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五字真言的真实含义(转发功德无量)

2020-06-23 03:02: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文殊菩萨德难量  久成龙种上法王

因怜众生迷自性  特辅释迦振玄纲

为七佛师体莫测  作菩萨母用无方

常住寂光应众感  万川一月影咸彰


图片

文殊菩萨的真言“嗡  阿惹巴匝纳德”。在《金刚顶超胜三界经》中记载,文殊菩萨介绍五字真言胜相时对佛说:“世尊,我今为欲利益未来一切诸有情故,速得成就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若人才诵一遍,如诵八万四千十二围陀藏经;若诵两遍,文殊师利普贤随逐,四众围绕加被,是慈无畏护法善神在其人前。”


经文中所指的五字真言即是:“阿”、“惹”、“巴”、“匝”、“纳”,这五个字。文殊菩萨说,若有人诵此真言一遍,功德等同于念诵八万四千三藏十二部藏经的功德;若诵此真言两遍,护法善神现身加被其人。


          点击收看法师讲法视频      



图片

      阿      




清净本然

无生的空性

代表中央毗卢遮那佛

图片

一切万法空无自性,无生无灭。若能了悟“清净无生”,修入根本清净无生门,就转众生的“根本无明”,成“法界体性智”。


图片

      惹      




是东方

本空离尘义

代表东方

             金刚部的不动佛            

图片

在“本空离尘”的智慧中,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那我们当下和过去无量劫来身口意所造作的罪业都能清净。



图片

      巴      




是本真无染着

离尘垢义

代表南方

宝生部的宝生佛

图片

凡夫贪得无厌,“贪”是依“我执”,而“我执”的根就是“末那识”。如果有善知识为我们解说“本真无染着离尘”的意义,若明了,就可以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入法界真如平等门。



图片

      匝      




为本净妙行义

代表

西方莲花部的阿弥陀佛

图片

众生如果能明白“匝”字的本净妙行义,就能降伏“嗔根”,即“分别识”,转“分别识”为“妙观察智”。



图片

     纳      




是本空无自性义

代表北方羯磨部的

不空成就佛 

图片

“眼、耳、鼻、舌、身”是痴根。降伏痴根,转众生的“眼、耳、鼻、舌、身”为“成所作智”,成就清净的身、语、意业,继而成就北方的羯磨部不空成就佛,修入成就金刚菩提解脱门。



图片

      德德德德德      




嗡  阿惹巴匝纳

后面有五个“德”

表示五字真言的五个法身德

图片

东方不动佛持戒精严而成就“戒法身”,所以东方代表“戒德”;南方宝生佛安住清净意,精进不懈而成就“定法身”,所以南方代表“定德”;西方阿弥陀佛成就“慧法身”;北方不空成就佛成就“解脱法身”,因为不空成就是解脱门,也是涅槃门;中央毗卢遮那佛成就解脱“知见法身”,转众生的根本无明为“法界体性智”。



图片



图片


在《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中,毗卢遮那如来说:“吾从往昔修持金刚秘密菩提法教者,是大圣曼殊室利菩萨摩诃萨是吾先师。”


从这段经文中我们知道,文殊菩萨不仅是千佛之师、不仅化身佛,报身佛以文殊菩萨为师,法身佛也是以文殊菩萨为师。所以经典告诉我们,念文殊菩萨的五字真言一遍,“如诵八万四千十二围陀藏经”。  



     摘录自传喜法师开示     

图片


推荐阅读

被困16天奇迹生还,背后的故事令人感动

在地球修行竟然有这么惊人的优势

能拔除一切业障之根本的殊胜咒语

只要你是佛弟子就要穷其一生地去学三皈依

一个发生在五台山的真实离奇历史事件

文殊菩萨现身指引令这个法宝广宣流布


图片

END

图片

更多佛法内容

请关注古文殊寺公众平台


 声 明 

图文|古文殊寺工作室

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它,要“升级”了!你支持吗?
· 甘露法语 | 面对别人的恶业显现时,修行人应如何做?
· 你要的远方,不远
· 甘露法语 | 一个佛弟子强大的内证功德
· 一起来了解“随烦恼”——《大乘五蕴论浅释》第7课
· 你准备如何面对修行路上的考验?
· 最新视频|《大吉祥经讲记》精美合集(全三集)
· 称念文殊菩萨名号,胜过称念百千亿诸佛名号的功德!
· 【父亲节】如山的父爱,深厚宽广,如何来报答您——我亲爱的父亲?
· 【殊胜日 在家也能感受寺院的清凉加持】雨中的山寺
· 【三百年难遇的殊胜日 今日日食功德九千万兆倍】《大吉祥经》合集三集全{精美版}
· 最新视频|正知因果,获得大吉祥——《大吉祥经》讲记第3课
· 三百年一遇!今日日环食,殊胜功德月最后一天,功德9000亿亿倍 !
· 药王菩萨圣诞开示|五浊恶世一切众生的恶业都跟我有关系
· 把身口意都在菩提心的观照下去奉献
· 疫情之下,我们还欠自然一份沉思……
· 甘露法语 | 生净土的正因
· 正知因果,获得大吉祥——《大吉祥经》讲记第3课
· 最新视频|怎样才能求得吉祥?——《大吉祥经》讲记第2课
· 北大教授楼宇烈:中医是一种生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