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喜法师甘露法语:菩提心

2017-04-10 12:13:00 发布: 人气:5


01

菩提心


什么是菩提心啊?转凡成圣的心,菩提心就是不生不灭的心,菩提心就是无量光无量寿,菩提心也可以到彼岸,以菩提心你做什么都可以波罗蜜。布施可以波罗蜜,因为有菩提心,如果没有菩提心,布施就是世间一般性的,有了菩提心布施可以波罗蜜。有了菩提心忍辱可以波罗蜜,直接可以到彼岸,有菩提心,做一切都速得圆满成就,菩提心才是佛法的不共。

02

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发明心地,成佛的心。行菩萨道,是因为一切众生就是我们往昔的父母。发菩提心,无边资粮就可积累,地藏菩萨发的大愿望“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十分感人,我们应随学大孝、大愿的地藏王菩萨,同时心中升起惭愧、策励之心。

03

发起真实的菩提心


我们以前的爸爸妈妈,对我们是多么的慈爱,生生世世的父母亲都是这样。但现在他们在哪里?如果没有得到佛法,我们那些无量劫来生生世世的父母,大多数都在三恶道。所以说我们今天学到了佛法,忠于三宝,还有佛法住世,还有出家人在这世间继承佛法,我们应该珍惜这样难得的机会啊!对法界众生普遍的、无遮的这样的法会,来利益他们,这里面也包括我们生生世世的父母亲。佛教导我们法会能够究竟利益众生,是要我们发起真实的菩提心。

04

这就叫菩提心


    我们知道这个娑婆世界,知道人很苦。我们轮回这么久了,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生。所以要有一个度自己的心,要有一个出离的心。不仅我这样,一切沉溺的如母有情,你们也要生起这样的心。你们现在不会生我替你们生,你们不会修我替你们修,这就叫菩提心。替妈妈,替爸爸们修,四生六道的所有众生,替天边无边无际的众生修,这叫菩提心。然后再加上四无量心——愿诸众生具乐及乐因 愿诸众生离苦及苦因 愿一切众生永具无苦之乐 愿诸众生离亲疏悉平等。什么是离亲疏悉平等?佛性是离亲疏的,平等的,大平等,大清净。如果你有自私自利的心,那就有亲有疏啊,所以要把这个决心生起来,一切众生都生起决心来,佛性生起来,就离亲疏,安住在大平等的状态当中。

05

这个时代能检验出谁有真正的菩提心


诸佛菩萨化现在人间,不管是在什么环境下,都经过考验的。所以我们师父常常说,他不会像一般人对那个时代怨恨。这个时代是非常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像韦驮菩萨一样,检验出谁有真正的菩提心。我们来到这个娑婆世界,是干什么的?难道为了这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多索取一些吗?如果你是佛弟子,如果你真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要明白这个道理。

既然极乐世界是你的家,那你应该在这里给大家多结点缘,在结缘的过程当中,你有这样的心,你就是在行菩萨道了。布施、忍辱、精进,这都是菩萨的特质。有一句法语:一个贤良的人格,一个稳重的人品、一个能利益他人的心,这个是三藏佛法的精华。这样的人,也是我最好的朋友,这是人世间的挚友。如果您是这样的,您当为自己欢喜。我们来这世界,为了解脱痛苦,这是我们人要修行的。

06

菩提心的功德,自然就会生起的修法


   点灯祈愿文,是我们发菩提心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观想。常常这样观想,菩提心的功德自然就会生起。这是观世音菩萨传给我们的一个点灯的修法。要观想整个灯具就像一座塔,像坛城的一个造型。要把一个小小的有限的,一个物质上的变成精神上的光明,这个很重要。然后有一个咒“嗡 班扎阿罗给阿吽”。观想灯具像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大,灯柱如须弥山,灯油如大海水。灯的光明上徹无色界天以下,一直到无间地狱以上,所有众生贪嗔痴的无明黑暗都把它照破。乃至十方诸佛国土的世界都在灯光当中现出来,这种心灵的思维是何其的细腻。如果慢慢成观的话,这个观是何其壮丽的一种景色啊。 


