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有声书:智慧、慈悲的主题不变

2020-01-11 00:05: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图片

线装书局推出的《慈风普扇》属于传统文化智慧类散文集,是传喜法师近年来海内外报刊专栏的文字辑录,共分3个篇章、5个部分,42篇。涵盖生命的议题、文化的传承、精神生于道、佛教与科学、自信与自觉等内容,引导我们从种种错综复杂的信息里,找到安身立命的定海神针。《孟子》言:“吾养吾浩然之气。”《易·乾》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通过本书的阅读,以期激发今人乾健不已的精神。


在当今技术成指数级增长,人工智能对整个世界的颠覆愈来愈令人咋舌的时代,人类的前途及个体生命的价值何在?本书深入浅出,法师从自我生命的体验出发,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如母有情的厚爱融化在字里行间,分享了道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启迪心灵、唤醒心灵,呼唤人性的回归;在这个信仰重建的时代,又超越信仰、超越宗教,以多维的视角,引领读者直探生命的本义,实现生命的超越,从而阐释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本质。


图片

一   文化的传承


一、东汉明帝夜梦金人

二、一脉相承

三、北纬30度

四、“灵山犹在,法华未散”

授记:生命的接力

点燃:生命的链接

1.亲近善知识

2.以戒为本 门门是妙法

3.满目青山,触目菩提

4.天下道友第一亲

5.大乘:我和你

6.菩萨:让你得到祂

7.菩提心愿:只要有缘

五、寺庙的锣鼓

1.大白塔下,赐号“传喜”

2.使命与担当

3.佛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

4.智慧、慈悲的主题不变

5.不忘初心与文化重构

6.“唐僧取经”与“唯物主义”

7.情怀与“私心”

8.狮吼佛音

9.人皆可为尧舜


图片


图片

音频版(走路、坐地铁都可听)


图片


中篇一   文化的传承

五、寺庙的锣鼓

   4.智慧、慈悲的主题不变


问: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佛法的弘传,如何更接地气?


答:我们现在有微信、直播、网站、微博、facebook等平台,自2004年至今在生命电视台每天都有讲座。用新媒体说话、用现代模式传播,不是因为和尚时髦,而是因为出家人在关注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大众。这是出家人悲心的一种具体展现,也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毋庸讳言,信息的碎片化传播降低了人的认知水平,这也是一个社会问题。那怎样选择停留在正能量的信息里,我们尽量用足够引起注意的标题、听得懂的语言去传播;若想造福社会的话,首先要适应大众口味,所谓量身订制。所以,我们首先要把这种心愿展现出来。这,即是佛教的不变,但佛教又永远在变中。佛教的主题是不变的,但佛教的弘传方式一直都在变,方式、方法是灵活多样的,而崇尚智慧、慈悲的主题则是永远不变的。




未完待续图片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会每天给您带来一段震撼的阅读体会,音频可保存,走路、坐地铁都可以听。




图片

《慈风普扇》喜马拉雅有声书



扫描二维码聆听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赠阅新书】活动申请链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相关文章
· 墨宝 —— 宋.圆悟克勤禅师《印可状》
· 新年就要到了,我们能在新年里新生吗?
· 泰国正式实行限塑令!可爱的泰国人脑洞大开,玩嗨了!
· 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我还在思考、解读师父曾带着我所经历的?
· 左宗棠: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 年底的饭局
· 地水火风最完美的组合
· 文殊大士灵应录 —— 慧賾见圣
· 富贵的心灵 才有真正的富贵人生
· 2020年度色彩,地球蓝!
· 我们的信心,也需要经过生命的考验
· 佛法有声书:佛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
· 大画 | 弘一法师
· 念头不起则已  一起必落一界
· 当我们受戒回答“能持”时,佛的功德体就灌到我们的身体里了!
· 中峰禅师---怀净土诗
· 佛弟子要把这个背会,然后用一辈子去理解
· 大家如理如法受持时,每个人身心都被佛光照着
· 有一种沟通叫换位思考
· 值得单曲循环的“金色五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