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就是在训练
我们做人和做事的态度
Part.1
一个人对事情
不论是好是坏、
是对是错,
嘴里不要乱说,
心里明白就好。
嘴巴叨叨不休,
无事也会变成有事,
最后总是会害到自己。
别人的行为好,我们心里不起欢喜贪着心,行为不好,也不起憎恶心,要好好按耐这个心,不起烦恼,别人不好,别人的习气,那是别人的事,如果我们拿来起烦恼,那就是自己的愚痴。
这样,不论事情是好是坏,能保持这个心不动,便是忍辱。能够冲破这一关,以后无论什么事就比较不会起烦恼,这点切要好好学,好好磨炼,如此业障自然消除,身体自然也好起来。
我们自身的光明要像太阳光一样,对万物一视同仁,无物不照,好人它也照,恶人它也照。好、坏是别人的事,我们总要平等慈悲,若是与人计较,则自身也是半斤八两。
佛法是圆的,是可以权宜变通的,并不是有棱有角的,总是要宽怀大度,自身立场没有过失,别人要怎样,那是别人的作为了,与己无关。修行就是在训练我们做人和做事的态度。
你看看过去祖师们的书,那些祖师并没有走,他们还在对我们说法。
我们不论到什么地方,只要抱着愿意吃苦的心态,愿意忍一切辱,吃一切亏,不畏艰苦,则照样会进步。
Part.2
越是会修行的人,
越是喜欢在逆境中修。
我们出家的意义
就是要了断恩怨,
要怨亲平等。
在俗家,我们是享受惯了,受骄纵惯了,什么事情都受不得委屈,总是固执自己的意思,刚愎自用,受不住约束,而今出家了,便是要把在俗家及无始以来,所带的这种习气种子换成佛种子。而培养种子并不是简单的事,要用我们的信、愿、行的力量慢慢改过,拔除习气种子,让佛的种子逐渐地发芽茁壮。”
我们出家的意义就是要了断恩怨,要怨亲平等,对恶人、有冤仇的人,我们要平等发愿,度他们一起成佛,这样我们才会起平等慈悲心。
在家人分别善人恶人而起憎爱,而出家人对善人是如此,对恶人也是如此,一律平等慈悲,于好不起贪着心、于恶不起憎恶心。那些刺激我们的,才是我们真正的指导者。入寺没有刺激,便没得修行。
别人对我们越是不好,我们越是要发慈悲心善待对方,要对他越好,越要度他。不可像俗人一般起嗔心、结冤仇,出家人心要无嗔。
打击我们的,你以为他是坏人,但是在修道来讲,是有帮助的,内心要感谢他。那是西方钱,你不会赚,反而跑去哭。
寺庙是个十方道场,十方人聚集一处,一个人一个样子,我们要自己去应付这个环境,不可能环境来配合我们的意思,在家里甚至父母都不可能完全顺己意,何况十方人?处处要能忍、能随顺,心才会安。
如果别人把做不好的事往我们身上推,也要忍。以前人家说:“师父,怎没把饭煮熟,叫人怎么吃?”师父默然不辩,这才是功夫。
出家就是要在恶劣的环境中修,那些好的、快乐的顺境,已经不必学了。
这些逆因缘会成就我们的忍辱行,让我们处处无挂碍。当我们的智慧发展到某一程度时,就能降服某一程度的烦恼。
所以越是会修行的人,越是喜欢在逆境中修。
出家,主要在演“忍”这场戏;演得过,是修行功夫。
往期精选:
传喜法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合集全22集 { 精美版 }
(极为罕见!慧日禅寺双色睡莲盛开)莲花在佛教修行里的甚深寓意
汉传佛教蒙山施食殊胜的功德利益(日全食 | 功德九亿倍,转发功德无量)
爱因斯坦的选择让我们反思: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人类该何去何从?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合集 全68集(视频&文字精美版)
回向
○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