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学佛指南

2019-05-07 00:06: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大佛顶首楞严经


图片
图片


在《楞严经》里佛说:“受想行识,五蕴虚妄。”连我们这个身体都是妄想坚固,是妄想所成的。比如你想到醋的时候,你的口里就会有唾沫、口水。你想到登到悬崖的时候,脚底会酸涩。其实并没有去悬崖,也没有看到醋,这说明身体里面的四大,是从妄想当中出来的,地、水、火、风都是这样。这是佛陀的正定智慧当中所显现出来的,知道我们修行将会遇到哪一些状况。


所以就是要紧跟着佛的脚步,要好好地研习经典,这是佛给我们的教导。如果我们好好研究,就是佛在我们头顶上,如果我们不看,佛现前也没有用。所以《楞严经》多重要啊!以前我就号召大家能够发愿,这一辈子要好好的依止《楞严经》。如果你想要好好修行的话,就像《西游记》一样,九九八十一难,那修行路上的岔路何止九九八十一个。总的来说,你一偏离了这个正等觉,落入五阴的境界中,你一着就会出问题,我们的贪嗔痴慢疑,我们的愚昧一现前,也会出问题。



图片
图片



1



此性云何,为汝销灭?

以诸众生,从无始来,

循诸色声,逐念流转,

曾不开悟,性净妙常,

不循所常,逐诸生灭,

由是生生,杂染流转,

若弃生灭,守于真常,

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


根、尘、识,这三个都是虚妄的,在第三卷里讲到根尘识虚妄,根尘识表现得最强的毒,就是杀盗淫,这三个毒。


根尘识心,应时销落,

想相为尘,识情为垢。


这个想,这个尘,也能够销了;识的情,这个垢也能够清净了。


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所以,怎么成佛呢?这样子成佛,成真要去妄。这部经典透露出佛的大智慧,也透露出佛的大慈悲,救苦救难的大慈悲。


我们的苦难在哪儿?《心经》里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怎么照见五蕴皆空?这个《楞严经》,就是在用佛的智慧,来引导我们,一步一步地照见五蕴皆空,色受想行识。


第三卷、第四卷主要就是讲这个,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色受想行识,这五蕴,六入,根、尘、处、界,六根、六尘、十二处、十八界,剖析这些是空的。


所以,整个这部经典再继续越来越细,破我们的执着,破我们的妄想,破我们的所见,所见种种的知见。


图片


图片
图片



2



这个经典里破根尘识,见到真实的我们的智慧,这个见是什么见?是靠心来觉悟,不是靠眼睛见,所以佛陀在这里面有个比喻,佛陀跟阿难说: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他说:难道你不知道吗?就今天这个法会当中,阿那律尊者,他没有眼却能看到,看得比有眼睛的人还清楚,我们只能看到墙里面的,房间里面的,他墙外面的也可以看到,我们只能看到这个空间的,这个极目所见,有的太远了,你眼睛就看不见了,但是阿那律尊者,再远,现在美国什么地方,你只要告诉他,哪个房间号码,里面发生什么事,阿那律尊者都知道,都见到。我们现在派航天器去登月亮、去火星、去金星探索,要传回图像,阿那律尊者不要传的,你讲哪个星球?什么事?阿那律尊者都能见到。


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这个龙它没有耳朵,但是能听到。殑伽神女,无鼻闻香。殑伽神女就是恒河女神,没有鼻子却能闻到香味。㤭梵钵提,异舌知味。他没有舌,也能知道味道。舜若多神,无身能触。他没有身体,却有触觉,这都从哪里显出来的,他没有身体怎么能触呢?靠什么触呢?


