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最胜故,心法

2018-04-21 06:0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 一切最胜故,心法 ”


摘自: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


主讲人:传喜法师

时间:2010年7月

地点:慧日禅寺

首届佛教慧日夏令营


图片

我们已经进入新的阶段了,所以真的是值得恭喜大家,因为这一步很不容易迈进来,你们今天坐到这边,你们要感谢你们的前世,是你们自己的前世修的,感恩佛菩萨,慈悲摄受你们。

听经闻法是一件很神圣的事,同时大家也应该知道,听经要发广大的心:为了一切众生都能够开智慧了生死,以这样的发心来听经,发的心越大,听经的功德就越大。


上节内容请点击☞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为一切法


图片


下面讲第二,二者心所有法。心所有法的话,就是说依着心而起的法,与心相应的法,还有它归属于心的法,又分三种含义。有没有睡着呢?学唯识的话,法相宗讲这个理论。其实弥勒菩萨为了要让我们知道,祂撇开了很多因素,单刀直入就讲理论,所以法相宗对于现在我们有科学知识的人来说,应该是比较好,因为它重在逻辑思维,还比较好体会。

      所谓的心所有法,心法和心所有法来说的话,好像所有法是恒一心的,与心相应的,系属于心的,也就是说一个组,心比如说是能的话,所有法就是所,一个能,一个所。


图片


      三是色法。色法是什么呢?是心法和心所有法所映现的一个影子,所以在后面文字里,其实后面的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后面它就解释前面的。一切最胜故,一切最胜故说的是什么?说心法是一切最胜,所以它后面其实就是解释前面的。一切最胜故指的什么,什么是一切最胜啊?就指心法。

      「心法在万法当中它是最胜的,因为什么?在唯识里面它讲到万法唯心,一切唯识,唯识所变,唯心所现,所以在万法里面,万法之王是谁啊?是心。所以我前面就问大家,万法是真的还是假的?万法它是假的,因为是心所现的,对不对,是大家幻变的,所以说,犹如工巧师,幻变诸画像,一切法它是幻化出来的」。



      我讲一点现代科学的跟这个结合哦,现在我们的量子物理啊已经研究到最小颗粒,最近这两年又有一个结论出来叫“不可测”,最小这种粒子的不可测。用科学仪器来观察它,用种种方法来观察,就说明它不可测。为什么不可测?科学家又得出个结论,因为所有在测的时候,科学家的脑电波会影响被观察的那个东西。这个很严肃,这个也很伟大啊!

      是物质影响心,还是心影响物质?(学员:心影响物质)。所以物质的运动规律是真的?是一定的?还是变化的?(学员:变化的)。所以人能不能改变世界?(学员:能)。就是的。为什么能改变?因为那个是业力,这是你心可以影响的,它的显现规律是没有自性的,叫万法显而无有自性,知道吗。

      所以我们佛教这句话,用现在科学量子物理就可以来证明。 这就符合于我们弥勒菩萨所讲的万法唯心造,一切唯识所变,万法唯心所现。现在最新最高级的科学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现在这个理论叫不可测定律。



      不可测,为什么不可测?因为测的这个人的脑电波会影响它。江本胜教授研究了二十多年的《水知道》,是不是风行全世界啊?这个你们知道吗?(学员:知道)。水是不是物质,它的结构受什么影响,受心的影响,受文化影响,佛教讲的每一句话科学逐步都在证明。科学之父爱因斯坦真的很伟大,首先爱因斯坦在死之前他承认目前的物理学还是不圆满的,并不是就是说现在物理学就达到最高了,并不是这样的。当今物理学很多概念性的定论都是他发现的,但是他说当今的物理学是不完善的。

      他不是佛教徒,但是研究了佛教之后,他对佛教大加赞叹!说能够和科学一起发展的,在这个世界上唯有佛教。下面一句更厉害,科学的发展会逐步证明佛教是正确的。这个关系厉害了吧,本来是并驾齐驱的,他说科学的发展,能跟科学一起发展的是佛教。下面一句话,科学的发展证明佛教是正确的。所以说,“一切最胜故”这是形容心法的。“与此相应故”,与什么此,这个此对什么来说的?就是对心来说的,相应于心的所以叫心所有法。


