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才不枉我们学佛的初心?

2022-05-15 06:06: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图片



何为“初心”?



佛陀成道后于印度鹿野苑初转法轮,即讲“苦、集、灭、道”四圣谛,其中讲到“有漏皆苦”,世间有无量的苦,以人生而论,即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所求不得苦、五取蕴苦。虽然我们日日生活在苦海中,但若没有佛陀告诉我们,我们连知道自己苦的智慧都没有。


应当庆幸我们今生为人,能够值遇佛法,依法修行,进而超越生死涅槃苦海。地狱道众生虽然知道自己苦,但一刻一秒都无法停止那种苦。我相信每个人学佛得利益之后,再去看那些苦难的众生,每个人都会生起如观音菩萨一样的大悲心,不忍众生苦。


我自己学佛也是这样一个过程,做居士时,学佛得利益特别快。你们也要珍惜自己现在刚刚接触到佛法的机会。这时候你们刚刚对佛法生起信心,就像人生的第一次恋爱,情窦初开,最为纯洁可贵。


佛教称这种刚刚生起的信心、对佛教的纯真之心为“初心”,初心不退,成佛有余。在各自的修行岁月中,长久保持刚信佛时的纯净信心、对佛的向往,就可以很快进步。


当你进步以后,生命获得轻安,再回头看那些沉溺苦海尚不知苦为何物的众生,会对它们生起悲悯之心,这时候要保护好自己的悲悯心。没有对苦难众生的悲悯心,你将无法生起大乘菩提心。


图片



拥有了这个心,

就是身为凡夫、心是菩萨



无量劫来,我们以身口意造作种种罪堕,如饮鸩般自我毒害:身,为这个身体而杀生吃肉;口,造作种种邪知邪见的口业;意,充满烦恼和贪嗔痴。


面对这一切,我们要懂得怖畏,更要懂得忏悔,将身口意的业忏除干净。我们要观想诸佛菩萨光明普照,我们的身心都因此震动,所有负能量乃至过去种种身口意的恶业,都在佛光下得以消散;我们的身心得到净化,冤亲债主都能够解脱。


我们常说“不忘初心”,学佛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救度众生。明白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并以这样的缘故,将一切法界有情都视为父母,发菩提心,上学佛道、下化众生。发这样的菩提心就是“初心”,这个心是成佛之心,是我们转凡成圣最正的因。


拥有了这个心,就是身为凡夫、心是菩萨。一个小小的行为,在殊胜的愿力之下都会产生大大的功德。


行和愿是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在这里除了忏悔自己的业障,也替一切如母有情至心忏悔,乃至皈依三宝、受持斋戒都要记得所有地狱中沉沦的有情众生。以四弘誓愿为先导,持戒、修行,并以这样的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


图片



我们最大的福报,

就是我们是三宝弟子



与三宝接轨,得三宝加被,把宝“押”到极乐世界,然后,只留身体在这个世间消业障、积资粮、结善缘。这是修行人应该要明确的目标。


我们最大的福报,就是我们是三宝弟子。我们敬仰佛,忆念佛,读诵佛的经典,听善知识开显经典的奥义,包括学习历代祖师修学的心得等等,这都是三宝弟子有别于世间人非常幸福的功课。


我师父曾说过一句话,“佛佛祖祖一个鼻孔出气”。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佛陀入灭后,依然会现文字相、善知识相陪伴我们,历代的祖师就是佛的力量在每一个时代的映现,他们代表佛一路引领我们成长和解脱。


我们在三宝地通过学习佛陀和祖师的经典,建立起更强大的悲心,更深刻的愿力,更扎实的功底,才有资格和底气面向众生,才有信心和力量冲在业风狂袭的第一线,才不枉你学佛的初心。


面对同样一个道场,面对同样每一次听经闻法的机会,不领悟其中的珍贵很容易自伤,而一旦领悟,便信心日增。信心越来越大,对佛陀和善知识的体悟就会越来越深,你也会因此越来越感到幸福。


明明身处其中,却不知道自己有多幸福,这是你对自己最大的亏待。讲经说法需要因缘,听法众根器的成熟就是首要的。而对听法众而言,具有贤善的人格又是首要基础。



佛法从来不缺

祂只是在等待你的成熟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清凉梵音】佛曲《处世梵》的甚深义
· 联合国卫塞节〡佛吉祥日 来自全世界的共同感念
· 当你战胜它的时候,外在是没有敌人的
· 佛吉祥日〡联合国卫塞节,来自全世界的共同感念
· 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八)
· 【联合国卫塞节】吉祥日,愿佛陀的智慧光照耀全世界
· 丧葬为什么要披白衣孝服?
· 印光大师:欲生净土,当净其心
· 受戒时,如何能得上品戒体?
· 净宗十一祖省庵大师纪念日| 一句佛号了生死
· 解冤解结,最大的冤结是什么?
· 师父,弟子刚开始修行应该看什么书?
· 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七)
· 但看诸上座
· 在修法的同时,更要注重品格的培养
· 微信公众平台
· 梦参长老:不要经历一点挫折就丧失对三宝的信心
· 你有厚德就能消灾免难
· 相信吗?也许“你”,不仅仅是你自己,而是整个多维的世界
· 三宝弟子“如水乳和”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