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遍
诸
有
情
慈
心
与
悲
心
舍
身
及
寿
命
为
利
诸
众
生
一切痛苦从自私自利中产生,一切快乐从利益众生中产生,痛苦和快乐的分界线就在这里。我们受三皈依后还要发四宏誓愿,第一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我当时跪着一边念一边就想:众生无边我怎么度啊?一两个嘛还好度度,无边的众生我怎么度啊?无始劫来的“我执”是生死轮回的根本,一切以“我”为中心,使得我们只想自己不想众生。现在学佛了想要离苦得乐,首先就要在轮回的痛苦中回过头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不再为自己而要为众生而活,这就是利他的菩提心。
有“我”才有生死,无“我”了谁还在受生死呢?佛法能自利也能利他,就像《金刚经》里讲的四相,"我相"是根本,有了“我相”才会有“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果破除了“我执”,“我相”了不可得,“人相”又哪里可得呢?破除“我执”就能解脱轮回。我能这样,你也能这样,然后全世界的众生、人非人等都能这样,这个方法自我受用就是小乘,教他人受用就是大乘,就像干渴的人好不容易找到了泉水,捧起来自己喝就叫小乘,捧起来先给别人喝就叫大乘,大乘和小乘只不过是自受用和他受用的区别。
我们受三皈依之后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你马上就跃升为大乘的三皈。受五戒也是这样,五戒本来是别解脱戒是小乘戒律,但是我们受完五戒后回向:以此五戒功德回施法界一切众生,一下子就把五戒小乘的戒律升华到大乘戒律了,受五戒若不发愿者,犹如泥坯不经火煅不堪为器。
我们听经闻法也是这样,如果仅仅只是自己一个人在听,那你是小乘的行为,如果你同时在想:听经闻法是多么难得啊,古人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几个肯放下名利思维解脱追求真理的呢?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就替所有的一切众生发心而闻法,那你就是大乘的行为,就是一个菩萨在替现在、过去、未来的一切众生听闻佛法了。小乘和大乘的区别全在一个“心”字,心量小就是小乘,心量大就是大乘。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