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水火风”何时才能找到“觉”这位母亲

2018-12-12 06:00:00 发布: 人气:7
图片


“我”是脆弱的,它是多变的,我们身体里面地、水、火、风、空。 我们平时觉到的这个身体,感觉到的很强硬的这个属于地,越是强硬的这个地,它越是变化厉害。


虽然水占我们身体的百分之七十,但是我们很少觉得我们身体里面水的组成部分。但是水的变化比地要好一点,火也是,地、水、火、风这四个变化最快。


在佛教里比喻它是“蛇”,像蛇一样,四条上窜下窜的蛇,它非常的变化无常。空就比较稳定,但是我们身体里面的空,我们很少去觉察空的属性。


图片


地、水、火、风、空还有觉,“觉”我们的意识,这个意识更加长久。哪怕我们生病了、我们健康了,我们的意识状态并没有生疾病,并没有什么其他的变化。


我们看到红的花、绿的、蓝的,但是我们意识的并没有变红的、黄的、蓝的。所以意识状态有时候像一面镜子一样,这生命的特质我们平时最少去留意它。


这个“觉”呢,我们每一个生命都在运用“觉”,但是在这个里面分别,所以把它贬低成一种识的性,分别变成识。所以修行人要看清自己地、水、火、风的本质。要从地、水、火、风的枷锁里面脱出来,都归于“觉”,这叫“背尘合觉”。


这个“觉”就是佛性的部分,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它才是无量光、无量寿的,那才是阿弥陀佛!知道吗?师父今天给你们开光啦,每个人有佛性,佛性是哪一部分,只有那个佛性才是不生不灭的 。


图片


要知道念兹在兹,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的。本来就在一起,如母忆子,但是儿子如果不想妈妈有用吗?这个要知道,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的就是这个。要清楚,把妈妈找到,把妈妈找到了,忆念妈妈了,马上就母子相会,母子就见面了。


我们的阿弥陀佛就像妈妈一样,我们现在是流浪的状态,分别意识啊,地、水、火、风就像儿子一样。觉,那个“觉”就是无量光、无量寿,就是阿弥陀佛,就像妈妈一样,所有的福德因缘都从那里面生出来的。哪怕我们再造罪,再造业,这觉都朗朗现前啊。


他造业呢,这个“觉”就变成阿赖耶识含藏的功能,变成藏污纳垢了。我们随着这个业,随着这个种子轮回,这个种子就像尘埃一样。


图片


如果背着尘来合它这个觉的话,这个种子的含藏的功能,合这个含藏的功能的时候,它就是无量光、无量寿的。它就是叫大圆镜智,大圆镜就是无量光、无量寿的。


如果我们念这个无量光、无量寿,转这个识成智了,纵使里面还有种子,还有不净的,也照样可以带业往生,这个叫带业。就是说阿赖耶里面还有不净的种子,但是你已经背这个种子了,合它的大圆镜了,合它的无量光、无量寿了。是这样一个原理,带业是这样一个原理。


图片




图片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相关文章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十五 初分辩大乘品第十五 之五
· 学佛为了行佛,行佛为了成佛
· 微信公众平台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四 初分辩大乘品第十五 之四
· 佛性,佛性,自带的佛性
· 印光大师、明学长老和一诚长老圆寂纪念日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十三 初分辩大乘品第十五 之三
· 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念三皈依就可以解脱
· 改变恶缘、逆境及世界的根本方法!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十二 初分辩大乘品第十五 之二
· 换位思考(图)
· 生命回归的支点
· 养孩子千万应该把握的分寸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十一(2) 初分辩大乘品第十五 之一
· 皈依佛门后最重要的是...
· 繁华过后尽无常 —— 「慧」看电影之《妖猫传》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十一(1) 初分大乘铠品第十四 之三
· 皈依体的坚固,取决于您对三宝越来越恭敬的心
· 资深学佛人要把握的修行方向感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十 初分大乘铠品第十四 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