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讲记
我们昨天讲到“倍生敬仰”,婆罗门女对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瞻礼尊容,倍生敬仰”。婆罗门女虽然“广说方便,劝诱其母”,希望“令生正见”,但是其母“未全生信”,她“常轻三宝”。请问,如果我们的爸爸妈妈也是这样呢?常轻三宝,无论你怎么跟他讲,一会信,一会又不信了。但是我们的爸爸妈妈。始终还是我们自己的爸爸妈妈,还是对我们恩德最重的人,对不对?
他虽然不信三宝,但是爱我们的心,一刻也不会停的,是世间对我们最有恩的人,也是出于报恩的心,报父母恩的心,我们才跟他讲三宝,度父母能信佛。我刚出家不久,我师父有时候会问我:“你有跟家里写信吗?”我说有写,师父就说:“要写信啊,要劝爸爸妈妈信佛,吃素啊。”我在家的时候,就已经带我妈妈去皈依了。我出家时,妈妈送我到庙里,我师父都很高兴的。
到我爸爸生重病要去世的时候,我赶到家里。那时候,我爸爸已经口吐白沫,眼睛瞳孔都放大了。我回到家后,拿甘露丸给爸爸嘴里一放,看着那个眼睛又有光了,又聚起来变成黑色的,黑色瞳孔又出来了,而且醒过来,看着我说:“你回来了。”还跟我聊天说话了。第二天早上,也是我拉着爸爸的手,爸爸咽气的。所以这一点我很安慰,虽然出家了,最后还送到爸爸。后面很如法地做后事,我们全家人都吃素、念佛,所有的人都吃素,包括大家来吃豆腐羹饭,都是素的。
“豆腐羹饭”是我们老祖先起的名字,吃豆腐羹饭就是吃素斋,就是吃斋饭。现在很多人喊着吃“豆腐羹饭”,还是大鱼大肉。这个世间哪,苦说不完。
给爸爸做后事,一直到送进火葬场,半个小时之后,热热的骨灰拿出来,我自己捧着,不回家,直接车开回寺院,我就把爸爸带回寺院了。他在世的时候,有时候来寺院,觉得好像这也不自在,那也不自在。去世之前,他跟我说:“我现在都吃素了,现在可以住寺院了。”我说:“好,你有这个想法很好。”所以他一去世之后,我马上就把骨灰带到寺院,然后给他到处做佛事、供僧、请别人念经、超度。在寺院放了一段时间后,我把他带到五台山,找了一片地方安放,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净土啊。
为父母亲广修供养,大做功德,这是缘起法。很多年前,看到这段经文,我就想:有多少人能做到像婆罗门女这样?财是身外之物,为了父母都舍不得布施、供养,财你都舍不得,更别说其他的了。
“倍生敬仰”,这个敬仰不是一点点,是“倍生敬仰”。后面佛陀跟她讲话的时候也说:“见汝忆母,倍于常情众生之分”,也就是说,婆罗门女对母亲的那种孝心,不是一般人的,所以叫“倍于常情众生之分”,所以她才能够听到佛陀讲话。
我们众生有分别心,我们又要想了:佛陀不是说众生平等吗?不是说没有分别心吗?为什么对一个孝心重的人,佛陀就跟她讲话;对孝心不够的人,佛陀为什么不跟他讲话呢?我们又怪佛陀了:佛好像不是众生平等的。
其实不是这样。一个人孝心越大,消业障越多。就像过去无著菩萨一样。无著菩萨也是出家人,祂为了要讲法,求见弥勒菩萨,就到鸡足山修行。在鸡足山上住了三年,一点动静也没有,一点弥勒菩萨的消息也没有。唉,下山吧。结果到山下,看到有一个人,拿一根绳子在石头上拉,祂说:“你在干嘛?”他说:“我把石头割断啊!” 无著菩萨说:“你用根麻绳想把石头割断?”他说:“只要我功夫深,石头就会被我割断。”祂一想:别人割石头都花这么大功夫,我要见弥勒菩萨还这么没毅力,然后又上山去了。
一晃六年过去了,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祂实在忍不住了——我下山去干别的去吧。一下山,又看到一个老太太,拿一个铁筷子在那磨呢,祂说:“你要干嘛?在这里磨,咔哧咔哧的。”她说:“我要磨根绣花针哪。”祂说:“这么大一块铁,你怎么磨成绣花针哪?”她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祂一听,又生起惭愧心,又上山去了。
一住12年过去了,祂又忍不住了,又下山了,到山下,看到一只母狗,癞皮狗,身上长疮流脓,还生蛆了。祂一看:这狗这么可怜!狗想用自己的舌头舔伤口,但是舔不到,够不到。祂心里想:“你舔不到,我帮你舔吧。”祂就俯身下去,眼睛闭着,帮它把疮上的蛆舔掉。祂在舔的时候,舌头感觉怎么这么清凉舒服呢?好像不是碰到疮上的,眼睛睁开一看,不是一只癞皮老狗,原来是弥勒佛!
