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十大弟子 | 神奇的摩诃迦叶尊者

2019-08-26 00:07: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佛陀


在佛陀的十大比丘弟子中,像舍利弗、目犍连,本是外道的学者或领袖;迦旃延、大迦叶,也是婆罗门的权威和长老,但他们一皈依佛陀,就唯有信仰、尊敬,从没有对佛陀有过批评。对佛陀没有建立信心的人,可以心平气和地踏着这些先贤的足迹,在佛陀的法海中来完成自己的修学。在佛陀的十大比丘弟子中,像阿那律、阿难陀,本是王子的出身;富楼那、须菩提,也是大富之家的种姓,但他们一皈依佛陀,就唯有侍奉、服从,从没有对佛陀表示过不满。在佛陀的十大比丘弟子中,尊为佛子的罗候罗,固然能完成他的密行;就是贱如首陀罗族的剃头匠优波离,在僧团中也有崇高的地位。末法时代我们慧根浅薄的众生,可以从他们的事迹中,来长养我们的信心。

图片




第六节 摩诃迦叶尊者


尊者人格清廉,深受佛陀信赖

于佛弟子中曾受佛陀分予半座

佛入灭后,成为教团之统率者

于王舍城召集第一次经典结集

入鸡足山入定,以待弥勒出世



图片

苦行第一大迦叶

图片

摩诃迦叶波,汉译“饮光”,谓古仙人身光炎涌,能映余光,故名。《法华文句》云:“此翻大龟氏,其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故名。”迦叶姓氏,佛弟子中姓迦叶的人很多,如十力迦叶,三迦叶兄弟等,以其年长,故称为大。

摩诃迦叶波,名“毕钵罗”,父母祷毕钵罗树而生,故名,出生于摩竭陀国王舍城邦,摩诃婆罗陀村婆罗门种姓家庭中,父名“居拘庐陀竭婆”,是摩竭陀国著名吉田豪。他八岁起,依婆罗门教规定,从师学习祭祀、书画、算术、文学、五明、四吠陀、音乐歌舞、天文、气象等知识,由于他聪明过人,所学知识。莫不精通。迦叶幼时与一般儿童不同,喜离群独居,厌恶情欲。


图片

离欲的夫妻

图片

迦叶青年时代,父母要为他娶妻,他手指一个黄金铸造的美女艺术品说:“若一定要给我娶亲,请找一个和这金像一样的美女,否则,我立志终身不娶。”他的父母派人拿著金像到处寻访美女,从王舍城到北方毗舍离城。在毗舍离城郊迦罗毗迦村,一位婆罗门富豪名叫“迦毗罗”,生有一女名“妙贤”,长得和这金像美女一模一样,来人即将迦叶的情况详细告诉迦毗罗。迦毗罗一听十分满意,当下便应了这门亲事。

成亲以后,新娘整天愁眉苦脸,闷闷不乐。经迦叶再三盘问,妙贤终于终吐露了真情:“我本来厌恶五欲,希望净修梵行。我父被你家财富诱惑。把我嫁给你,多年的愿望将毁于一旦。”迦叶一听大喜,“原来我俩是志同道合,我也是厌恶爱欲,乐修净行。就这样好了,我俩分床,作名义上夫妻如何?”妙贤自然十分高兴。

迦叶父母听说新婚夫妻分床不吉利,就叫人拆了一张床。于是两人轮流睡眠,一人初夜中夜睡眠,一人在室内经行或坐禅。他俩就这样一起生活了十二年,传为人间的佳话。

在迦叶三十多岁时,双亲先后辞世,就与妙贤商量出家,迦叶说:“我先去求师访道,待访到明师后,立即回来接你。”妙贤听了,自然感谢迦叶对自己的关怀。于是迦叶出家访师,但诸师所说,都不能使他满意。当时佛陀在竹林精舍说法,迦叶他在王舍北门外,常到竹林精舍来听法。一天,佛在王舍城北门一棵大树下静坐,迦叶看到佛陀肃静威严的相好,合十顶礼,要求佛陀接受他的皈依。佛陀即为他剃度,并讲说四谛、十二因缘等法。在剃度后第八天,迦叶即证得阿罗汉果。