07

怎么样真正的看破放下,发起菩提心


应该说我们生命总是在寻找着出路,佛陀代替我们也找了很多,六师外道佛陀曾经都去学习过,包括我们人类到现在,也都在追寻着这种生命之路。我们从理论的角度上看的话,除了佛是不生不灭的,其他的都是梦幻泡影,所以这些是要常常去观的。

色、受、想、行、识也好,或者我们这个地、水、火、风组成的身体也好,内外的这些境界没有一个是永恒的。如果多观察这些,我们就会对这个所谓的放下的力量就会大一点。因为智慧升高了之后,突破境界的力量就会大,进而我们智慧的力量大了之后,我们生命的级别也提高了。所谓发菩提心就是智慧的状态,一个高级的生命,发菩提心的人就称为菩萨了。主要是像平时,多分析《心经》里讲的色、受、想、行、识,要观它、多观它。观音菩萨救苦救难,首先上来就让我们以甚深的智慧来观察,色、受、想、行、识到底是什么。

08

怎样检验自己是否生起了菩提心?


我们常常听觉悟的人提到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知道吗?无间地狱受苦的,不可形容的极苦的那些众生就是你妈妈,你如果有这个感觉了,你就有菩提心了,跟众生母子的关系就是菩提心。快乐的时候感觉不到,患难有时候见真情。还有一个说法,空性加悲心等于菩提心,但是我们世俗谛上,就是把一切正在受苦众生都当成自己的妈妈。

09

发菩提心,弯路亦成解脱缘


    菩萨要示现在人间,也跟世间的人一样的迷惑,一样的造业,但是最后把人们带到解脱的路上去,这种叫菩萨。有一些是显现的像佛,有的显现跟众生同语、同业,以四事来摄持众生,做众生不请之友,最后结缘,解脱。我们要反省自己,我们佛是做不了,但是我们要发菩提心做菩萨,我们一辈子所走的弯路都不要紧,那是我们跟众生结的缘,最后只要我们能解脱,所有跟我结缘的众生,我都令他解脱。那弯路也就不叫弯路了,变成了解脱缘。


10

每日清晨发菩提心 


每日清晨可以如此发愿:我将学习佛菩萨的心和行为,毫不例外地对每个生命直接或间接地奉献自己所有的快乐和帮助,并以自身来取代一切众生的伤痛。如是发菩提心,这是多么伟大的悲愿!短短的祈愿,能给世界带来慈悲的正能量。

11

发菩提心 替整个世界的众生忏悔


这世界真的粮食不够吃吗?如果大家吃素,再增加一些人还是够吃的。但是吃肉那就不一定了,为了吃它们的肉,要把饲料喂给那些众生,损耗了很多粮食。用理智思维这个问题,发现这个世界真的要好好反省了,我们为什么要吃素?为什么要放生?大家要发菩提心,替整个世界的众生忏悔杀生的共业。


12

菩提心--要刻骨铭心地发


     诸佛菩萨过去都是因为发菩提心而转凡成圣,乃至学菩萨道一步一步的积累资粮而成佛的,我们今天在这边也学佛菩萨。我们这边要超度众生利益众生必须发菩提心。不发菩提心的话,怎么能利益众生呢,所以让我们一起来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这个过程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真实地修的,真实地要修这个。我们平时在家里要孕育、酝酿这个,甚至你去朝山拜佛,一个人跪在佛殿上,对着佛发菩提心。到庙里面、到哪里,自己静静地,学佛要自己用心。一点点的干扰,你发的这个心都会受打扰。静静地发!刻骨铭心地发!

       为什么我们汉传佛教里面,受菩萨戒头上要烧香疤。头上烧香疤的时候就是发菩提心的时候。意思是什么呢,我发起人生命当中最殊胜的心,这个很难很难发起来的,却又很容易消失掉,所以要刻骨铭心啊,要记住这一刻!这个高贵的心很难很难发起,却又很容易消失掉,大家修行就是要护念住这种善法。

        你发了这个世间最殊胜的心,世间人因为发不起来,他反而不理解,说你这个人不正常,相信迷信,你怎么办。你发了殊胜的菩提心了,反而生活有问题了,受别人这种冷嘲热讽了,这时候怎么样,这时候我们正好忏悔过去的。我们糊涂的时候骂别人,讽刺别人,甚至因为没有发菩提心而造作了种种恶业,我们正好趁机忏悔业障,同时“委身菩提行,诸佛恒提携”。

