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六十二 初分无所得品第十八 之二

2018-12-21 06:00:00 发布: 人气:10
图片

《乾隆大藏经》

图片

《乾隆版大藏经》为清代官刻汉文大藏经,亦称《清藏》,又因经页边栏饰以龙纹名《龙藏》。它始刻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完成于乾隆三年(1738),是我国历代官刻大藏经极为重要的一部。全藏共收录经、律、论、杂著等1669部,7168卷,共用经版79036块。


图片

大乘般若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 卷第六十二

初分无所得品第十八  之二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舍利子,耳界无所有不可得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耳界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耳界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耳界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何以故?舍利子,耳界、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空、远离、无自性中,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皆不可得故。舍利子,非耳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有异,非耳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空有异,非耳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远离有异,非耳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无自性有异,非前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后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中际菩萨摩诃萨有异。舍利子,若耳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若耳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空,若耳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远离,若耳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无自性,若前际菩萨摩诃萨,若后际菩萨摩诃萨,若中际菩萨摩诃萨,如是一切法无二无二分。舍利子,由此缘故我作是说:前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后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
  “舍利子,鼻界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鼻界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鼻界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鼻界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何以故?舍利子,鼻界、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空、远离、无自性中,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皆不可得故。舍利子,非鼻界乃至鼻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有异,非鼻界乃至鼻触为缘所生诸受空有异,非鼻界乃至鼻触为缘所生诸受远离有异,非鼻界乃至鼻触为缘所生诸受无自性有异,非前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后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中际菩萨摩诃萨有异。舍利子,若鼻界乃至鼻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若鼻界乃至鼻触为缘所生诸受空,若鼻界乃至鼻触为缘所生诸受远离,若鼻界乃至鼻触为缘所生诸受无自性,若前际菩萨摩诃萨,若后际菩萨摩诃萨,若中际菩萨摩诃萨,如是一切法无二无二分。舍利子,由此缘故我作是说:前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后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
  “舍利子,舌界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味界、舌识界及舌触、舌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舌界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味界、舌识界及舌触、舌触为缘所生诸受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舌界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味界、舌识界及舌触、舌触为缘所生诸受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舌界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味界、舌识界及舌触、舌触为缘所生诸受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何以故?舍利子,舌界、味界、舌识界及舌触、舌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空、远离、无自性中,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皆不可得故。舍利子,非舌界乃至舌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有异,非舌界乃至舌触为缘所生诸受空有异,非舌界乃至舌触为缘所生诸受远离有异,非舌界乃至舌触为缘所生诸受无自性有异,非前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后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中际菩萨摩诃萨有异。舍利子,若舌界乃至舌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若舌界乃至舌触为缘所生诸受空,若舌界乃至舌触为缘所生诸受远离,若舌界乃至舌触为缘所生诸受无自性,若前际菩萨摩诃萨,若后际菩萨摩诃萨,若中际菩萨摩诃萨,如是一切法无二无二分。舍利子,由此缘故我作是说:前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后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
  “舍利子,身界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触界、身识界及身触、身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身界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触界、身识界及身触、身触为缘所生诸受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身界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触界、身识界及身触、身触为缘所生诸受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身界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触界、身识界及身触、身触为缘所生诸受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何以故?舍利子,身界、触界、身识界及身触、身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空、远离、无自性中,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皆不可得故。舍利子,非身界乃至身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有异,非身界乃至身触为缘所生诸受空有异,非身界乃至身触为缘所生诸受远离有异,非身界乃至身触为缘所生诸受无自性有异,非前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后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中际菩萨摩诃萨有异。舍利子,若身界乃至身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若身界乃至身触为缘所生诸受空,若身界乃至身触为缘所生诸受远离,若身界乃至身触为缘所生诸受无自性,若前际菩萨摩诃萨,若后际菩萨摩诃萨,若中际菩萨摩诃萨,如是一切法无二无二分。舍利子,由此缘故我作是说:前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后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
  “舍利子,意界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法界、意识界及意触、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意界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法界、意识界及意触、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意界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法界、意识界及意触、意触为缘所生诸受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意界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法界、意识界及意触、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何以故?舍利子,意界、法界、意识界及意触、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空、远离、无自性中,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皆不可得故。舍利子,非意界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有异,非意界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空有异,非意界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远离有异,非意界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无自性有异,非前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后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中际菩萨摩诃萨有异。舍利子,若意界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无所有,若意界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空,若意界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远离,若意界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无自性,若前际菩萨摩诃萨,若后际菩萨摩诃萨,若中际菩萨摩诃萨,如是一切法无二无二分。舍利子,由此缘故我作是说:前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后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