祂当下痛哭流涕啊!说:“我求见您求了12年呐,住到山上,一点消息也没有。为什么您今天才见我啊?”祂就像失散的小孩子看到妈妈一样,痛哭流涕,悲从中来:“弥勒佛,弥勒佛,您为什么今天才见我啊?”弥勒佛说:”我天天都在你身边呐,你想见我的那一刻,我就在你身边啦,不是我不在,而是你罪业障重,你看不到我啊!”弥勒佛又说:“你看!你吐的痰,我身上都是你吐的痰。”
后来佛教界知道这个故事之后,出家人不敢随地吐痰了。你以为你是随地吐痰,都吐到菩萨身上了啊!所以吐的时候,都是拿一块布吐起来,然后洗掉。
无著菩萨说:“我为什么今天才见到您呢?”弥勒佛说:“你这12年消掉一点业障,看到我只是一只老母狗,癞皮狗。因为你看到这只癞皮狗生起了悲心,你要为它除苦,放下了自己的架子,这样给它舔的时候,消掉你无量的业障,才看到我的真身哪。”
弥勒佛说:“如果你不相信,来,我跟你一起到街上去。”祂说:“好的,试试看。”弥勒佛说:“你过来,我坐在你的肩上,你扛着我到街上,去看有多少人看得到我。”祂就扛着弥勒佛。我们平时知道弥勒佛胖胖的,布袋弥勒,其实圣人是没分量的。阿罗汉走路是悬浮着的,所以阿罗汉、佛、菩萨都是光脚的。有的老太太不知道,一看佛光着脚,说:“天冷了,我做一双棉鞋给您。”佛不要穿的,祂走路不踩在地上的。佛两足尊,佛脚底下都放光,脚红红的,不会冷的。
有一些老和尚,修到冰天雪地都不穿鞋的。前不久,我们寺院有三位师父,从我们寺庙三步一拜,拜到九华山,其中有一位师父就是光着脚一路拜过来的。冬天九华山上面的冰很厚啊,光着脚三步一拜拜过来。今天我们这位师父还在呢。
就这样,弥勒佛坐在祂的肩上。为什么我们出家人要偏袒右肩,你知道吗?搭袈裟为什么要偏袒右肩?是不是这块布这样裹好看?偏袒右肩,就是佛菩萨坐在这个肩上,就是这个意思。其实每一个人的这边,你右肩偏袒出来,佛菩萨都坐在这里。你说:“我怎么看不见啊?”我们现在业障重,所以你看不见。
我们平时观想,就要观想师父在右肩上;吃饭的时候,师父在喉咙这里,平时一直就在右肩这儿;睡觉的时候,师父从头顶上融到心里来,发出光明,然后你就进入到这个光明,进入到师父的光明当中睡觉。我们修行都要这样子。
无著菩萨就这样,肩上坐着弥勒佛来到人间,来到大集市里。集市里人多的不得了。无著菩萨就问他们:“你们看我肩上抬的是谁?”大家看看,啥也没有,以为祂是神经病。就这样一个一个问过去,整条大街,成千上万的人,没有人看得到,什么都看不到。最后他看到一个乞丐,一个老奶奶,衣不遮体、头发蓬乱、脸上脏得不得了,一个流浪的乞丐老奶奶。实在没人问了,祂就问她:“老人家,你看我肩上是什么?”老奶奶抬着昏花的眼睛看,她说:“哎呀,你这个人很奇怪,你干嘛肩上背个癞皮狗?”