       你很委屈的在这个世间上,不被人理解,但是佛菩萨知道,诸佛菩萨会提携,断尽我们无量劫来的恶业、魔障。所以这非常要紧,我们中国称为大乘佛教,特别汉传佛教,以大乘佛教著称,但是菩提心没发起来都叫枉然,不叫大乘佛教。我们的出离心都没有训练过,所以就很难,离大乘很远,因为连出离心都没有发过。

       严格来说,你对这个世间不追求解脱的话,对痛苦没有一个刨根问底的精神,没有这样一种动机的话,成为佛教徒也是级别不高的,分数不高的。所以我们在发菩提心之前还要学出离心,看清世界的真相,痛苦的这些真相,要追求解脱。

13

发菩提心,超越生命的束缚


   佛教的智慧具有穿透力,当我们带着这种智慧来思维生命、解剖生命时会发现,我们的生命完全不由自主。我们被时空所束缚,被生老病死所束缚,活在表面繁荣的危机之下,没有找到解决危机的办法。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找到生命的真谛,解决生命的困惑。

       释迦牟尼佛为太子时,也是被生老病死的现状强烈震撼,深感人生的苦痛与无常,因此萌生出家修道之志。所以学佛是一种本能,是为了找到生命的真谛、解决生命的困惑。而皈依三宝,则是在三宝的带领下,运用佛陀的智慧,从生命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佛法是不可思议的。当我们站在这方土地上,观想以这片土地、这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为道场,甚至超越时空,利益所有海陆空、胎卵湿化一切众生时,当我们生起这样的菩提心时,我们就能够摆脱时空的束缚,无所障碍,每个人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的面貌。

       发菩提心的功德是难以计算的。《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中说,纵使一切众生广修阿罗汉行法,悉住阿罗汉果位,其功德也不及一个众生发菩提心功德的十六分之一。因为阿罗汉有余涅槃的功德是有限的,而发菩提心的功德是无边无际的。

14

  菩提心是妙宝 


      随着佛的教导你做到一分身心就会改变一分,发菩提心是“如昔诸善逝”就是像过去所有的佛先是转凡成圣,转自私自利而发起菩提心,什么叫菩提心呢?利益他人的心,把别人、把众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自私自利就是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凡人和圣人的分界线就从这里来的,好人和坏人的分界线也从这里来的。比如说你的分寸大家都能够理解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自私的这个分寸掌握的好还能勉强是一个人,但是稍微过度就会变成坏人,利他的心,把利益众生作为自己的生命目的,这就是好人乃至圣人的基础,先发菩提心,过去一切佛就是从转变心的这个方面,“心”转变了,我们的菩提心是一种愿望,愿一切众生都成佛的这种愿望。然后再循序渐进所有能够利益众生的这些方法都去学习,所以佛法是以利益众生为发心的。


      “如是为利生”,如是,就是我今天也是像诸佛一样,也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发起菩提心。“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这是给自己很大的一个功课。所以学佛不需要其他人管的,你心里面有这个愿,然后去自己改变心,自己庄严自己的道场,积累我们成佛的资粮,这个只有你自己才能完成,别人没有办法替代。我们这里大家想为什么说不要自私自利呢?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呢?我讲的通俗一点就是一个发起菩提心的人,你的精神力量足够强大了已经能摆脱这个身体狭隘束缚,你是一个能征服自我的人。   


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你还没有看到真相,盘踞在自我的狭小堡垒里面,而且这个堡垒在无常的敌人的摧残下终将毁灭,但是你还缩身在里面,你注定是苦的,一个发起菩提心的人怎么样呢?已经超越了这个狭小的自我业力的这种壳,已经能够掌控它、已经能够藐视自我、已经能够向诸佛的境界进步,这就是发起菩提心的人。


