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十六 (1) 初分辩大乘品第十五 之六

2018-12-12 06:0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乾隆大藏经》

图片

《乾隆版大藏经》为清代官刻汉文大藏经,亦称《清藏》,又因经页边栏饰以龙纹名《龙藏》。它始刻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完成于乾隆三年(1738),是我国历代官刻大藏经极为重要的一部。全藏共收录经、律、论、杂著等1669部,7168卷,共用经版79036块。


图片

大乘般若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 卷第五十六(1)

初分辩大乘品第十五  之六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善现当知,地界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如是水、火、风、空、识界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当知,苦圣谛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如是集、灭、道圣谛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当知,无明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如是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当知,幻事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如是梦境、像、响、光影、空花、阳焰、寻香城、变化事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当知,内空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如是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当知,布施波罗蜜多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如是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当知,四静虑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如是四无量、四无色定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当知,四念住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如是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当知,空解脱门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如是无相、无愿解脱门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当知,五眼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如是六神通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当知,佛十力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如是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当知,预流者恶趣生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如是一来者频来生、不还者欲界生、摩诃萨自利生、阿罗汉、独觉、三藐三佛陀后有生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当知,预流向预流果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如是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独觉向独觉果、菩萨、如来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当知,名字、假想、施设、言说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当知,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无相无为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当知,前、中、后际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当知,往来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当知,行住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当知,无生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当知,增减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当知,极喜地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如是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当知,净观地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如是种性地、第八地、具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独觉地、菩萨地、如来地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当知,成熟有情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善现当知,严净佛土无所有不可得故,乘大乘者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毕竟净故。”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何法不可得故,说我等不可得耶?”
  佛言:“善现,我性不可得故,说我不可得,乃至见者性不可得故,说见者不可得。何以故?我性乃至见者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真如性不可得故,说真如不可得,乃至实际性不可得故,说实际不可得。何以故?真如性乃至实际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色性不可得故,说色不可得,乃至识性不可得故,说识不可得。何以故?色性乃至识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眼处性不可得故,说眼处不可得,乃至意处性不可得故,说意处不可得。何以故?眼处性乃至意处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色处性不可得故,说色处不可得,乃至法处性不可得故,说法处不可得。何以故?色处性乃至法处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眼界性不可得故,说眼界不可得,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性不可得故,说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不可得。何以故?眼界性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耳界性不可得故,说耳界不可得,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性不可得故,说耳触为缘所生诸受不可得。何以故?耳界性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鼻界性不可得故,说鼻界不可得,乃至鼻触为缘所生诸受性不可得故,说鼻触为缘所生诸受不可得。何以故?鼻界性乃至鼻触为缘所生诸受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舌界性不可得故,说舌界不可得,乃至舌触为缘所生诸受性不可得故,说舌触为缘所生诸受不可得。何以故?舌界性乃至舌触为缘所生诸受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身界性不可得故,说身界不可得,乃至身触为缘所生诸受性不可得故,说身触为缘所生诸受不可得。何以故?身界性乃至身触为缘所生诸受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意界性不可得故,说意界不可得,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性不可得故,说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不可得。何以故?意界性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地界性不可得故,说地界不可得,乃至识界性不可得故,说识界不可得。何以故?地界性乃至识界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苦圣谛性不可得故,说苦圣谛不可得,乃至道圣谛性不可得故,说道圣谛不可得。何以故?苦圣谛性乃至道圣谛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无明性不可得故,说无明不可得,乃至老死愁叹苦忧恼性不可得故,说老死愁叹苦忧恼不可得。何以故?无明性乃至老死愁叹苦忧恼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幻事性不可得故,说幻事不可得,乃至变化事性不可得故,说变化事不可得。何以故?幻事性乃至变化事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内空性不可得故,说内空不可得,乃至无性自性空性不可得故,说无性自性空不可得。何以故?内空性乃至无性自性空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布施波罗蜜多性不可得故,说布施波罗蜜多不可得,乃至般若波罗蜜多性不可得故,说般若波罗蜜多不可得。何以故?布施波罗蜜多性乃至般若波罗蜜多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四静虑性不可得故,说四静虑不可得,乃至四无色定性不可得故,说四无色定不可得。何以故?