,佛陀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一天,波斯匿王正在审阅国家之事,看到有权势的皇族、婆罗门及长者们,因为贪欲的缘故而犯下欺诈妄语之罪,心想:「应当止息这些恶行!我未曾因贪欲而犯下欺诈妄语的行为,我也会教育我的后代,不可为此恶事。」
为何这些皇族、婆罗门和长者们会有如此的行为?心中不解的波斯匿王来到祇园精舍,顶礼后退坐一旁,禀告佛陀:「世尊!我在处理国事时,看到一些有权势的皇族、婆罗门和长者们,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犯下欺诈妄语之罪。于是,我决定要止息这样的恶事再度发生,也会告诉后代的继承者,亦要断此恶事,不要再看到这些人为了贪利而犯下过错。」
佛陀告诉波斯匿王:「你能这样子想很好,这些有权势的皇族、婆罗门及长者们,因贪利而犯下欺诈妄语的恶行,将受苦无量,好比渔师和渔师的弟子们,在河流、溪谷边截流张网捕鱼,残害众生,令众生遭受大苦。所以,大王你比这些皇族、婆罗门和长者们还懂得反省检讨,不会像他们因为贪利而犯下欺诈妄语的恶行,未来处于长夜中受苦!」
佛陀开示后,便说了一首偈语:
于财起贪欲,贪欲所迷醉,狂乱不自觉,
犹如渔捕者,缘斯恶业故,当受剧苦报。
波斯匿王听完佛陀的开示后,心开意解,法喜充满,作礼而去。
--- 典故摘自《杂阿含经‧卷四十六》
省思
《四十二章经》云:「财色于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贪求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犹如吸毒,会日蚀身心。因此,为人处事勿为眼前短暂的利益所迷惑,当知因识果,少欲知足,识得自性珍宝,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自在。
(此评论仅用于引导,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