如来光中,映令暂现,

即为风质,其体元无,

诸灭尽定,得寂声闻,

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


他的意根已经不寻思了,久灭意根了,但是呢,圆明了知,不因心念,他了知不是从意的分别念出来的,他的分别念早已经伏住了,早已经寂灭了,但是,圆明了知一切,这圆明了知一切,却又不是用分别念而知的,这是靠什么,靠的就是佛性的光。


这个宇宙诞生以来的,佛全知道,这个宇宙没诞生久远劫来,这个宇宙生生灭灭,佛都知道,悉知悉见。就像佛讲的,这天下下雨,佛能知道下了多少滴,这多少滴,不是靠电脑计算出来的,不是靠数了多少雨滴,数出来的,这完全是超越我们这些凡夫的这种状态,那佛要来救我们这些凡夫的这种状态,我们在生死轮回中的凡夫怎么救?就要破我们的虚妄,我们凡夫的知见,所以破这些迷开悟,第四卷最后所讲到,这样子的话,云何不成,无上知觉这个知是真知,这个觉是正觉,恢复我们的正知正觉,真知正觉。


图片


图片
图片



3



“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这是什么法?这就是现在我们佛教界最高的法,这个法是最高的法,很少有人会传这个法的。经有的,但是没有人传,通过读《楞严经》要知道,要有传承,没有人传承,没有一个领悟《楞严经》的人,光读的文字里就够你转的了。


就好像有一个徒弟,他开悟了,他师父还没开悟,他出去参学,他遇到大善知识,开悟了,然后回来之后,他师父还没开悟,还读经,天天读读读。他就说,都是一堆故纸,都是黄纸,又讲了那个偈颂,他说,那苍蝇钻钻钻钻,本来一点破,就出去了,就点不破,出不去,苍蝇还在那个纸上咚咚咚咚,就是这样的。


任何经都是,要有明白的人才能传,没有人传,不知道里面的意思,你绕来绕去文字相,还是攀缘心,文字相让你攀缘。所以经是印心的,在古代的传承里,达摩祖师先是说,说明白了,拿经来印印,说的就是,佛有一本经的,是那样子的,那你一看,你一明白,那个道理,佛祖的智慧你得到了。


再看经,叫一目了然,什么叫一目了然,一目是代表没有分别心的意思,它这个意义是纯净的,无分别的,一看就会知道,佛说的诸密义,如来的密义,就会清楚,了然于胸,来印师父所传的不错。


确实是这样,所以佛法无人说,虽慧亦难了。这个是《华严经》里面,佛陀亲自这么讲。如果经典没有人传承,虽然有智慧,你看也看不懂的,虽慧亦难了,譬如暗中宝,无灯不能现,所以在这个上面也表现传承是非常重要的,佛佛祖祖,如来的真实义很重要。

 

图片



图片



图片


“传喜法师 365清凉法语”系列第一百二十二期





 图片

回  向


愿我迅速以此善

成就观音之大尊

一切众生尽无余

悉皆安置彼佛地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相关文章
· 哪里有苦难的众生, 观音菩萨就在哪里(张大千画作赏析)
· 你知道《楞严经》是怎么来到中国的吗?
· 素食列入大学课程啦!素食风潮席卷全球大学:中国各高校、耶鲁、哈佛、卫斯理安大学的素食点餐率很高
· 不同的业力会有完全不同的空间感和时间感,人道比天道殊胜在哪儿?
· 朱清时教授:古人是如何发现气脉、经络的?
· 用佛法的窍诀对治男女贪爱
· 施饭饿鬼
· 修忍辱有没有更容易的途径方法?
· 梁漱溟:《金刚经》不是普通的书,病中我也在背诵
· 如何在生活中真正的去实行这个菩提心?
·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 :物理学走近阿赖耶识完整版
· 我们要追随佛陀的足迹,用普贤菩萨的金刚体性照顾每一个众生
· 修行路上护法神的重要性
· 画里的禅意:梁风子笔下的《八高僧故事图卷》
· 在佛门内修行的人要如何解恶缘?
· 300辆出租车“逆行”冲向火场…
· 我们的修行之路一直都不孤单,佛菩萨慈悯的呼唤从未停止
· 梁冬对话刘丰教授:人生的根本意义在于提升意识能量的自由度(维度)
· 虚云老和尚:不要说“忙得要死,还讲什么威仪”
· 对于自己的正报、依报毫无办法,这是轮回众生最大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