这个故事内涵非常深,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为什么整条街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老板、商人、老师,政治家、科学家、各种各样的人都看不到,最后一个流浪的老太太看到了?
就像广州小悦悦事件一样,一个两岁的小孩在路当中被车撞了,经过的十八个人居然绕过去走,都不管。前面六个人如果伸手相救,她就不会再被车撞,再轧第二次,这个小孩子就能救活。轧了第二次,送到医院救了七天,七天之后才死掉啊!录像都有,第一次只是被撞了一下,第二辆车直接车轮轧过去的。前面六个人看到了,绕过去走,后面的十二个人,也都是绕过去走,只有最后一个捡垃圾的老太太,才来救,才来喊:“救人啊!救人啊!谁家小孩啊?”她妈妈听到有人喊了,才从商店里跑出来,小孩子送到医院里,救了七天之后,还是宣布死亡。这个事件轰动全国,前面十八个人都绕着走,这十八个人,有打工的、有上班的、有做老板的,什么人都有,代表了我们人类里面各种各样的人,最后反而是一个不识字、捡垃圾的老太太救人了。如果说最起码的人性的话,这十八个人的人性都泯灭掉了。你说这十八个人——人性泯灭的人,他能见到佛菩萨吗?佛菩萨天天在边上,他也见不到的,良心都没有了,哪里见得到?他都不是人了,还见佛菩萨呢。
去年上海又发生了一起事件,一对打工的父子,打工一年,赚了一万七千六百块钱,要回家过年,从银行里把钱取出来,放到口袋里,骑个助动车。半路上钱掉下来了,撒了一地,大家顿时哄抢,包括开车的——开面包车的、开轿车的、开私家车的,都停下来抢他的钱,抢完了钱,开车扬长而去。最后是三个扫地的清洁工,捡回来几百块钱,再送到他手上,也是录像拍下来的。你想想看,那么多满大街捡钱的人,你说他们的素质,不比那三个清洁工扫地人的素质要高啊?但他们的素质高到哪里去了?
这些人,无著菩萨扛着弥勒佛,他们能见到吗?如果无著菩萨来到我们这个时代,扛着弥勒佛到大街上去,像那种人都见不到的,只有三个清洁工见得到:“咦?你怎么肩上扛着个癞皮狗啊?”小悦悦事件里边那十八个人都见不到的,最后一个捡垃圾的老太太或许看得到:“你肩上怎么扛着个癞皮狗啊?”
为什么?像《阿凡达》电影里一样,政治家、经济学家、科学家,他们毁坏了地球,还要去毁坏潘多拉星球,临时抓了一个流浪汉。他哥哥是科学家,花了多少亿培养出来的一个阿凡达标本。哥哥死了,弟弟是流浪汉,跟哥哥是双胞胎,基因跟他哥哥一样,如果不抓他去,哥哥那个试验品就报废掉了,多少个亿就报废了,所以就把他给抓去了。
这样一个流浪汉被抓到那里,做了阿凡达,到了土著里面,他发现我们人错了,最后又帮助土著来反对我们人类。为什么没有受过教养的、没有受过什么系统训练的人,他的人性反而容易发现?娑婆世界就是这样,五浊恶世里的见浊。我们现在的学校里,都在教错误的知见。现在通过学校教出来的人生观、世界观,都是错的。一个小孩子本来蛮孝顺的,对父母很孝敬的,读书读了两天,对父母就不孝敬,没孝心了。你说:“那要不要给小孩子教育?”当然要教育,要给他好的教育。
所以佛不做皇帝,要做一个教育家。佛教就是智慧的教育、觉悟的教育、慈悲的教育,我们人缺乏的就是这个。本来我们都是有人性的,为什么人性慢慢地磨灭掉了呢?