迦叶证果后,即派人将妙贤接来参加比丘尼僧团,由于妙贤历行修持,勇猛精进,很快证得阿罗汉果。佛陀称赞她说:“在比丘尼中,没有谁能比妙贤更通宿命的。”


图片

头陀第一

图片

大迦叶出家后,安心修习头陀苦行。他不愿过竹林精舍或祇园精舍的僧团生活。他喜欢的是露天静坐,冢间观尸,树下补衣。他认为尸臭和白骨,对修无常、苦、空、无我、不净观等,大有益处。

迦叶一派的人,认为修头陀行要做到以下十点:

一、选择空闲处生活

二、过托钵生活

三、要常居一处

四、要日中一食

五、要乞食不择贫富

六、要守三衣钵具

七、要常坐树下思维

八、要常在露地静坐

九、要穿著粪扫衣

十、要住于坟墓之处

舍利弗、目犍连曾劝他发菩提心,从事弘法利生的布教活动。他拒绝说:“我只能树立艰苦修行的榜样,让来者对少欲知足的苦行能尊重和实践。”

一次,佛在鹿母讲堂为众说法,迦叶身穿粪扫衣,蓬发垢面。蹒跚走来。佛陀劝他:“迦叶,你年纪老了,不要继续苦行,脱下粪扫衣,换上整洁轻软的衣,不要过于疲劳。”

迦叶拒绝说:“我以头陀行为乐事,不为衣愁、不为食忧,没有人间的得失,我的内心感到清净解脱的喜悦。”

佛陀听了迦叶的话,意味深长地说:“将来我的正法,不是毁于天魔外道,而是毁于僧团的腐化与堕落。若要正法久住,憎团巩固,一定要像迦叶那样过严肃的生活。迦叶,我不勉强你,你就走自己要走的路吧。”

修头陀行的迦叶,乞食的时候,总是远游富豪而选择贫穷之家。王舍城里有一个很贫穷的老婆婆,无亲无靠,身患重病,睡在小巷的尘埃中等死。富人家的淘米水流在她的身旁,就赶快用瓦片接住,用来充饥。迦叶同情这位老婆婆,走到她的面前,向她行乞。老婆婆即用瓦片的淘米水供养迦叶,迦叶接过来一饮而尽。老婆婆由于供养淘米水的功德,不久死后,往生忉利天宫,做个美丽的天女,为了感谢迦叶的恩德,还下降人间,将天花散在迦叶的身上。

图片

迦叶的修持深受佛陀器重,佛到舍卫国时,即将王舍城化区交给迦叶负责。

一次,群众对旷野城的僧团有些反应,佛陀令迦叶前去视察。迦叶著衣持钵到旷野城行乞,所有人家都把门关起来。他想:过去这里佛教很兴盛,现在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就去找过去认识的信徒了解情况。

信徒说:“自从佛陀走后,这里的比丘为了个人的安乐,建筑许多僧房,挨门挨户叫信众捐助木料、砖瓦、绳索、运输等。群众实在负担不了,因此见了比丘就关门。”迦叶听到这一情况,心中万分悲痛,立即赶到王舍城向佛报告。

佛立即到旷野城,召集当地所有比丘说:“我们出家应将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人民,才能受到人们的尊敬,弘法才有人听。现在有些人为了个人的安乐,建筑僧房,加重人民的负担,使人民对比丘产生厌恶的情绪,这很不好。今后除有计划地为僧团造共修的精舍之外,一律不得为自己造僧房而向群众募捐。集体共修的精舍也不能建得过多,多了除增加信徒负担,遭到信徒的反对外,在佛教内将导致门户林立,各自为政的局面,也是弊大于利。”佛陀处理好这一事件后,离开旷野城,留大迦叶在这里高树法幢。


