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装书局推出的《慈风普扇》属于传统文化智慧类散文集,是传喜法师近年来海内外报刊专栏的文字辑录,共分3个篇章、5个部分,42篇。涵盖生命的议题、文化的传承、精神生于道、佛教与科学、自信与自觉等内容,引导我们从种种错综复杂的信息里,找到安身立命的定海神针。《孟子》言:“吾养吾浩然之气。”《易·乾》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通过本书的阅读,以期激发今人乾健不已的精神。
在当今技术成指数级增长,人工智能对整个世界的颠覆愈来愈令人咋舌的时代,人类的前途及个体生命的价值何在?本书深入浅出,法师从自我生命的体验出发,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如母有情的厚爱融化在字里行间,分享了道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启迪心灵、唤醒心灵,呼唤人性的回归;在这个信仰重建的时代,又超越信仰、超越宗教,以多维的视角,引领读者直探生命的本义,实现生命的超越,从而阐释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本质。
中篇三 “佛教与科学”
一、现代科技再现佛法庄严
二、“宇宙弦”震荡出“六道”
三、六道轮回之谜
四、与“光明母体”联网并合一
音频版(走路、坐地铁都可听)
中篇三 “佛教与科学”
当科学和佛教会面时——
二、“宇宙弦”震荡出“六道”
宇宙弦,是近代及现代科学的热门话题之一。宇宙弦理论已有了完整体系,相关的还有“超弦理论”、“大一统理论”等。朱清时教授在《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的演讲中,曾留下一句名言“当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在此等候多时了”,并表述当代物理学弦理论即是佛教的缘起性空。从科普的角度,我们试着用他的阐释来简要概述“宇宙弦”即弦论。
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在19世纪末取得了巨大成功,使得认为物质是绝对实体的唯物主义成了在20世纪处于支配地位的哲学。然而,20世纪爱因斯坦发明的相对论开始揭示出物质实体观的谬误。而且,20世纪后期“弦论”的发展又使我们对物质的看法更进了一步。
“弦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即自然界的基本单元,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等看起来像粒子,实则都是很小的一维弦的不同振动模式;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等基本粒子,都是宇宙弦的不同振动模式或振动激发态。换言之,若把宇宙看作是由宇宙弦组成的大海,那么基本粒子就是水中的泡沫,它们不断在产生也不断在湮灭。而所谓现实的物质世界,则犹如宇宙弦演奏出的一曲雄浑而又壮丽的交响乐。
科学家们继续探索研究发现,原来宇宙弦的波荡听得到却找不到。现代物理学家们则告诉我们,这个外在的物理世界及其我们的身心,整个世界都不过是“业”的一种震荡而已。这即是佛教里所讲的“因果”。
佛教里的修行者,通过空性的修持甚或可把自己的气脉震荡起来,震荡得越好人就越健康,甚而可以震荡至整个身体都变成虹光,即大光明。反之,如果这个生命愈消沉身体就会愈差,地水火风这“四大”就会越呆板越僵硬,健康状况则会越来越差。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即无量光无量寿,“尽虚空、遍法界”,虽然显现却没有实质。事实上,我们现在的目之所及、耳之所闻,就像弦的震荡一样。《金刚经》里讲“三心”皆空,即“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万法唯识,皆因我们的识在。就是说,即便看到听到,若去追究你的眼根到底“看到了什么的时候”,却又找不出所以然来。
这,即是所谓薛定谔的猫。物质在被观察的时候才有确定形态——盒子里的“猫”,打开盒子的时候是一只活猫,关上盒子不去观察它时,则是一堆随机变化的微粒而已,猫就不存在了。正如王阳明先生所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的颜色则一时明白起来。
有一次,王阳明和友人一起游南镇,正值百花盛开的春天。一路上,只见一丛丛艳丽的花树在山间时隐时现,飘来阵阵芳香。朋友不禁指着岩中的花树问:“你说天下没有心外之物,可这些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和我的心又有什么关系呢?”王阳明回答:“当你没有看到这些花树时,花树与你的心一样处于沉寂之中,无所谓花,也无所谓心;现在你来看此花,此花的颜色才在你心中一时明白起来,可见,这花并不在你的心之外。”
正所谓“一切唯心,万法唯识”。用“弦”论来说,我们眼前的一切都是一种震荡的显现,包括六根对六尘,比如我们眼前的这个“三圣殿”——那金灿灿的贴金、黑色的油漆、暖暖的酥油灯,还有碧绿的菩提树、酥油灯的奶香。当下的这种感官觉受,其实皆由识的弦拨动出来。这是很奥妙的。
同样,当我们跟这个世界的震荡即同频共振结束后,这个频道一下就换掉了,作为人的这个帷幕即降下了。如果我们所造的是善业,那么“善”的频率将会显现,天堂即现前;如果我们恶道的业成熟了,那么我们生命的层级自然会随之下堕。而且这个频率还将不同,就像每根弦拨出的声音,虽有不同却又可同时存在着。同样,不同的琴弦也会发出不同的音声,即便是同一根弦按到不同的弦码,也会发出不同的频率。以此可类推,现在我们作为人的频率存在着,那么天堂也同时存在着,六道自然也同时存在着,就不难理解了。
在这里,科学和佛教相互会面了。恰如爱因斯坦所言:“科学的发展会逐步证明佛教是正确的。”在谈到未来宗教时,爱因斯坦亦言:“未来的宗教将是一种宇宙宗教。它将是一种超越人格化神,远离一切教条和神学的宗教。这种宗教,包容自然和精神两个方面,作为一个有意义的统一体,必定是建立在由对事物的——无论是精神,还是自然的——实践与体验而产生的宗教观念之上的。”
而中科院院士朱清时教授就宇宙弦的这一描述,也恰恰验证了爱因斯坦的这一先见之明。
未完待续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会每天给您带来一段震撼的阅读体会,音频可保存,走路、坐地铁都可以听。
《慈风普扇》喜马拉雅有声书
扫描二维码聆听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赠阅新书】活动申请链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