图片


      第二,“所显影故”,这个说谁的?就指色法。色法是相对什么显影的,是相对于“心”和“心所有”而显的这个影。但是这个色法在哪里?色法有没有在心所有法里面?有没有在心法里?这个它不是说一刀切,齐刷刷,你是你,我是我,不是的。它从这面讲那个,从那面讲这个,是同一个事物。

      一切法是什么?一切法就是心法,心法就是一切法。为了了解心法是什么,讲一切法,为了讲一切法而了解心法。心法又可以往下分心和心所有法。心法、心所有法所现的影就叫色法。三分位差别故,这个三指的是什么?是心法、心所有法、和色法。这里面它有它不同的地方,所以差别故。



      这是讲的什么?这就是讲的“四者心不相应行法”。这叫“四所显示故”,这个四是指什么?是指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和心不相应行法。这所有的属于什么呢?这个四包括了前面的这四种法。所显示的是什么?它所呈现的,给你的智慧,给你的启示是什么?这四个法有没有特质啊,有没有一个我在里面啊,有没有一个自性啊?

      前面的心法里面无自性,心所有法里无自性,色法无自性,心不相应行法里无自性。所有的这些你领悟它无自性,这叫什么?就叫无为法。是这样的。所以从这里面,到无为法这里面的话,那前面所有的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都称为叫有为法。但是这个有为法里面有没有个自性?没有自性。这没有自性就叫无为。

      「无为法。并不是说这有一个有为,然后它空在那里面没事,它袖手旁观叫无为,不是这个道理。你在做事情,你能想事情,说明什么?你的这个主观能动性里面无自性空,所以才能主观能动」。


      如果有自性那都相互障碍,你还能不能主观能动啊?我现在拿了一堆积木,我一会拼了一个大楼。大楼拼好了,看看,拍照也拍好了。玩过了没意思,把积木又推倒。然后又拼了一部火车,火车好不容易拼好了,又没意思,又把火车推倒,再拼一架飞机。哎,飞机拼好了,然后没意思,我再拼一个大熊猫。这个积木,这里面有没有心法?(学员:有)。有没有心所有法?(学员:有)。有没有色法?(学员:有)。有没有心不相应行法?(学员:有)。

      整个的这四个表现了什么?积木有自性吗?(学员:没有)。这积木是有为的还是无为的?(学员:无为)。积木本身就是无为的,对不对。有为是因为什么?有为是因为它无自性。本身它就是无为的。它无为的所以你才能为。但是你为,你要明白这是无自性的,是无为的。所以就缘起性空,性空缘起。

      

菩萨就利用他的自性空而庄严世界利乐有情。众生呢,不知道这个,认为它是实有的,所以于中产生我、我所,产生有心法,心所有法,产生有色法,有心不相应行法。凡夫是迷在这里,凡夫迷在这里不懂。所以佛告诉我们,你看,这是心法吧,心法里面有心所有法吧,所显现的影像是心所有法吧,色法里面有不相应行法吧。这些里面有我吗?哎,没有。

      那我们众生平时知不知道?不知道。我们于一切法都觉得有我,有我所。有色法,有不相应行法。所以我们凡夫就是处处著,执著。因为无明而行,行所以产生识,识有名色,名色有六入,六入有触,触有受,受有爱,爱有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这就是众生。

   
      那觉悟的人呢?一切法无自性空,所以无明就灭了。无明一灭,相对没有了。相对没有了还有没有形啊?形就没有了。形一没有了,也没有分别了,所以识就灭了。识一灭怎么样?识一灭还有名色吗?名色有没有?名色虽然有,这是叫方便称为名字,名可名,非常名。所以《金刚经》里面说:众生非众生是名众生。他知道这个名字是方便称呼,总要有个名字称呼它吧!既然已经显现了万法了,那万法总要有个名字来安立它吧。但是这个名字是固定的吗,不是的。

      你看我们北方人说这个脸叫什么?叫“脸”对不对,普通话叫脸。南方人叫什么?我们宁波话叫“面孔”。(众笑)我们四川话怎么说?叫“面儿”。四川人脑袋叫“脑壳”。所以我觉得绕在这里面讲,你不懂,我也不懂,我也被绕进去,还是离开这个讲吧,这样你们都懂了吧!(学员:懂了)。懂了就好!这里面分的一二三四,也是通过这种说法来让我们知道、觉悟。

