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风的传承

2022-05-15 21:34: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灵峰宗论·示元白》

蕅益大师  著


   第八集(一)





| FORIQINGLIANG


八万四千法,都是佛陀的金刚语,都是佛陀大悲心流露出来的。但是哪怕再究竟的法,对佛来说都是方便,所以佛涅槃的时候说:“我没有说过法。”因为所有安立的法都是方便。


那这个方便从哪里来的?是从大悲心中流出。我们不能诽谤法,就好比你是大学博士了,难道会轻慢小学的知识吗?不会的。甚至我们对所有知识都应当恭敬,因为文字承载了知识,文字是圣人化世的方便,所以我们看到文字都要恭敬的。


印光大师就说过:“世间字纸藏经同。”世间的字纸都要看成像大藏经一样,这就是净土宗祖师的境界。



图片




清净的见




| FORIQINGLIANG


从大乘来看,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从金刚乘来看,一切众生就是佛!


所以常不轻菩萨说:“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作为佛陀的前世,他是真心真意的,他是带着清净的见给这些人磕头的,即使被嫌弃,被人说成是虚妄授记,乃至被人丢石头,也远远地给他们磕头,说:“汝当作佛。”


所以以清净的见来看,有情皆是佛的化身,无情皆是佛光的化身,正报依报都是净土,“有情无情,同圆种智”。


尔时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得大势以何因缘、名常不轻,是比丘、凡有所见,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悉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而是比丘、不专读诵经典,但行礼拜,乃至远见四众,亦复故往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四众之中,有生嗔恚、心不净者,恶口骂詈言:“是无智比丘、从何所来?自言我不轻汝,而与我等授记,当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虚妄授记。”如此经历多年,常被骂詈,不生嗔恚,常作是言:“汝当作佛。”说是语时,众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掷之,避走远住,犹高声唱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以其常作是语故,增上慢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号之为常不轻。

-- 《妙法莲华经》卷六





图片
图片






宗教情操




| FORIQINGLIANG


我讲的这些,大家要去思考,以后要去实践。虽然《金刚经》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但是我们要用佛法的真实义来启迪我们的生命,来光耀我们,来解脱我们。


但是法是实有的吗?法是因为对机才有的。法如果是药的话,是因为有病,所以才有这个药。比如你感冒好了,感冒药就可以不吃了,但是你也不必跟感冒药有仇,反而要感谢它。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应该有的一种感恩心,这是一种好品格。


一个人能走得远,除了有逻辑思维、理性、智商,还要有品格、德性。有的人智商很高,但是没德,同样走不远的。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重视法的研习,但是老和尚就说,把佛学院丛林化,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道风的传承、道心的感染,表现出来的话,也可以说是一种宗教情操。


因为知识是会忘掉的,只有情操会陪伴你的生命走很久。实际上我跟着师父这么多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特别是师父涅槃的时候,忽然之间就感觉佛法的担子落在我们身上了!实际上这个责任感就是一种情操。



图片

上悟下道大和尚




亲近善知识




| FORIQINGLIANG


所以亲近善知识就有这么多好处,可以规避修行路上的那么多陷阱,因为没开悟,就是我执我见,执着自我感受。


所以大家要体验现在宝贵的时刻,到这里学佛,没人捧你,实际上是很宝贵的。你内在好,就有缘;你内在很差,别人看到你就不舒服,都不敢靠近你。人本能就是这样的,稀饭吹凉了才喝的,冷了知道加衣服,热了知道脱衣服。


我们现在很真实,也就是说,寺院就是你的镜子,人为己镜——别人就是我的镜子。你觉得好像有人要欺负你的时候,要赶快回光返照,所以同参是很重要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恭迎佛吉祥日】卫塞节——忆念佛恩 愿一切吉祥圆满
· 怎样做,才不枉我们学佛的初心?
· 【清凉梵音】佛曲《处世梵》的甚深义
· 联合国卫塞节〡佛吉祥日 来自全世界的共同感念
· 当你战胜它的时候,外在是没有敌人的
· 佛吉祥日〡联合国卫塞节,来自全世界的共同感念
· 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八)
· 【联合国卫塞节】吉祥日,愿佛陀的智慧光照耀全世界
· 丧葬为什么要披白衣孝服?
· 印光大师:欲生净土,当净其心
· 受戒时,如何能得上品戒体?
· 净宗十一祖省庵大师纪念日| 一句佛号了生死
· 解冤解结,最大的冤结是什么?
· 师父,弟子刚开始修行应该看什么书?
· 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七)
· 但看诸上座
· 在修法的同时,更要注重品格的培养
· 微信公众平台
· 梦参长老:不要经历一点挫折就丧失对三宝的信心
· 你有厚德就能消灾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