不是佛有分别心,佛是平等的,众生不平等,是我们业障重,对不对?婆罗门女能够这样,为了求佛、报母亲的恩、对母亲尽孝,能这样大布施、大供养,这样子的人是不是业障就消除?业障消除,她就听到佛的声音了。听到佛的声音之后怎么样?我们往下看。
前面我们读了,经文其实很简单,一读大家基本上都懂了。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跟她说:“我是汝所瞻礼者。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见汝忆母。倍于常情众生之分。故来告示。婆罗门女。闻此声已。举身自扑。肢节皆损。左右扶侍。良久方苏。而白空曰。愿佛慈愍。速说我母生界。我今身心将死不久。”
你看,前面婆罗门女变卖家财,去供养三宝,虔诚地瞻仰,就是“礼敬佛陀”;当她听到了佛陀跟她讲话之后,这个时候,她有没有比前面更精进?(众:有)前面是外在的财,身外之财,听到佛陀的声音之后她怎么样?“举身自扑,肢节皆损”,身体都不顾了,命都不顾了。这就是说,我们修行要这样精进,先是破悭贪,舍外财;见到佛、知道真理了之后,为了真理宁舍生命,将生死置之度外,要有这样的精神。我们有没有这个精神?我们学佛的要有啊,我们学佛的如果没有这种精神,这个世界不就没救了?
我们在座每一位,都是和婆罗门女一样啊,这个世界所有的妈妈们就靠我们了。除了我们自己家有父母,有历代祖先,遍天下的众生都是我们的爸爸妈妈,就靠我们这些婆罗门女了。
在经文里面,婆罗门女本来是菩萨,祂为什么要做婆罗门女,要生在外道的家呢?外道是有邪知邪见的,一个菩萨生到有邪知邪见的家庭,是去度化他们。如果她生在一个佛化家庭,爸爸妈妈修得比她还精进,那她度谁呢?
本经一开始,第一尊佛是“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这是代表什么?代表地藏菩萨最初发菩提心。发菩提心之后,勇猛精进地行菩萨道。行菩萨道过程当中,又示现了入邪见的众生之中,跟他们建立最亲密的感情,给他们做孩子,去度化他们。度化的过程当中,自己修行的过程当中,不惜外在的财物,甚至也不顾及自己的生命。
自古以来,所有的成就者,是不是都是这样勇猛精进的?我们九华山,这些修行成就者都是这样的。你去看每一位肉身菩萨的传记,都是这样的,为了修行、为了众生,不计自己。
像六祖慧能大师,没出家,做居士时,师父让祂去舂米。祂身体很矮,又瘦小,压不动舂米的石头,踩都踩不动。怎么办呢?祂就再绑一块石头在自己身上,只绑了八个月,石头就被磨得光溜溜的。这个绑腰石现在还在呢。五祖大师说:“为舂米都能舍身哪!”所以五祖才会把法传给祂,祂还没出家,就把衣钵传给祂了。五祖说:“为了舂米都能够忘躯,何况为法啊!”六祖大师最后就是这样,也是精进弘法啊。
东土第二祖慧可大师也是这样。达摩祖师打坐面壁九年,慧可大师为了求法跪在那边,师父说:“佛法这么殊胜,岂是你这一点就可以求到法的?”达摩祖师难道需要祂跪吗?不是需要祂跪,这样跪,折伏你的身心,折伏身心可以消业障,业障消除了之后,你就可以看到智慧、看到真理啊。
我们为什么看不到真理?《地藏经》后面讲到业障:“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这就是业障。业障是要自己消的,除非像婆罗门女,她来替父母消。这里面也隐含了一个奥秘,包含了佛教菩萨道修法里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叫“自他相换法”——众生所造的恶我来承受,我造的所有善回向给众生。佛菩萨来到我们娑婆世界,基本上都是修这个法的。
在座的诸位菩萨,我们现在也已经加入到地藏会上佛菩萨这个群体里来了,我们也属于文殊菩萨天眼看都数不过来的其中一分子了,对不对?(鼓掌)
你看看,这个时候,婆罗门女“举身自扑。肢节皆损”,她说:“愿佛慈愍。速说我母生界。我今身心将死不久。”她已经不顾她自己了,这就是比喻:听到佛之后,需要更加地精进,乃至宁舍生命,要有这样的一种精进。
慧日禅寺法务流通 官方淘宝店
https://huiriliutong.tao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