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顶礼寒山大士!
顶礼弘宗演教诸大善知识!
顶礼悟公上人!
《寒山诗集》
第九首
犹堪柱马屋。
识者取将来,
日久皮渐秃。
年多心尚劲,
抛之在幽谷。
可惜栋梁材,
剪作长条木。
天生百尺树
,
寒山诗
精华摘录:
一看这首诗,表面上好像是怀才不遇一样,但是这里有“天生”俩字,没有任何一个才是天生的,所以并不是指怀才不遇,而是指我们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是指我们的佛性。
因为佛性是不生不灭的,所以这里寒山大师直接这样子来比喻,用颗树被抛置在山郊野外,来比喻我们的佛性被这样豪不被重视的浪费。
我们轮回多久,这颗树就抛在那抛了多久了。轮回以来无量劫了,虽然如此,但是,这个树的树心还是很硬的,坚实的,就指我们众生啊,虽然无量劫轮回下来了,但是我们的佛性还是不改其面目。
“日久皮渐秃”,但是轮回久了,这个佛性已经被磨的面目不识了,甚至我们都看不清他的面目了,一会是牛,一会是马,一会是猪,一会是恶鬼,一会是地狱,一会是人,究竟像什么啊?轮回久的了,也不认识,很模糊了。
“识者取将来,犹堪柱马屋”。这个马屋,是残破不堪的,暂时住住的一个地方,六道轮回的一个屋子,靠什么撑呢?“识者取将来,犹堪柱马屋”。如果有善知识能把我们这个佛性找回来的话,在这个六道轮回的破屋子里面,还是可以做依怙的!
<<< <<< <
今天有居士就问我:“大般若经和心经有什么区别?”我说:区别在于大般若经有600卷,心经只有几百字。但是意思是一样的,他们问我:“为什么意思一样的呢?” 我说:犹如一滴海水跟所有的海水,味道是不是一样啊?是完全一样的,但是,我现在是一颗菜,我要淹咸菜 你取一滴海水来淹,淹的出来吗?淹不出来,要取很多海水,才淹的出一个美味的咸菜来。
我们佛弟子们学佛,说今天如是开示,我听懂了,我可以离师了吧?不一定,你这个咸菜还没淹透,般若的智慧还不稳。
末法时代的念佛,像印光大师说,现身说法给我们,常惭愧视为念佛。因为末法时代的人没有一个惭愧心,阿弥陀佛不会住在其顶。常惭愧,像俞净公这样子,净意,常常能自净其意,视为学佛,才是学佛。才能够改变这世间命运。
我们在这里,不要埋没了我们天生的百尺树哦。如果我们识得,能够有善知识,识者取将来;没有善知识给我们引导,我们不知道这个天生的百尺树的用处的。一旦识得了之后,尤堪柱马屋啊!六首轮回的路虽然坎坷,我们这个末法时代虽然五浊,但是有佛法,这世间还有办法。我们的生命还有办法,破烂不堪的马屋还能够住。
待续......
复习过往所学
开讲啦:《寒山大士诗集》序言 | 三位圣者的故事
《寒山诗集》| 如何在浮躁的社会,留内心一份清净
《寒山诗集》|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寒山诗集》| 寒山道上行人稀
静听《寒山诗集》| 阿兰若处见真如
静听《寒山诗集》| 修行的下手处
静听《寒山诗集》| 岩前独坐的心境
静听《寒山诗集》| 在养道的过程中,层层进步
静听《寒山诗集》| 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