   一个生命已经足够智慧和强大;已经看破了局部的、短暂的自我存在;已经能够把自己融到永恒的光明中去,这就叫菩提心。 “菩提心是妙宝”,你生起了吗?未生者当生。如果已经有了不要退, 如果一个精神强大的人就是乞丐也是快乐的。所以一个人是不是成功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是他的生命的质量达到什么阶段, 什么程度。 菩提心是一种超越了自我的圣者的心,圣贤的心态,强大的一种心愿。 好好学佛,你会长养出这个伟大的心灵,智慧的生命状态,菩提心就是一个菩萨的心,他的圆满就是佛的心,凡夫的心里面是没有菩提心的。一但有了菩提心就不再是凡夫,肉体虽然是凡人,但是心已经是菩萨了,所以菩提心是我们佛弟子非常重要的标志。


15

孝亲报恩是发菩提心最大的动力


身为子女对父母要生惭愧心,感念父母对我们的恩德,这种恩是我们发菩提心的最大动力。  如果对父母不孝顺,人性还没恢复,佛性怎么会彰显?所以叫“人成即佛成”。


   “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 如果父母还在三恶道受苦,或者懵懵懂懂未入佛门,子女想修行成就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佛教特别注重孝亲报恩,学佛之人当知亲恩、念亲恩、报亲恩。而唯有好好学佛,功德回向历代祖先,超荐他们离苦得乐,才真的是念亲恩、报亲恩。


 佛陀成道后,回到迦毗罗卫国,为父亲讲法,净饭王当即证得圣果;父亲病重时,佛陀再次回国,最后一次为父说法,净饭王证得阿罗汉果;七天后,佛陀握着父亲的手,送他往生。父亲去世后,佛陀与其他王子一起为父亲抬棺材,罗睺罗作为长孙在前面打幡。


由此可见,佛教非常重视孝道,大乘菩提心也是以此为基础,把一切众皆观想为自己无量劫的父母,对自己有无可言喻的恩德,我们要把念父母恩、感父母恩这生命当中最美好的情感遍及一切众生。所以,要善待对自己好的人,原谅与自己有冤仇的人,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一切人,包括自己的仇人,以佛法利益天下所有如母有情众生。

 

16

地藏菩萨就是菩提心


  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人才是善,佛在地藏经里,跟地藏菩萨讲的那个善,一毛一谛,一沙一尘,这个善是指菩提心。地藏菩萨就是菩提心,稽首本然净心地,无尽佛藏大慈尊。不发菩提心,地藏菩萨边你都看不到,地藏地藏,地藏是一切诸佛之心地宝藏啊!不发菩提心,你哪里能看得到地藏菩萨的影子。


17

关于菩提心---念母恩的心灵很美


      我们学佛,特别是发大乘菩提心,也是以念母恩为契机,不忍众生苦,不忍父母苦。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有出息的孩子,能够去实践佛法,让我们身口意产生功德,帮我们戒恶,把漏堵掉,能产生功德回报父母。就像小孩子在外面打工赚钱一样,赚一点钱可以回家见父母,修行也是这样。在因地发菩提心的时候,就是知母恩、念母恩、报母恩,这三点很重要,后面才是修慈无量、悲无量,然后精进,才完成因地菩提心的修学。母亲的恩,我想都有感受的,人间这么纯洁的情感,需要我们常常去忆念的。可以成为我们心灵当中一种很美的状态,一个知恩念恩的人,心是很美的,这种心也是一种业,叫净业,清净的业力。

18

菩提心月---月亮代表菩提心


 在佛法里,月亮代表菩提心,一个人菩提心生起了,才代表你心灵世界里的月亮升起来了。佛法里一有句文字——菩提心月,这个菩提心月升在东山顶,好像一轮皎洁的明月,从东山上缓缓升起一样,是指我们思维佛法,发起了菩提心。关于菩提心的另一种描述,叫“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怎样生起菩提心呢?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我师父说:“月”在佛法里代表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是阿弥陀佛派到我们娑婆世界,我们地球上的钦差大臣一样的,来帮助我们,启迪我们的智慧。

19

菩提心难发也要发


发菩提心是很困难的,佛陀在经典里,以“鱼子庵摩罗”来比喻 “菩萨初发心”:一百个鱼子中,只有一两个能变鱼苗;庵摩罗果好像狗尾巴花,随风飘满天,但是只有极少数才能生根发芽。


