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常
别/离/来/得/很/急/速
今年春节之后,有个居士突然走了,实际上对我们大众学佛来说,这种无常有很大的鞭策作用。
在娑婆世界的佛法,有时候显现得确实很猛烈,痛苦来得很猛烈,别离来得很急速。
这两天村里面也有老人走。我就在想,在中国的丧葬文化里,为什么孝子贤孙要穿白衣服以示孝道呢?
01
白色代表善业
我们学佛了就知道,白色代表善业。亲人命终之后,上了黄泉路,子孙唯一能帮到他的只有善业。孝子贤孙全身是白衣服,就代表子孙全身上下都是善业。
因为子孙的血脉来自于祖先,我们每一个人的基因、血缘、身体发肤,都受之父母。所以当子孙全身上下都充满善业的时候,这对祖宗才是有真实利益的。
所以送亡人时,吃的饭都叫“豆腐羹饭”,特指素斋,即没有荤腥的斋饭。对于亡者来说,家里哪怕为他杀一只鸡、宰一头猪,给他带来的恶业都是相当重的。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不能善终,不能死得其所,不能“寿考”(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那就说明这个人活着的时候没做好。
若要“善终”,不仅对他自己有要求,对子孙也是有要求的。所以子孙要修善积德,不能为恶作伥,否则的话,无颜面见祖先,拿什么去祭奠他们呢?
是故我今对佛世尊,及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劝于阎浮提众生临终之日,慎勿杀害,及造恶缘,拜祭鬼神,求诸魍魉。
何以故?尔所杀害乃至拜祭,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结罪缘,转增深重。假使来世或现在生,得获圣分,生人天中,缘是临终被诸眷属造是恶因,亦令是命终人殃累对辩,晚生善处。
--《地藏菩萨本愿经》
祭祀是中华核心文化
02
中国的祭祀文化非常高明,从国家到个人都注重祭祀。这是我们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核心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甚至是基本性的一部分。因为人死为大,不能开玩笑的。
对于一个咽了气的人,他的生命前途是什么决定的?一是他自己的业力,二是跟他有缘的人。俗话说“穷家富路”,那我们根据什么来帮助、祭奠祖先呢?
作为子孙,我们能不能从头到脚都是善业?这个很重要的。所以要把白色孝服、豆腐羹饭这种象征性的概念变成实际行为,而不是空图其表,这是要看平时的行为的。
03
生命中最宝贵的礼物
中国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民间还有俗话,“跟着老鼠会打洞,跟着黄鼠狼会偷鸡”,附近有个地方叫繁峙,当地有一句话叫:“跟着蜜蜂采花朵,跟着苍蝇进厕所”。所以孟母要三迁,择其邻而居,从小就给孟子选择去亲近什么人、读什么书。
现在,知识很普遍,但智慧很遥远;交通很方便,但人与人的距离越来越遥远。我师父悟公上人说:我们念一句佛号,就属于在垃圾堆里拣黄金。只有回归到智慧层面了,我们的生命才赢得了尊严,才获得了升华。
一个人的尊严,就在于开发智慧、明了大道。如果黄金般的智慧没有开发,我们自己就是草莽一片的原始状态,也只是凡人,生命的无明就像黑洞一样。
智慧才是生命中最宝贵的礼物,却又难以分享。我们能够保持着修行人的状态,每天还能聊一聊,这是不容易的。
聊到明白道理了,世间就多了一个圣贤,自觉地就会戒恶修善,把自己修到从头到脚都是善业。每天忏悔过去无量劫的不善业,还能积累福慧的资粮,这样的生命多么宝贵啊!
想修行的人,每天都可以看到这地球上演着生老病死、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整个世界都示现着这种无常。所以觉悟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也有一些人不敢迈出学佛这一步,认为人生还没有经历过。我心里就想,非要自己经历了才知道吗?佛法说:上等的马见了鞭影就知道走;下等的马打到屁股上都不知道走。你以为生命有了经历就会学佛吗?经历过了就能觉悟吗?
修行是要有暇满人身的,如果天天都在贪嗔痴里,哪里还有修行的机会?所以我师父就讲那句话,“终日烦烦恼恼,此生哪得悟道?”你经历的那些都是烦恼,哪里还能有悟道的机会呢?
这个世界不能没有指南针,不能没有灯塔,不能没有智慧。我们出家人就是这方面的工作者,对人类文明来说,这是一种特殊的工作。
家族里有一个学佛的人,整个家族都蓬荜生辉,祖祖辈辈都会笑开怀的,这才是祭奠时送给祖先最好的礼物。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