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节日之首——带您走进“结夏安居”

2022-05-16 06:13:00 发布: 人气:11
图片


图片



2022年5月16日,农历四月十六日,依佛制,是出家僧众结夏安居的第一天。


1

什么是结夏安居?


每年农历的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的日子。在此期间,出家众禁止外出,聚居一处精进修行。安居的首日,称为结夏;圆满结束之日称为解夏,又叫僧自恣日。


僧侣受具足戒后经过一个结夏安居,出家又多了一岁,这就是出家人计算戒腊,以定长幼次序之法。又由于僧众精进修行,十方诸佛心生欢喜,所以农历七月十五这天还被称为佛欢喜日。大乘经典中所结集的言教,大都是佛陀在结夏安居时讲述的修行法门及宇宙人生的真理。


所以,结夏安居也被称为佛教丛林节日之首。


2

结夏安居的缘起



佛陀在世时,最初并没有结夏安居的规定。全年内僧人只要觉得时机合适就外出化度、讲法。如果发现一个地方安静,会去那个地方修习禅定。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僧众都得长途行脚。

印度雨季长达三个月,暴雨水涨,僧众往往在大水里漂失法衣、僧钵、卧具、针筒等资具。僧人也常常误踩新出的稻苗或者湿润泥土中的虫蚁,使农民们烦恼,也让僧众们困扰。为了扭转这一局面,佛陀治制僧人雨季须结夏安居。从此,出家五众皆遵制安居。


3

结夏安居的中国化


中国行安居的制度承袭于印度,始于姚秦时代,其时由于《十诵律》、《广律》等传译,都详细解说安居的作法,中国僧人乃依之而行结夏。唐宋以后,安居制度逐渐成为禅宗丛林道场的清规之一。


图片



4

三参法师开示



结界禁足,放下万缘,这是安心修行的基础。


修行者在这三个月中不需为饮食住处费心,可以制心一处、勇猛精进、养深积厚,有望以身安而道隆。在佛陀正法的时代,结夏安居是大多数圣者证果得道的时候。

出家人聚会一处、封闭修行,各路菩萨讲法也很方便。菩萨讲经,弟子闻法,然后依教奉行,证果得道。


讲法有讲法的功德,修道有修道的功德,证道有证道的殊胜,所以佛陀说,三个月下来,“其德汪洋”。


结夏安居是佛陀给予修行人的一个大福报。要摒弃外缘、收摄身心,保持信心不退,清净增上,培养对戒律的好乐心以及对三宝的深厚信念,才不枉费佛陀的教导和恩德。


图片



5

结夏安居 Q&A



Q

结夏安居时,出家人都在做什么呢?

A

僧众结夏安居的内容主要是学习佛教的礼仪。学习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聆听方丈、“四大班首”等的开导,聆听法师或高僧讲经,加强学佛信念和佛学水平。

学习戒律和日常礼仪,懂得佛门规矩,便于弘法利生。

学习参禅打坐、讽经持咒、敲打唱诵及普佛等各种佛事,做一名如法的僧人。

结夏安居期间,僧众每天五堂功课,上殿、过堂、念佛、拜忏等,十分忙碌。

图片

Q

我是在家佛弟子,也要安居吗?

A

佛制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等出家五众应行安居,优婆塞、优婆夷在家二众则可不行安居。


但是作为佛弟子,在家居士可以在不影响自己工作生活的情况下学习安居所包含的慈悲、精进精神。

图片

Q

在安居期间如何护持僧众?

A

安居期间,若非特殊因缘需要邀请弘法或提供修学机会,尽可能不要邀约出家人外出。当前因为疫情,寺院山门关闭,不对外开放,僧众闭关,修学证道。


在家居士可以通过网络联系寺院佛事登记的方式,向僧众提供充足的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护持出家人安心修道。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安居时节,如何迅速积累福慧资粮
· 这个时候,才是最究竟的修
· 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九)
· 道风的传承
· 安居 | 找到修行的感觉
· 【恭迎佛吉祥日】卫塞节——忆念佛恩 愿一切吉祥圆满
· 怎样做,才不枉我们学佛的初心?
· 【清凉梵音】佛曲《处世梵》的甚深义
· 联合国卫塞节〡佛吉祥日 来自全世界的共同感念
· 当你战胜它的时候,外在是没有敌人的
· 佛吉祥日〡联合国卫塞节,来自全世界的共同感念
· 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八)
· 【联合国卫塞节】吉祥日,愿佛陀的智慧光照耀全世界
· 丧葬为什么要披白衣孝服?
· 印光大师:欲生净土,当净其心
· 受戒时,如何能得上品戒体?
· 净宗十一祖省庵大师纪念日| 一句佛号了生死
· 解冤解结,最大的冤结是什么?
· 师父,弟子刚开始修行应该看什么书?
· 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