      所以“如是次第”,这里面有没有次第呀?有,有次第。“如是”是指前面的五法,我们又叫“五位百法”,先是说五位。后面的百法从哪里来?就从这五位里来的,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总共这里面心法有多少种、心所有法有多少种、色法有多少种、心不相应行法有多少种、无为法有多少种,加在一起总共有百法。


图片


      前面是先讲如是次第,如是次第是什么?一切法由这五位法可以把它总摄。本来是说一切,一切是个什么概念?无数、所有,一切是所有。所有是多少种啊,数量是多少?不可分,很多很多。然后把很多很多,八万四千法缩缩缩,《瑜伽师地论》缩到六百六十法。《瑜伽师地论》再缩缩缩,缩到百法。

      所以这个下面,“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眼睛自然能了别诸色,了别诸色的这个功能就叫识,眼睛的识。耳朵有了别诸音声的。眼对境是什么?是色尘,耳朵对镜是声尘,鼻子对的是香尘,舌头对到的是味尘,身体对到的是触尘。你们穿上这个亚麻的是不是很舒服啊,凉凉的。亚麻是很舒服的。特别越沾到水,一出汗,它硬的,你可以感觉到它不贴到你身上,这是不是触觉啊。不要你眼睛看的,你身体就感觉到,叫触的尘。

      第六意识想的是什么?拣别种种的法,是法尘。第七呢,是我执的执尘,是末那识,是执尘。第八阿赖耶识是含藏的。它含藏了多少,过去有没有含藏在里面?(学员:有)。对阿赖耶识来说,它几乎没有过去的,都在它里面,所以这个很厉害很厉害。我们讲的一句话,我们看到的一样东西,它都会落在你的第八意识当中。我们讲的法,因为生生世世以来轮回到今天,都是轮回的法印进去的多,所以轮回的种子多。消除轮回的种子多不多啊?不多。



所以我们现在学习佛法这叫什么?这就叫道种,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为什么?这就是第八阿赖耶识的功能。什么它都会给你收进去。所以,一历耳根永为道种。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我师父以前也跟我讲过。讲的时候他用一个很巧的比喻,他说用现在的这个比喻啊,阿赖耶代表什么?阿赖耶这是真正的老板。末那识是什么?是经理,大堂经理。第六意识是什么?是会计,它是会计、出纳。出啊,入啊它都算。

      它算是不是它的?不是他的,是谁的?老板的。那个经理很执著,他就认为我是经理。是不是经理的?也不是经理的,是老板的!但是老板你平时看得见吗?(学员回答:看不见)。你走到一个宾馆或商场去,你能看得见那个店的老板吗?看不到的。买东西最多你看到那个经理。有一个人是让你付钱的,出纳是管付钱的。那眼耳鼻舌身意是谁啊?服务员、伙计。忙得不得了,眼耳鼻舌身意整天忙得不得了,它只是个伙计。第六意识是个会计,第七意识是经理。

     会计怎么样,会计是不是很聪明呀?我们第六意识聪明不聪明?天天忙的,聪明不聪明?但主人是谁呀?我执是谁呀?第七意识,我执,就是那个经理。我执它强硬不强硬?它很强硬的。那个会计要不要听经理的?(学员:要)哎!他说打九折,那是不是就打九折啊。会计不能说打九折、打八折吧,经理可以讲打九折、打八折,对不对。

       但是真正赚钱是谁的?(学员:老板的)。老板的。老板聪明不聪明?(学员:聪明)。老板不聪明,老板是一个傻子,阿赖耶识是傻子,它不知道的。反正好事、坏事,亏钱、赚钱都是他的。亏钱,亏谁的钱?(学员回答:老板的)。亏老板的钱。赚钱也是他的吧!亏赚都是他。所以真正的老板是个傻子。

      最聪明的就是第六意识,会计。哇,进进出出他算。亏了多少,赚了多少,都是他算。权力谁最大?经理,经理权力大,他认为这我做主的,给你打八折、打七点五折!他要不要报告老板?(学员:不用)。不用报告老板,老板授权给他。所以有这样比喻一下就好了。