  “舍利子,地界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水、火、风、空、识界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地界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水、火、风、空、识界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地界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水、火、风、空、识界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地界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水、火、风、空、识界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何以故?舍利子,地、水、火、风、空、识界无所有、空、远离、无自性中,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皆不可得故。舍利子,非地、水、火、风、空、识界无所有有异,非地、水、火、风、空、识界空有异,非地、水、火、风、空、识界远离有异,非地、水、火、风、空、识界无自性有异,非前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后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中际菩萨摩诃萨有异。舍利子,若地、水、火、风、空、识界无所有,若地、水、火、风、空、识界空,若地、水、火、风、空、识界远离,若地、水、火、风、空、识界无自性,若前际菩萨摩诃萨,若后际菩萨摩诃萨,若中际菩萨摩诃萨,如是一切法无二无二分。舍利子,由此缘故我作是说:前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后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
  “舍利子,苦圣谛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集、灭、道圣谛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苦圣谛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集、灭、道圣谛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苦圣谛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集、灭、道圣谛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苦圣谛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集、灭、道圣谛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何以故?舍利子,苦、集、灭、道圣谛无所有、空、远离、无自性中,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皆不可得故。舍利子,非苦、集、灭、道圣谛无所有有异,非苦、集、灭、道圣谛空有异,非苦、集、灭、道圣谛远离有异,非苦、集、灭、道圣谛无自性有异,非前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后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中际菩萨摩诃萨有异。舍利子,若苦、集、灭、道圣谛无所有,若苦、集、灭、道圣谛空,若苦、集、灭、道圣谛远离,若苦、集、灭、道圣谛无自性,若前际菩萨摩诃萨,若后际菩萨摩诃萨,若中际菩萨摩诃萨,如是一切法无二无二分。舍利子,由此缘故我作是说:前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后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
  “舍利子,无明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无明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无明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无明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何以故?舍利子,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无所有、空、远离、无自性中,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皆不可得故。舍利子,非无明乃至老死愁叹苦忧恼无所有有异,非无明乃至老死愁叹苦忧恼空有异,非无明乃至老死愁叹苦忧恼远离有异,非无明乃至老死愁叹苦忧恼无自性有异,非前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后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中际菩萨摩诃萨有异。舍利子,若无明乃至老死愁叹苦忧恼无所有,若无明乃至老死愁叹苦忧恼空,若无明乃至老死愁叹苦忧恼远离,若无明乃至老死愁叹苦忧恼无自性,若前际菩萨摩诃萨,若后际菩萨摩诃萨,若中际菩萨摩诃萨,如是一切法无二无二分。舍利子,由此缘故我作是说:前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后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
  “舍利子,布施波罗蜜多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布施波罗蜜多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布施波罗蜜多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布施波罗蜜多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何以故?舍利子,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无所有、空、远离、无自性中,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皆不可得故。舍利子,非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无所有有异,非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空有异,非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远离有异,非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无自性有异,非前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后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中际菩萨摩诃萨有异。舍利子,若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无所有,若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空,若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远离,若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无自性,若前际菩萨摩诃萨,若后际菩萨摩诃萨,若中际菩萨摩诃萨,如是一切法无二无二分。舍利子,由此缘故我作是说:前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后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
  “舍利子,四静虑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四无量、四无色定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四静虑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四无量、四无色定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四静虑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四无量、四无色定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四静虑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四无量、四无色定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何以故?舍利子,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无所有、空、远离、无自性中,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皆不可得故。舍利子,非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无所有有异,非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空有异,非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远离有异,非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无自性有异,非前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后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中际菩萨摩诃萨有异。舍利子,若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无所有,若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空,若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远离,若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无自性,若前际菩萨摩诃萨,若后际菩萨摩诃萨,若中际菩萨摩诃萨,如是一切法无二无二分。舍利子,由此缘故我作是说:前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后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
  “舍利子,八解脱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八解脱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八解脱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八解脱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何以故?舍利子,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无所有、空、远离、无自性中,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皆不可得故。舍利子,非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无所有有异,非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空有异,非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远离有异,非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无自性有异,非前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后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中际菩萨摩诃萨有异。舍利子,若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无所有,若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空,若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远离,若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无自性,若前际菩萨摩诃萨,若后际菩萨摩诃萨,若中际菩萨摩诃萨,如是一切法无二无二分。舍利子,由此缘故我作是说:前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后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