四静虑性乃至四无色定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四念住性不可得故,说四念住不可得,乃至八圣道支性不可得故,说八圣道支不可得。何以故?四念住性乃至八圣道支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空解脱门性不可得故,说空解脱门不可得,乃至无愿解脱门性不可得故,说无愿解脱门不可得。何以故?空解脱门性乃至无愿解脱门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五眼性不可得故,说五眼不可得;六神通性不可得故,说六神通不可得。何以故?五眼性、六神通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佛十力性不可得故,说佛十力不可得,乃至一切相智性不可得故,说一切相智不可得。何以故?佛十力性乃至一切相智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预流者恶趣生性不可得故,说预流者恶趣生不可得,乃至三藐三佛陀后有生性不可得故,说三藐三佛陀后有生不可得。何以故?预流者恶趣生性乃至三藐三佛陀后有生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预流向预流果性不可得故,说预流向预流果不可得,乃至如来性不可得故,说如来不可得。何以故?预流向预流果性乃至如来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名字、假想、施设、言说性不可得故,说名字、假想、施设、言说不可得。何以故?名字、假想、施设、言说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无相无为性不可得故,说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无相无为不可得。何以故?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无相无为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初、中、后际性不可得故,说初、中、后际不可得。何以故?初、中、后际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往来性不可得故,说往来不可得。何以故?往来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行住性不可得故,说行住不可得。何以故?行住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死生性不可得故,说死生不可得。何以故?死生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增减性不可得故,说增减不可得。何以故?增减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极喜地性不可得故,说极喜地不可得,乃至法云地性不可得故,说法云地不可得。何以故?极喜地性乃至法云地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净观地性不可得故,说净观地不可得,乃至如来地性不可得故,说如来地不可得。何以故?净观地性乃至如来地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成熟有情性不可得故,说成熟有情不可得。何以故?成熟有情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严净佛土性不可得故,说严净佛土不可得。何以故?严净佛土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复次,善现,内空中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性不可得故,说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不可得,乃至无性自性空中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性不可得故,说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不可得。何以故?此中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内空中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性不可得故,说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不可得,乃至无性自性空中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性不可得故,说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不可得。何以故?此中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内空中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性不可得故,说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不可得,乃至无性自性空中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性不可得故,说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不可得。何以故?此中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内空中空、无相、无愿解脱门性不可得故,说空、无相、无愿解脱门不可得,乃至无性自性空中空、无相、无愿解脱门性不可得故,说空、无相、无愿解脱门不可得。何以故?此中空、无相、无愿解脱门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内空中五眼、六神通性不可得故,说五眼、六神通不可得,乃至无性自性空中五眼、六神通性不可得故,说五眼、六神通不可得。何以故?此中五眼、六神通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内空中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性不可得故,说佛十力乃至一切相智不可得,乃至无性自性空中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性不可得故,说佛十力乃至一切相智不可得。何以故?此中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内空中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独觉向独觉果、菩萨如来性不可得故,说预流向预流果乃至菩萨如来不可得,乃至无性自性空中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独觉向独觉果、菩萨如来性不可得故,说预流向预流果乃至菩萨如来不可得。何以故?此中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独觉向独觉果、菩萨如来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内空中极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性不可得故,说极喜地乃至法云地不可得,乃至无性自性空中极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性不可得故,说极喜地乃至法云地不可得。何以故?此中极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内空中净观地、种性地、第八地、具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独觉地、菩萨地、如来地性不可得故,说净观地乃至如来地不可得,乃至无性自性空中净观地、种性地、第八地、具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独觉地、菩萨地、如来地性不可得故,说净观地乃至如来地不可得。何以故?此中净观地、种性地、第八地、具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独觉地、菩萨地、如来地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内空中成熟有情性不可得故,说成熟有情不可得,乃至无性自性空中成熟有情性不可得故,说成熟有情不可得。何以故?此中成熟有情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善现,内空中严净佛土性不可得故,说严净佛土不可得,乃至无性自性空中严净佛土性不可得故,说严净佛土不可得。何以故?此中严净佛土性,非已可得,非当可得,非现可得,毕竟净故。
  “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虽观一切法皆无所有不可得,毕竟净故,无乘大乘而出至者,然以无所得为方便乘于大乘,出三界生死至一切智智,利益安乐一切有情,穷未来际常无断尽。”





图片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相关文章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十五 初分辩大乘品第十五 之五
· 学佛为了行佛,行佛为了成佛
· 微信公众平台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四 初分辩大乘品第十五 之四
· 佛性,佛性,自带的佛性
· 印光大师、明学长老和一诚长老圆寂纪念日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十三 初分辩大乘品第十五 之三
· 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念三皈依就可以解脱
· 改变恶缘、逆境及世界的根本方法!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十二 初分辩大乘品第十五 之二
· 换位思考(图)
· 生命回归的支点
· 养孩子千万应该把握的分寸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十一(2) 初分辩大乘品第十五 之一
· 皈依佛门后最重要的是...
· 繁华过后尽无常 —— 「慧」看电影之《妖猫传》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十一(1) 初分大乘铠品第十四 之三
· 皈依体的坚固,取决于您对三宝越来越恭敬的心
· 资深学佛人要把握的修行方向感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十 初分大乘铠品第十四 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