图片

拈花微笑

图片

根据《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说,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为了要令一切众生得大利益,请佛说法,并把一朵金色的波罗花献给佛。这时佛答应了大梵天王的请求,高升法座,却一句话不说,手里只是持著婆罗花朝大家看看。在座的人都不理解,唯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

佛很高兴地当众宣布:“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咐嘱摩诃迦叶。”同时还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予迦叶。

这就是禅宗说的“衣钵真传”的故事。中国禅宗把摩诃迦叶列为“西天第一代祖师”。

佛在拘尸那涅槃时,大迦叶率领五百比丘在北方锋叉那耆国教化,得知佛入灭的消息,星夜带领弟子们赶到拘尸那城。

看到佛的遗体,大家都很悲伤。唯有六群比丘之一跋难陀说:“你们何必为此伤心?佛在世时,嘴巴整天啰嗦不停,说我们这也不对,那也不好。现在他死了,我们可以自由了,今后没有人能管束我了。”迦叶听了这话心里很著急,认为当务之急,应把佛生前说的法和律整理出来,使僧团能有遵循的准则。他怀著沉重的心情,把佛的遗体火化之后,就主持三藏圣典的结集。


图片

三藏圣典结集

图片

由阿阇世王为外护,在毕波罗山侧的七叶窟前,建造精舍,集合五百比丘,作为佛灭后第一次的安居处。在安居期间从事三藏圣典结案工作。由阿难诵出法藏,优波离诵出律藏。关于论藏的诵出,《十诵律》、《智度论》说是阿难诵出。《根本有部律杂事》、《阿育王传》说是大迦叶诵出。缅甸所传阿那律诵出七论,究系何人诵出,传说不一,看来是有争论。结集的内容。一般指经、律、论三藏,《增一阿含经序》,加杂藏为四藏;《分别功德论》、《成实论》,分杂藏为杂藏和菩萨藏。

在佛灭后,迦叶能主动挑起统理大众的重担,结集圣典,避免教团的分裂,在佛教史上具有重大贡献。



图片

鸡足山上候弥勒

图片

传说大迦叶活到一百多岁,传法给阿难,就到王舍城西南八里多的鸡足山(山有三峰屹立,状似鸡足),山峰之间的盆地里席地而坐,发誓说:“我今以神通力使身体不坏,用粪扫衣覆盖著,等六十七亿年后,弥勒降生成佛时,将来此访问,即把释迦佛的衣钵献给他,并协助他教化众生。”

据传阿阇世王听到大迦叶入灭的消息,悲痛无已,曾来此瞻仰尊者遗容。鸡足三峰自然开裂,形似莲花。阿世王看见迦叶端然入定,身上覆盖著曼陀罗花,庄严无比。待其退出后,山峰又自然合拢。

迦叶在佛灭后,是一个历万劫而不朽的人物。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图片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相关文章
· 近日安徽这位“白衣女孩”火了 !暴雨中监控拍下这一幕......
·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药师咒与药师佛的手印(第19课)
· 在寺院做义工很艰苦,为什么又很值得?
· 佛陀十大弟子 | 罗睺罗尊者传
· 凡夫思维久了,了解一下菩萨的行为
·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轮回是什么?(第18课)
· 贤劫千佛无论哪一佛出世,五台山都是一方永恒的特殊的圣地
· 佛陀十大弟子传 | 阿难陀尊者
· 五戒,人生的保护伞
· 愿亚马逊之火熄灭!愿一切遇难众生往生净土!
·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这就是一个修行人的生命(第17课)
· 农历七月二十四,恭逢“八宗共祖”龙树菩萨圣诞
· 佛陀十大弟子传 | 阿那律尊者
· 菩萨的勇气 ,无从毁坏的觉醒
· 你的人品,就是你的运气!人品不好,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
· 梦参长老:毁坏佛像、诽谤三宝现世的因果报应(第26课)
·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药师佛能改变我们的正报和依报(第16课)
· 佛陀十大弟子传--目犍连尊者
· 一念间,天堂与地狱
· 历代祖师大德谈护生放生(视频:这头牛在前往屠宰场的途中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