  “舍利子,四念住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四念住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四念住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四念住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何以故?舍利子,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无所有、空、远离、无自性中,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皆不可得故。舍利子,非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无所有有异,非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空有异,非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远离有异,非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无自性有异,非前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后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中际菩萨摩诃萨有异。舍利子,若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无所有,若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空,若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远离,若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无自性,若前际菩萨摩诃萨,若后际菩萨摩诃萨,若中际菩萨摩诃萨,如是一切法无二无二分。舍利子,由此缘故我作是说:前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后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
  “舍利子,空解脱门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无相、无愿解脱门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空解脱门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无相、无愿解脱门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空解脱门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无相、无愿解脱门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空解脱门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无相、无愿解脱门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何以故?舍利子,空、无相、无愿解脱门无所有、空、远离、无自性中,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皆不可得故。舍利子,非空、无相、无愿解脱门无所有有异,非空、无相、无愿解脱门空有异,非空、无相、无愿解脱门远离有异,非空、无相、无愿解脱门无自性有异,非前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后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中际菩萨摩诃萨有异。舍利子,若空、无相、无愿解脱门无所有,若空、无相、无愿解脱门空,若空、无相、无愿解脱门远离,若空、无相、无愿解脱门无自性,若前际菩萨摩诃萨,若后际菩萨摩诃萨,若中际菩萨摩诃萨,如是一切法无二无二分。舍利子,由此缘故我作是说:前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后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
  “舍利子,五眼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六神通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五眼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六神通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五眼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六神通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五眼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六神通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何以故?舍利子,五眼、六神通无所有、空、远离、无自性中,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皆不可得故。舍利子,非五眼、六神通无所有有异,非五眼、六神通空有异,非五眼、六神通远离有异,非五眼、六神通无自性有异,非前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后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中际菩萨摩诃萨有异。舍利子,若五眼、六神通无所有,若五眼、六神通空,若五眼、六神通远离,若五眼、六神通无自性,若前际菩萨摩诃萨,若后际菩萨摩诃萨,若中际菩萨摩诃萨,如是一切法无二无二分。舍利子,由此缘故我作是说:前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后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
  “舍利子,佛十力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佛十力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佛十力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佛十力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何以故?舍利子,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无所有、空、远离、无自性中,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皆不可得故。舍利子,非佛十力乃至一切相智无所有有异,非佛十力乃至一切相智空有异,非佛十力乃至一切相智远离有异,非佛十力乃至一切相智无自性有异,非前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后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中际菩萨摩诃萨有异。舍利子,若佛十力乃至一切相智无所有,若佛十力乃至一切相智空,若佛十力乃至一切相智远离,若佛十力乃至一切相智无自性,若前际菩萨摩诃萨,若后际菩萨摩诃萨,若中际菩萨摩诃萨,如是一切法无二无二分。舍利子,由此缘故我作是说:前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后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
  “舍利子,无忘失法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恒住舍性无所有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无忘失法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恒住舍性空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无忘失法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恒住舍性远离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无忘失法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恒住舍性无自性故,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何以故?舍利子,无忘失法、恒住舍性无所有、空、远离、无自性中,前、后、中际菩萨摩诃萨皆不可得故。舍利子,非无忘失法、恒住舍性无所有有异,非无忘失法、恒住舍性空有异,非无忘失法、恒住舍性远离有异,非无忘失法、恒住舍性无自性有异,非前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后际菩萨摩诃萨有异,非中际菩萨摩诃萨有异。舍利子,若无忘失法、恒住舍性无所有,若无忘失法、恒住舍性空,若无忘失法、恒住舍性远离,若无忘失法、恒住舍性无自性,若前际菩萨摩诃萨,若后际菩萨摩诃萨,若中际菩萨摩诃萨,如是一切法无二无二分。舍利子,由此缘故我作是说:前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后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中际菩萨摩诃萨不可得。




图片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相关文章
· 无缘对面不相识,文殊菩萨的又一入世化身:终南杜顺大师
· 从佛的这个超级“笨”的徒弟身上找修行的信心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六十一(3) 初分无所得品第十八 之一
· 我是学释迦佛陀的......
· 生命除了心智的开发,还有更重要的事!
· 佛陀那些“排名第一”的弟子们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六十一(2) 初分随顺品第十七
· “宇宙旋”,旋出了佛法的真实谛
· 师父什么时候在?——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五课
· 菩萨、菩萨,学佛有些关键问题一定要抉择清楚!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六十一(1) 初分赞大乘品第十六 之六
· 入佛境界
· 为什么要超度亡灵,超度以后怎么能证明往生了?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六十 初分赞大乘品第十六 之五
· 学习师父的言谈举止,像大菩萨护着小菩萨一样
· 悟公上人诞辰九十八周年纪念:听老和尚讲法,仿佛亲见释迦牟尼佛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十九 初分赞大乘品第十六 之四
· 当菩萨们在为众生布施生命的时候,你有没有好好保护他们?
· 关于佛的法报化三身你不知道的解读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十八 初分赞大乘品第十六 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