菩提心再难发也要发,因为这是诸佛菩萨过去发,未来诸佛菩萨现在发、将要发的,解脱轮回离苦得乐只有这条路。


如果以智慧来观察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众生为无明暗覆苦所逼,营营役役,忙忙碌碌都是为了自己,造作的身口意的罪业弥漫着整个世界。这个娑婆世界的真相就是三界火宅,六道牢狱,诸佛弟子当发菩提心精进修行求出离,即使现在修行了,发了菩提心,也应当为身处堪忍世界心生惭愧。

20

发菩提心,从念父母恩开始


菩提心有好几个层次,最低的层次叫俗谛的菩提心,就是要观一切的众生为父母,要对一切如母的有情升起大悲。誓度一切有情众生,离苦得乐乃至究竟圆满成佛,这个叫俗谛的菩提心。


也就是说我们有这个心愿,这个是菩提心里面最低的层次,这个还是属于有为的。是从我们的主观意识里来的,还不是我们修证到的。


那最高是什么呢?最高的我们叫胜义谛的菩提心,胜义谛的菩提心就是已经修证到,一切众生是同体的。当体证到胜义谛菩提心的时候,就能真正帮助所有有缘众生。


胜义谛菩提心,是非常伟大的,那至少是登地以上的菩萨,就是真正的圣贤,才会表现出的境界。那我们要想达到这样高尚的生命,我们也想这么神圣,这么伟大,有这种能救苦救难的能力,要从哪里开始修呢?就要从俗谛的菩提心开始修,念自己父母的恩,念父母的恩很重要。


因为父母的恩是如天地一样,次第分忆恩、思恩、报恩。忆念父母恩,然后把这个忆念扩展,视一切众生都如我现在的父母,他们过去都做过我的父母,都对我有如此的恩德,所以这样扩展开去,从思父母恩的时候,子女的这种孝心会生长起来,这种心态是很美的,是感天动地的,以此为动力,修学佛法,报答如母众生之恩。

21

不好的都是自己,好的都是别人的,这就是菩提心


  修菩提心是别人放第一位,自己放第二位,好事给别人,不好的事自己留下来。就像吃水果一样,把好的大的水果给别人,不好的烂的自己留下来。要修的,你修修转转,苦就苦在这里。怎么转?明明知道那是好的,自己不要给别人,明明知道不好。比如说有个事情做错了,别人把瓶子摔下去,这是我的错;我没注意,没放好,我粗心大意碰到了。其实自己摆了老半天,累得汗流浃背的,还说这是大家的成绩,总之好事没有自己。好事都回向给佛、师父三宝,回向给众生;不好的事回向自身,自己忏悔,这是修菩提心,这是一个菩萨的修行。行菩萨道,我们要去思维,怎么样调整自己;你有一分在用心了,克服自我的缺点,克服自我自私自利、狭隘的这个“我”,反过来修“大我”,要成就佛性的时候,你会感天动地的。



传喜法师甘露法语:戒律

传喜法师甘露法语:皈依的重要性

传喜法师甘露法语:出离心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慧日法宝  感恩转发


图片

慧日禅寺法务流通官方淘宝店

https://huiriliutong.taobao.com/



图片



慧日禅寺流通官方微店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进入店铺



图片



大觉堂法务流通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进入店铺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佛教慧日精华文库


相关文章
· 有声书•罪从心起将心忏
· 【慈悲咒语】文殊菩萨心咒
· 传喜法师甘露法语:戒律
· 身体生病或抑郁应该念什么经,如何修行?(传喜法师答信众问)
· 有声书•点灯祈愿自性光明
· 传喜法师甘露法语:皈依的重要性
· 你知道没画眉毛的高僧转世后是谁吗?
· 有声书•佛的大方广
· 【慈悲咒语】准提佛母咒
· 传喜法师甘露法语:出离心
· 如何不迷失学佛的热情?(传喜法师答信众问)
· 有声书•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平常应该怎么修?
· 佛塔的功德
· 凤凰网首映!再现一代高僧明旸法师传奇一生
· 【慈悲咒语】不空摩尼供养咒
· 有声书•未法时代有正法
· “我”是一切痛苦的源泉
· 幽默小故事,非常在理!
· 有声书•唯我一人实是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