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荆山老人,字光桦,号楠竺居士,1923年生于山东潍坊。一生遍谒名师,兼修众艺,将所学与自身积累的中华传统文化修养相汇融,力行菩萨行,处处显露出“孤峰顶上立,深深海底行”的密迹菩萨的平实行愿。如今老人家虽已安详示寂,却把毕生所创作的书画艺术无私的推向全世界,使世人有幸可以沉浸于中华文化精粹之美。
老人家的艺术作品是大智者接引世人之前导,其将一生的佛法修证融入绘画中向世人展现出诸佛菩萨庄严无等的境界,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也开启了以佛像艺术为底蕴,广助世人的慈悲之门。
夏老的佛画丹青,仙境灵慧,出神气韵,观之赏之,便是福缘。
绘画作品
一佛二弟子
该画面描绘一佛二弟子,使用工笔重彩设色而成。传闻释迦如来曾于灵鸠山拈花微笑,此时大众默然不解其意,唯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柯迦叶。」是故迦叶尊者成为禅宗第一代祖师,而后将其法脉传与阿难尊者。
药师琉璃光如来
药师琉璃光如来愿力成就东方琉璃净土,以琉璃为名,乃取琉璃之光明透彻以喻国土清净无染,彼如来以药施著名,画面使用工笔重彩描绘。主尊如来,身后围绕四大天王,左侧站立日光遍照菩萨,右侧站立月光遍照菩萨,菩萨前方站立十二大药叉为眷属,十二药叉神将也表药师如来十二大愿的象征,头上有生肖标志,又代表时辰,是药师如来守护众生,譬如随身影,一分未舍离修持药师如来者。
准提菩萨
画面中主尊为准提菩萨,头戴宝冠,共十八支手臂,各持不同法器,皆有其特殊意涵。菩萨身后配置头光与大圆光,后方绘制祥云,上方华盖严饰,结跏趺于莲台之上。菩萨身旁两个各配置四尊眷属,上排两位龙王,呈现帝王貌,双手持笏;中排四位将军貌,手持各类器物者为四大天王;前排二位金刚力士,上身赤裸,下身着长裙,手持金刚杵者为哼哈二将。
地藏菩萨
该幅地藏王菩萨造形源于日本佛教所传地藏王菩萨造形改造而成,菩萨圆顶,身着袈裟,右手持锡杖,左手持钵,身后配置火焰纹的头光,跣足站立于莲花上,莲花旁配置白狮。画面菩萨具有救度地狱饿鬼道众生的意涵,锡杖表示震开地狱之门,持钵表示施食饿鬼之食,火焰头光表示菩萨现大威德之力。
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为中国四大菩萨之一,象征智慧第一,文殊菩萨现童子像,右手持剑,斩除一切烦恼无明,右手持书卷,象征无上智,乘坐于青狮之上,此造像体系并非源于显教中,而是出现于唐密仪轨中。另外,画面文殊菩萨左下角,配置善财童子为眷属;右下角,配置于阗王为眷属,二眷属则出于唐代五台山文殊菩萨化现故事中。
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乃「大行普贤王菩萨」之简称,早期普贤菩萨梵语音译「三曼多跋陀罗菩萨」,又译「遍吉菩萨」,表示「普」为身相遍一切处,「贤」为最善功德妙义无所不在。常作为释迦牟尼佛右协侍菩萨,其坐骑为六牙白象,白象在印度传统上具高贵象征,通常为国王坐骑。
竹鹤观音
白衣观音结跏趺于盘石之上,背景配置岩石与竹林,构成紫竹林观音的意象,此乃普陀山观音信仰的变化造像之一。但在观音周围配置六鹤,并非佛教传统,乃明清时期吉祥图案「六鹤迎春」的表征,夏荆山将传统佛教造像与世俗吉庆题材结合一体,颇有巧思。
清净观音
白衣观音手持念珠,站立于莲花海中,莲花自古表清净、无染、圣洁之意,故佛国净土众生大都由莲花化生而生,佛菩萨也端坐莲花之上,有别于世俗染欲而生。
莲花观音
画作中观音身着条帛、天衣、裤裙,身上配戴璎珞,头梳高髻上戴冠,冠中阿弥陀佛,菩萨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手持莲花。此种观音菩萨造像,唐密属于圣观音,天台宗教法称大慈观音,即梵文Arya-avalo Kitesvara的意译。圣观音即正观音,乃观音菩萨本身相,一切法相的总体代表。
达摩祖师
达摩为东土禅宗开山祖师。他是南天竺香至王的第三子,出家后从般若多罗大师,南朝期间自印度搭船航海来到广州、北行至北魏,教导禅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于东魏天平三年受人迫害、中毒身亡,葬于熊耳山(今河南宜阳县),起塔于定林寺。但在《景德传灯录》中记载达摩为假死,尔后欲西返天竺。据传他死后三年,魏国使者曾于葱岭遇到他,见他手携一只草履,向天竺归去。画面中的达摩,便是表现欲归天竺的形貌。
罗汉
画作中罗汉上身衣冠不整、弯腰、右手高举、持搔痒器物抓背,恰似搔到痒处,表情十分陶醉自得,显得相当生动有趣。罗汉不拘小节、随处而安、自在的性格,反映出人间圣者的气质。
东方持国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为汉传佛教四大天王护法神之一,住须弥山白银埵处,肤色皎白,身穿甲胄,手持琵琶。持琵琶本为行法中道,及主乐神的特征,尔后将其弦乐调音转换具有护国思想,成为「风调雨顺」中的「调」。
韦陀菩萨
韦陀菩萨乃汉传佛教重要护法神之一,其造像呈现身着盔甲,手持金刚杵,威风凛凛的模样。一般在寺院中配置于四天王殿中央弥勒佛龛的后面,面向大雄宝殿,象征守护伽蓝道场。除此之外,韦陀菩萨常见的配置地点,便是在大雄宝殿内立于主尊像外侧。
细节图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