图片


      唯识因为不好学,所以祖师大德很慈悲就总结了很多顺口溜。包括《百法明门论》,一句诗就概括掉了,把那句诗背会了,整个百法就全部出来了。所以也有难的,但是祖师很慈悲,你把这个学会了怎么样,你的脑子里面思路是不是很清楚很清楚啊!出现任何一个什么事情,你马上就知道,这属于什么法,这是有漏的还是无漏的,这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是属于烦恼的还是善的,是善的法还是恶的法,马上就知道,很清楚。你一个念头起来就知道,哦,这属于什么。

      就像前面我们五蕴里面讲到那个慢,慢有七种慢一样的。那个慢一学,你看我们平时是不是都是属于我慢!慢、我慢、增上慢、过慢等等,这一个一个都给你归属好了,一条一条,平时一照镜子,就哎呦,我这属于过慢,我这属于增上慢。


      那什么属于见?我们平时都有知见么,知见有多少种见!哦,我这属于薩迦耶見,我这属于邪见,你马上就知道,就不要别人批评了,因为你知道。你起这个念,你会了生脱死吗,不会的,那你自然就把这个清除掉。戒恶,把这个戒掉。然后生善,生起正念、觉知、三昧。对善法是精进,乃至慈、悲、喜、舍,善法的心相续,把心的相续安住在善中,甚至于安住在无为法中。

图片


      无为法又分好多种。我们整个把百法略略地说一下啊,现在再回过来看文字。要按照这样讲好像蛮快的嘛。好,我们还是念一下吧: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一遍行五者。”

      这个你们是不是觉得还有点熟悉,刚学过对不对!哎,五蕴论里面讲过了吧。这遍行的,第一个是什么?作意。第二个是触,第三是受,第四是想,第五是思。这是不是遍行啊!我现在讲的还能记住吗?它为什么叫遍行?(学员:普遍存在的)。还记得住吧。所以这五种,作意、触、受、想、思,它都是遍一切处的。你说这个思我难道也有吗?睡觉还在思吗?睡觉做梦算不算思啊?(学员:算)。它只不过是不缘外境,是你里面的种子起现行,叫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个思,夜里的梦和你的思是同一体的。白天的那个思是因,晚上的这个思所展现的果就是梦,所以这个叫五遍行,



    “第二,别境五者。一欲、二胜解、三念、四定、五慧。”在心所有法里,前面是眼耳鼻舌身意,一直到第七末那、第八阿赖耶识,这是不是把心法总的概括了一下?其实我今天讲的还是快的。因为阿赖耶识要讲很久的。而且很绕,很绕的,心所有法,能依,所依,七绕八绕,绕很多的。但是呢,有好处的,我今天先是按这个略说一下,明天有可能给你们深说一下,给你们绕的都睡着为止(众笑)。

      但会不会睡着?(学员:不会)。尽量讲得有趣一点。今天先是初讲,你们大概有一个概念,百法就是这个,然后再分别地逐字逐句的去理解。遍行五之后就是别境的五:欲、胜解、念、定、慧。它相对于遍行来说它非遍行对吧,它不是遍行的,它这个是别有。这个别不是常的,这个别不是天生就会生起的。这个别是需要有因缘的,才能产生这个别。你们回去再回想一下,五别境,为什么叫“别”。这个“别”是好还是不好,我们要思维一下。好,今天就讲到这里


图片



图片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慧日法宝  感恩转发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相关文章
· 万法皆空
· 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为一切法
· 这两种「念佛」,有什么区别?
· 宗门狮子 五脉一肩——纪念净慧长老圆寂五周年
· 修行直指 | 悟公上人精华开示
· 是什么,在一直伤害着我们?
· 观澜知源
· 痛苦之中转换频道
· 净友法师开示:以物质的满足令你欢喜?这不是最大的事
· 农历三月初三布袋和尚坐化日,愿解修行真谛,得欢喜自在(殊胜吉日,转发功德无量)
· 帮助别人,也算是修行吗?
· 好心情
· 云何此 种种名相
· 为什么我是一位素食者?这,就是我的蜕变之路……
· 你有没有能力“顿空痛苦城”?——《与神同行》带给我们的拷问
· 角度
· 云何为“卑慢、邪慢与五见
· 我是个好人,为什么得到的却比坏人少?
· 因为大悲,绝不舍弃一个众生……
· 甘于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