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不思议之中而思议,于不出不入之中而入的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讲记》第2集

2020-05-25 02:19: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简   介    


佛陀涅槃前,特别授记《华严经》由东土震旦——中国人传承。


2014年11月,传喜法师率众朝礼峨眉山,慈心开显《普贤行愿品》甚深法义,洞开毗卢性海之玄门,满目青山、触目菩提。


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普贤菩萨代表诸佛功德体,既与十方诸佛同体,又与法界众生同体。普贤十大愿王,为一切菩萨行愿之标帜!愿愿称法界心,愿愿极法界量,一历耳根永为道种。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华严经》云: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发露忏悔的最好对境就是普贤菩萨。契文殊之妙智,宛是初心。入普贤之玄门,曾无别体。往生西方,是速疾成就普贤大愿的最胜方便。


历时三年,慧日传媒将这一珍贵的讲记整理,让我们再次聆听法音,共入普贤性海。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图片

《普贤行愿品讲记》第二集



第二集摘录    



 我们学习普贤菩萨的这些内容,是让我们用智慧的眼睛看到普贤菩萨。你看到普贤菩萨,就是见到十方诸佛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佛经的三藏十二部,世尊四十九年说法三百余会,都是解释这七个字的。这部经在我们佛教的经典里称为经中之王。


 大方广”就是法,“佛”是人,“华严”是比喻。






图片


◎  入不思议境界,其实是没有境界;这个思议叫不思议,这个境界其实是没有境界的境界;思议是不能思议的思议,入是佛果地的威德,没有出入。这部经典的出现都是为了我们这些凡夫,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就具足了诸佛的悲心,然后以这样的大悲心对众生说佛的境界。

 

◎  普贤菩萨给我们做示范,我们如果按照普贤菩萨的行愿来做,就能够在不出不入中而入,不可思议中而思议,甚至证得这个解脱的境界。





《普贤行愿品讲记》第2集摘录



往期回顾

图片

《普贤行愿品讲记》第1集



END

图片

长按上方二维码

关注大圣五台山古文殊





相关文章
· 我们的命运完全是我们的心念决定的
· 同仁堂医馆馆长关庆维:长寿健康的秘密,什么是最上乘的养生?
· 甘露法语 | 过去 现在 未来
· 愿我们同证文殊菩萨的微妙智慧、微妙境界,赐予一切众生吉祥——《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讲记第11课
· 狭隘的三观需要大、方、广的境界去拓展︱《普贤行愿品讲记》第1集
· 为什么做恶梦的时候念“南无地藏王菩萨”特别有效?
· 浅说 普贤十大愿王
· 外卖小哥遇冰雹躲楼下,楼上居民看见后狂按车库遥控器
· 文殊菩萨十种甚深大愿详解——《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讲记第10课
· 受持五戒和持咒的殊胜功德
· 悟公上人开示丨不说四众过
· 忘失菩提心 修诸善法 亦名魔业
· 地球上面每一寸土地,都是佛陀为众生舍生命的地方
· 甘露法语 | 修行就是不断修改自己
· 结夏安居期间,为何他证得圣果?
· 文殊菩萨四句教言的启示——《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讲记第9课
· 你如果不能够万缘都放下,怎么能出离呢?
· 虚云老和尚:行住坐卧要有威仪
· 佛陀的“有生而无生”、“有灭而无灭”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 聊一聊古今中外都爱的“东方神叶”