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恶缘、逆境及世界的根本方法!

2018-12-09 00:01:00 发布: 人气:9

佛 教

慧 日

每一篇都是滋养心灵的甘露

每天阅读 如饮甘露

图片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微视频:改变恶缘、逆境及世界的根本方法!



问 答



弟子看到《华严经》中描述的“因陀罗网”,想到:如果这世间每个人都是一颗明珠,那当我们面对他人时,自已脑中所产生的意见和想法那又是什么呢?是由自己产生的想法,还是对方的影像的反射?在这娑婆世界,面对恶缘、善缘、顺境、逆境又该如何思考和对待?



图片


图片

我们世间法都说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谓的主观的世界也是这个客观世界的倒影,所谓的客观世界有时候也是主观业力的折射。


一个黄疸病人看什么都是黄的,他会说我客观地看什么都是黄的。主观有绝对主观吗?主观世界本身就是客观世界的呈现;难道就有绝对的客观吗?客观本身就是主观世界的折射。


我们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一个人生烦恼的时候,就觉得看谁都不顺眼;高兴的时候会觉得连小草都在笑。


当你学习了佛法,当你真的与极乐世界相应了,你的世界就变极乐世界了,佛的世界就映现在你的世界里了。


图片







所以这个“因陀罗网”的概念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的,当善财童子参到了帝释天的时候,帝释天王的宫殿里的这一个景:哎呀,太神奇了,这个珠珠相摄,每一珠都映现在里面。


这个道理就告诉什么?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受这个世界的影响,实际上这个世界也都受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响,这个世界上多了一个人学佛,请问这个世界有没有改变?有的。


请问,改变我们自己的时候,会不会改变我们的亲戚朋友?会的。请问这种改变是不是和平的?这是和平的。


所以佛教是和平的,佛教是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世界的,改变我们每一个生命里面的负能量,通过这样来奉献这个世界。让自己放光和热,这叫正报,然后众生得到利乐,这叫依报;通过改变正报,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图片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佛经|佛法|文化|空性|慈悲



美好的一天从发菩提心开始:

如昔诸善逝 先发菩提心

复此循序住 菩萨诸学处

如是为利生 我发菩提心

复于诸学处 次第勤修学


佛教慧日

分享喜乐 智慧 

图片

相关文章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十二 初分辩大乘品第十五 之二
· 换位思考(图)
· 生命回归的支点
· 养孩子千万应该把握的分寸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十一(2) 初分辩大乘品第十五 之一
· 皈依佛门后最重要的是...
· 繁华过后尽无常 —— 「慧」看电影之《妖猫传》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十一(1) 初分大乘铠品第十四 之三
· 皈依体的坚固,取决于您对三宝越来越恭敬的心
· 资深学佛人要把握的修行方向感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十 初分大乘铠品第十四 之二
· 未曾丢失却不知 方便开显识佛性
· 女子,虚空藏菩萨这个法门让你远离危险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十九 初分摩诃萨品第十三 之 三
· 迷是你的心迷,觉也要你的心觉
· 慈禧太后为什么跪拜虚云老和尚?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十八 初分摩诃萨品第十三 之 二
· 契合佛菩萨的心,将慈悲含藏在其中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十七 初分摩诃萨品第十三 之一
· 缅怀悟公上人 之 融入法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